精神现象学读后感(精华7篇)

发表时间:2024-09-27

我们听了一场关于“精神现象学读后感”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当我读完了作者写的作品,里面的剧情真的精彩绝伦。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写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是怎么样的?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 篇1

哲学的起点与终点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既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现象学,也不是哲学立场的类型学,也不是一个哲学导言。它是由欧洲哲学的引导问题和基本问题所推动的、由德国唯心主义(非任意的)所迫使而进入一个特定方向的理性的绝对自我展现(理性一逻辑),黑格尔在绝对精神之中找到了它的本质和现实性。这句话体现了海德格尔对《精神现象学》的基本评价。他认为,自初始起,黑格尔现象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在绝对知识的要素中活动,所以它敢于冒险去扩展这种要素。有人指责黑格尔,认为黑格尔在起始就预先设定了他要在结尾时所赢得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这不能成为反对黑格尔的理由,因为哲学的本质就在于,一旦它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它就必然已经预先设定了那些它将要言说的东西。哲学就是这些预设东西的展开,就是精神回到其自身。所以我们要参与哲学,在哲学中与它的本质之物相遇,这种对本质之物的参与才是哲学解释的真正核心。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今天读《精神现象学》,就在于我们希望与黑格尔亲缘或相近。相近表示我们都有义务回答哲学提出的第一和最后的那个实质必然性问题,但也表示我们与他是有不同的,不是同样和同一个东西。

讲座接近尾声时,海德格尔发出了自己批判性的声音:绝对的东西真的存在于《精神现象学》之中吗?如果哲学的绝对之起点最后要通过其终点的完成来证明,那么它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一个要被证明的东西最终还是有限的。在这里。他与前人拉开距离,要走一条自己的道路。为此,他多次思考关于起点问题。

我们认为起点和终点的问题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哲学之所以以形而上学问题为开端不是偶然的,它是人类对自己之外的、无所不包的、有广袤普遍性问题的提问,带有绝对性质。但如何认识或界定绝对之物则是矛盾的,因为人生活在时空中,必须从一个经验的、有限的东西,从直接性出发,从有限过渡到绝对,所以总会陷于悖论。哲学由此才永远处于争辩之中,才有自己的魅力和杀伤力。

以上主要从文献方面介绍了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的某些异与同。总体来看,第一,《海德格尔全集》第32卷是理解海德格尔20世纪30年代思想转弯的一篇重要文献,它们也是理解他《哲学论稿》的重要前提之一。它揭示了他的某一思想之源,展现了他的一个一贯基本哲学立场:追求一种绝对、科学、总体、本真意义上的哲学,并且以对存在的提问为核心。可以将GA32与后来的《哲学论稿》进行对比性的研读,两者的思想关连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二,本卷显示了海德格尔丰富娴熟的哲学史知识,对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文献的深刻了解,他驾轻就熟地在文献中抓住一些关键点,以此来阐发自己的思想。所以,哲学史是他用来廓清自己思路的原料。第三,既然他对经典文献的解读是六经注我式的,那么这种解读就有强烈的目的性和任意性,并时常偏离著者的原意。正是在这种时而过度的解读中,他有了自己不同于常人的观点。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 篇2

哲学意味着“爱智慧”,爱智慧并不仅仅意味着追寻智慧,更意味着最根本的惊奇:万物如何聚集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存在是如何和谐的。在这一意义上;现象学引导我们“回到哲学本身”:

因为现象学不再贸然去问世界是什么,而是去问世界“如何是”,现象学所指向的不是哲学研究对象之实事性的“什么”,而是哲学研究的“如何”。

另外,哲学首先是一种“思”的活动,但人们却更多地把眼光停留在了这种活动的产物上。现象学以一种激进的“做”哲学的方式试图恢复哲学的原貌,它“是一种的‘做’哲学的方式,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套体系”。哲学思想始于奇迹,现象学的停滞不前使我们永远处于奇迹之中。

悬置是“回到实事本身”的基本前提和道路,是现象学之“思”的态度的基本表现。现象学的自身反省意识所追求的,正是一种“自觉地思”的状态。

作为哲学本身的现象学的教育学意蕴非常丰富,可通过以下所列几项窥一斑而知全豹。

知识是教育系统的基本传播媒介,但知识不是教育的本意。知识的个体价值在于智慧的培养。以知识传承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等同于以手段为教育目标。“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

”以智慧养成为目的的会思、会想的人才可能是有智慧的人。因此,在教育中重要的不是知识作为确切的答案。教育过程追求真正的知识: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反复的思考,在知识的生命体中有情感的血液自由流动。

这一过程就是一个引导学生由学习“如何思”并走向“自觉地思”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把学生带入到思的状态中去的过程。思,才是教育中的“渔”。如果教育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思”者,那只是造就了一些有学识的无知者。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越深,就越容易向学生介绍思维状态,也就越容易引导学生走上思维之路。

教育理论一般被视为实践性理论:“一种有关阐述和论证一系列实践活动的行动准则的理论,与解释性理论所关注理性的认识不同,实践性理论关注理性的行动。因此,“做”哲学与“做”教育具有相似的内在逻辑。

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杜威的主张:“哲学乃是作为审慎进行的实践的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的实用性并不意味着教育理论是方法的工具箱,而仅仅意味着教育理论的规范化。

教师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逐渐积淀了对孩子的某种“看法”:好学生、差生……教师总是沿着这种“看”法去看学生。因此,停课首先意味着一种基本的教育态度:

要求教师回到每一次与孩子相遇的实事本身,而且,每一次相遇都要求教师从“陌生人”的观点来看每次的相遇:以**、惊奇的眼光来看待他所面对的学生。作为陌生人的老师,我们可以给每个孩子以个公平的机会,这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要求。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 篇3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范文

《精神现象学》部分地解释了经验与绝对精神之于黑格尔哲学的意义,意味深远,语言晦涩。

以下是该书读后感范文,欢迎读者阅读学习:

例文一

 

哲学的起点与终点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既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现象学,也不是哲学立场的类型学,也不是一个哲学导言。它是由欧洲哲学的引导问题和基本问题所推动的、由德国唯心主义(非任意的)所迫使而进入一个特定方向的理性的绝对自我展现(理性一逻辑),黑格尔在绝对精神之中找到了它的本质和现实性。”这句话体现了海德格尔对《精神现象学》的基本评价。他认为,自初始起,黑格尔现象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在绝对知识的要素中活动,所以它敢于冒险去扩展这种要素。有人指责黑格尔,认为“黑格尔在起始就预先设定了他要在结尾时所赢得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这不能成为反对黑格尔的理由,因为哲学的本质就在于,一旦它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它就必然已经预先设定了那些它将要言说的东西。哲学就是这些预设东西的展开,就是精神回到其自身。所以我们要“参与”哲学,在哲学中与它的“本质之物”相遇,这种对本质之物的参与才是哲学解释的真正核心。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今天读《精神现象学》,就在于我们希望与黑格尔“亲缘”或“相近”。“相近”表示我们都有义务回答哲学提出的第一和最后的那个实质必然性问题,但也表示我们与他是有不同的,不是同样和同一个东西。

讲座接近尾声时,海德格尔发出了自己批判性的声音:绝对的东西真的存在于《精神现象学》之中吗?如果哲学的绝对之起点最后要通过其终点的完成来证明,那么它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一个要被证明的东西最终还是有限的。在这里。他与前人拉开距离,要走一条自己的道路。为此,他多次思考关于“起点”问题。

我们认为起点和终点的问题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哲学之所以以形而上学问题为开端不是偶然的,它是人类对自己之外的、无所不包的、有广袤普遍性问题的提问,带有绝对性质。但如何认识或界定“绝对之物”则是矛盾的,因为人生活在时空中,必须从一个经验的、有限的东西,从直接性出发,从有限过渡到绝对,所以总会陷于“悖论”。哲学由此才永远处于“争辩”之中,才有自己的魅力和杀伤力。

以上主要从文献方面介绍了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的某些异与同。总体来看,第一,《海德格尔全集》第“科学”、“总体”、“本真”意义上的哲学,并且以对“存在”的提问为核心。可以将GA32与后来的《哲学论稿》进行对比性的研读,两者的思想关连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二,本卷显示了海德格尔丰富娴熟的哲学史知识,对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文献的深刻了解,他驾轻就熟地在文献中抓住一些关键点,以此来阐发自己的思想。所以,哲学史是他用来廓清自己思路的原料。第三,既然他对经典文献的解读是“六经注我”式的,那么这种解读就有强烈的目的性和任意性,并时常偏离著者的原意。正是在这种时而“过度”的解读中,他有了自己不同于“常人”的观点。

例文二

 

这是海德格尔在1930/1931年冬季学期在弗莱堡开设的每周两小时的讲座课。该讲座课有他本人留下的完整手稿,共48页,还有一些小纸条夹在其中,作为某些问题的补充或上次讲课的复述。海德格尔在世时亲自委托I.Grland主编,并在1980年作为《海德格尔全集》第二部分“1923-1944诸讲座”中之一卷正式出版。全书小标题由编者所加,主要是为了更好理解海德格尔在讲座中所提到的问题。海德格尔在文中不同位置亲笔所写的标题只有:“精神现象学”,“Ⅰ.感性确定性或这一个和意见”,然后的标题都和黑格尔原文相同,直至“B.自我意识。Ⅳ.它自身确定性的真理”。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序言;第一部分:意识;第二部分:自我意识。全文又根据讲课的需要被整理成13个小节。各小节的内容基本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相关章节对应;各小节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自然地从一个问题引申出另一个问题。

在长达一个学期的讲座中,海德格尔只涉及了《精神现象学》的序言和导论、意识与自我意识两个章节。为什么这样?我们认为,因为海德格尔在此是把黑格尔当作对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立场的发展与克服来看的,即高度重视黑格尔如何从意识—哲学总体角度克服康德在哲学根本问题上的不彻底性。因此黑格尔关于哲学基本态度(“序言”与“导论”)和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前两章受到认真对待,而后面更受黑格尔本人高度重视的关于实践哲学的诸章节(尤其是“理性”、“精神”两章)则被置之一旁。换句话说,海德格尔考虑的是哲学基本问题,实践哲学在他的视野之外。

由于本书篇幅较大,我们在下文中仅对海德格尔在“序言”(第1—5节)中的几个主要观点作一述评,它们涉及他对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些基本评价,体现两者思想上的某种“相近”。

现象学与逻辑学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先写导论,借康德关于认识以前先考察认识自身的观点,力图阐明意识如何从经验始,经历其自身的种种不实在形态,最后到达科学,即真正哲学的起点。这是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回应。他后来改变写作初衷,把本书写成了精神在历史中的诸形态及其发展。在最后才完成的“序言”中,他阐明了对哲学改造的基本立场和看法。他在“序言”与“导论”之间的不一致常引起人们的误解。

海德格尔注意到了黑格尔的这种不一致。他在开篇就详细讲解了他对《精神现象学》一书的书名、副标题和曾作为“体系第一部分”的理解,讲解了现象学与逻辑的关系。他认为宇宙论、神学,只不过黑格尔将心理学改变为精神哲学,宇宙论变为自然哲学,把神学合并到逻辑中,逻辑成为关于本体论与神学的理论。但是黑格尔后来改变了自己曾策划的现象学体系的地位。为什么发生这种改变,海德格尔认为这与黑格尔的追求有关,他在早期即追求“全部的哲学”,即哲学作为“体系”(System),所以当“哲学”被设想为一个绝对知识的体系时,他就必须以一个绝对的东西为起点,而只有逻辑符合这一要求。所以他最后放弃了曾经策划过的现象学体系,现象学必须为逻辑学让路。

我们认为,这里体现了海德格尔的解读与一般黑格尔研究的不同。现代黑格尔研究强调早期黑格尔注重“实践哲学的优先性”,指出黑格尔的哲学起点源自他对实践哲学的偏爱,他的初衷是想完成康德在实践哲学领域的革命,1800年后才转向理论哲学。但是海德格尔重点在强调黑格尔对哲学整体问题的重视,对“绝对”问题的关心,认为他清楚哲学的根本目标,没有为哲学的某个“部分”问题所迷惑。

哲学作为绝对知识 由此,海德格尔阐发了黑格尔对哲学的理解。在他看来,黑格尔追求的哲学是作为“科学”的哲学,也就是“科学的体系”。这种体系不是各门学科的集合,而是“最高和真正知识的全部”,这种知识既不是逻辑也不是科学哲学,而是与费希特“知识学”意义类似的关于“科学”的理论,这才是哲学,即作为绝对知识的自我展开。这里海德格尔特别强调哲学作为绝对知识,只与自己相关,它一定要超越有限性的知识,而且不应该只是为诸科学或有限性知识提供一种合法性论证。他认为以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其贡献就在于把哲学与追求绝对知识联系起来,思考与“存在”相关的问题。在此海德格尔批评了当时的流行趋势,即把哲学当作诸科学的基础,要求哲学具有严格的科学形式。这里隐含着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笛卡尔和康德哲学传统的批评,更是对胡塞尔追求哲学应有一种严格科学形式的指责,认为他们追求的这种哲学,即作为“方法论”或“科学的基础”,只具有“从属性”的意义。

对存在的提问才是真正内在的哲学问题 海德格尔在讲课中重复了他的一个基本观点,由巴门尼德到黑格尔哲学的最内在和真正的哲学问题就是对存在的提问。但是这一提问在自古希腊以来的传统中一直是从“在者”的立场出发的,而且一直在与逻辑、思想、理性的关联中加以回答,黑格尔使其达到最完备的形态,“在者作为在其真正和完全的现实性中的现实东西,就是理念、概念。但是概念是时间的力量,也就是说,纯粹概念消除了时间。换句话说,只有当时间被消失了,存在问题才到来,才在它真正的理解中”。所以不是存在的方式,而是存在的真正内容,才是哲学应该关注的东西,在者()与逻辑(λóγos)的关系,即存在论的问题,应该被重新提出。这里海德格尔捎带批评了新康德主义和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它们把一切概念的东西和实质问题都贬低为纯技术和模式之类,他明确表示自己从未想过要发布一个“存在主义哲学”。这里可以联想到他在1946年的所谓“人道主义通信中”对自己的哲学所持有的人道主义立场的否定。对克尔凯郭尔和尼采,他认为既不能随便说他们不是哲学,也不能说他们属于真正的哲学,毋宁说,它们被用来反对哲学,在其中出现一些不是真正哲学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当代哲学表现出空虚和混乱的趋向,与真正哲学传统相距甚远,必须把它们推到一边,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问题出发。

例文三

 

哲学意味着“爱智慧”,爱智慧并不仅仅意味着追寻智慧,更意味着最根本的惊奇:万物如何聚集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存在是如何和谐的。在这一意义上;现象学引导我们“回到哲学本身”:因为现象学不再贸然去问世界是什么,而是去问世界“如何是”,现象学所指向的不是哲学研究对象之实事性的“什么”,而是哲学研究的“如何”。

另外,哲学首先是一种“思”的活动,但人们却更多地把眼光停留在了这种活动的产物上。现象学以一种激进的“做”哲学的方式试图恢复哲学的原貌,它“是一种的‘做’哲学的方式,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套体系”。哲学之思始于惊奇,现象学的悬置使我们永远处于惊奇之中。悬置是“回到实事本身”的基本前提和道路,是现象学之“思”的态度的`基本表现。现象学的自身反省意识所追求的,正是一种“自觉地思”的状态。

作为哲学本身的现象学的教育学意蕴非常丰富,可通过以下所列几项窥一斑而知全豹。

知识是教育系统的基本交往媒介,但知识不是教育的旨趣,知识所承载的个体价值是智慧的养成。把知识传承当做教育的终极目标,无异于把手段当做目的。“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以智慧养成为目的的会思、会想的人才可能是有智慧的人。因此,教育中重要的不是作为确切答案的知识,教育过程追求真正的有知识: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多次地反复地思考过,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这一过程就是一个引导学生由学习“如何思”并走向“自觉地思”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把学生带入到思的状态中去的过程。思,才是教育中的“渔”。如果教育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思”者,那只是造就了一些有学识的无知者。对于教育者来说,对所教内容的理解越深刻,就越容易把学生引入到思的状态,也能把学生往思的道路上引得越远。

教育理论一般被视为实践性理论:“一种有关阐述和论证一系列实践活动的行动准则的理论,与解释性理论所关注理性的认识不同,实践性理论关注理性的行动。因此,“做”哲学与“做”教育具有相似的内在逻辑。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杜威的主张:“哲学乃是作为审慎进行的实践的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并不意味着教育理论就是方法的工具箱,而只意味着教育理论的规范性。wWw.bIjiaoGaO.cOm

教师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逐渐积淀了对孩子的某种“看法”:好学生、差生……教师总是沿着这种“看”法去看学生。因此,悬置首先意味着教育的一种基本态度:要求教师回到每一次与孩子相遇的实事本身,而且,每一次相遇都要求教师从“陌生人”的观点来看每次的相遇:以探究、惊奇的眼光来看待他所面对的学生。作为陌生人的教师,最能给每一个孩子以公平的机会,这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的要求。

例文四

 

经验概念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最初的书名是“意识的经验科学”,海德格尔对“经验”这一概念十分重视,他询问:什么叫做经验?他指出,在康德那里,经验是对当下在场的在者(自然)的理论认识的界限,这种经验成为哲学认识的对象和题材,因此《纯粹理性批判》可以被理解为“经验的科学”或“经验的理论”,是关于“经验是什么”的理论。但是他指出,黑格尔的经验概念绝不是康德意义上的,黑格尔的现象学也不是关于经验的知识,黑格尔不会随意或没有理由地把“经验”概念置于中心地位。他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康德或传统意义上的产生经验意味着,“自己通过对事情的直观来证明和证实关于某物的意见”;而黑格尔意义上的产生经验意味着,“事情自己证明自己是如何与经验处在真理之中,也就是让自己被证实”。

前者的典型代表是舍勒在1910年前后讲的“现象学经验”,后来胡塞尔也在此意义上使用这一经验概念,认为现象学描述了被正确理解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与此相反,黑格尔的经验与生物和历史的理解无关,它不是对作为客体的意识或经验行动的分析,而是意识作为主体自己产生关于它自身的经验。在产生经验的过程中,意识借助经验认识到自身,在经验中把握自身。具体讲,意识首先借助某物,然后发现它并不是它所显现的那样,它在其真理中是一个它物,但是,意识并不是把这个它物扔到一边,而是认为它的如此之显现也属于产生经验的范围。这里海德格尔要强调的是,意识是经验的主体,不是客体,只有在它作为绝对知识的某个特定意义上它才是经验的客体,可以借助它产生经验。但是它通过经验认识到这些经验是关于它自身的经验。在后来的1942/1943年的讲课中,海德格尔再次以“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为题,讲述了《精神现象学》“序言”和“经验”概念的某些问题,比1930/1931年的讲座要详细些,更突出他要强调的重点。

海德格尔重视经验概念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经验”在康德那里是核心概念,只有经验内的知识才是可能的。黑格尔当然不排斥经验,但他强调经验必须上升为概念,才成其为哲学。黑格尔之后,随着自然科学的胜利,经验概念一方面受到实证主义的喜爱,另一方面却逐步被转向人文主义立场的哲学所抛弃,大家偏爱一个替代它的概念“经历”。狄尔泰应是始作俑者,经历概念强调人的心理活动,更重视主体性,脱离对象性与客观性。当海德格尔要批评新康德主义的心理学趋向时,他应该不是偶然地在这里向黑格尔的“经验”概念靠拢,他认为意识“必须连同自己一起产生经验”,“经验”就是意识或精神的自身运动,它要和那些当下在场的东西打交道,成为它物,然后借助它们回到自身,成为绝对知识。如果始终停留在心理层面,缺乏成为它者的经验,就是不完整的,所以现象也属于精神存在的本质。这里海德格尔对黑格尔辩证运动的两个根本性环节,即绝对的东西“自身成为它物”和“返回其自身”明显是表示赞成的,而这两个环节都是意识本身在经验中才能发生的。他认为意识产生经验的活动就是一种“运动”。

我们认为,重视运动概念似乎使海德格尔能够以动态的观点去筹划“存在”问题。在后来的《哲学论稿》“前瞻”里,他说道,“未来的思想乃是一种思想进程,通过它,迄今为止完全隐而不显的存有之本现的领域得以穿越,因而才得以澄明,并且才获得其最本己的特征。”其中本有之思的六个“关节”,体现了存在历史性思想的轮廓,相互生发,相互激荡,但却不是逻辑推演意义上的体系。何况“本有”(Ereignis)一词的原义就有“事件、发生”的意思,它最后如何一步步“成为己有”,都离不开运动。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 篇4

作为一本关于“精神现象学”的书籍,当我拿起它时,我知道,我将要阅读的不是一本简单的、平凡的、容易理解的书。在开始阅读前,我感到有些紧张和兴奋,因为我知道,这将是一次真正的思考探索之旅。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精神现象学”的魅力,同时也悟出了自我的一些方面。我发现,这本书为探究人类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提供了一个深入的视角。其所提供的理论和实践性的知识也对我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本书中,作者提供了一些关于人类精神现象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其中一些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发现,作者着重强调了“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他指出,我们所经历的世界是我们自己建构出来的,并且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它是什么样的。我们的生命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这种观点让我开始去思考我自己的思考方式、决策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使我意识到自己生活中的局限性。

另一个在书中影响我很大的理论是作者提到的“言说行为”。这一理论描述了我们如何通过语言和行为来创造现实。我发现,我们在语言中所说的话和我们做的事情对我们所看到的现实有很大的影响。这一观念使我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并意识到了我的语言和行为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此外,我还认为书中的“现象学”和“现象学的减法”对我有很大的启发。现象学让我更加关注和感受自己周围的世界,特别是那些看似不重要的小事物。这一理论帮助我学会用更加敏锐的观察和感知来面对周围的世界。在此基础之上,现象学的减法使我更加认识到个人思维方式和局限性,从而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和周围世界的行为和思考。

总之,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难度都比较高,阅读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但是,如果读者愿意学习并以此作为思考和行为的指南,那么这本书的价值会变得越发显著。对于我个人来说,《精神现象学》的阅读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思维探索之旅,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改变。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 篇5

这是海德格尔在 1930/1931 年冬季学期在弗莱堡举办的每周两小时的讲座。讲课有他留下的完整手稿,一共48页,里面夹着一些小笔记,作为一些问题的补充或者上一课的复述。海德格尔在世时亲自委托I.Grland编辑,1980年作为《海德格尔全集》第二部《1923-1944年的讲演》的卷之一正式出版。全书副标题是编者加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海德格尔在讲座中提到的问题。海德格尔在文本的不同位置亲手写的标题只有:“精神??现象学”、“I.知觉确定性或这一个和意见”,然后标题与黑格尔原文相同,直到“; B. 自我意识。 IV. 自身确定性的真理。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简介;第一部分:意识;第二部分:自我意识。全文根据讲座需要分为13个小节。各小节内容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相关章节基本对应;小节之间有密切的逻辑联系,自然会从一个问题引出另一个问题。

海德格尔在长达一个学期的讲座中只讲了《精神现象学》的两章:序言与导言、意识与自觉。为什么?我们认为,因为海德格尔在这里将黑格尔视为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哲学立场的发展和克服,即高度重视黑格尔如何从意识中学习——哲学的整体性角度克服了康德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不完备性.因此,黑格尔关于哲学基本态度(《序》和《导论》)以及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前两章受到重视,而后几章关于实践哲学的章节,则更受黑格尔本人的重视。 “理性”和“精神”章节)被搁置一旁。换言之,海德格尔考虑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践哲学超出了他的视野。

由于本书篇幅较大,下面我们将仅回顾海德格尔在“序言”(第1-5节)中的一些要点,这些要点与他对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些观点有关。基本评价反映了两者在意识形态上的某种“相似性”。

现象学与逻辑 黑格尔首先在《精神现象学》中写了一篇导论,借用康德先知后知的观点,试图阐明意识是如何从经验出发,体验到自己的虚幻形式,最终走向科学,这是人类的出发点。真正的哲学。这是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回应。后来他改变了写作的初??衷,把这本书变成了历史上各种形式和精神的发展。在终于完成的《序》中,他阐明了自己对哲学改造的基本立场和看法。他的“序言”和“引言”之间的不一致常常具有误导性。

海德格尔注意到黑格尔的这种不一致。一开始,他详细解释了《精神现象学》一书作为“系统的第一部分”的标题、副标题和理解,解释了现象学与逻辑的关系。他认为1807年黑格尔的体系分为现象学体系和百科全书体系两部分,后者相当于传统的形而上学,包括逻辑和现实逻辑。这其实是继承自康德哲学的一个体系,即一般形而上学——本体论、特殊形而上学——心理学、宇宙学、神学,但黑格尔把心理学变成了精神哲学,宇宙学变成了自然哲学,神学融入逻辑,逻辑变成本体论和神学理论。但黑格尔后来改变了他所规划的现象学体系的地位。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海德格尔认为这与黑格尔的追求有关。他早期追求“哲学的整体”,即把哲学当作一个“系统”(System),所以当“哲学”;作为一个绝对知识的系统,他必须从绝对的东西开始,只有逻辑才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他最终放弃了自己规划的现象学体系,现象学不得不让位给逻辑。

我们认为这反映了海德格尔的解释与一般黑格尔研究的区别。 现代黑格尔研究强调早期黑格尔注重“实践哲学优先”,指出黑格尔的哲学起点源于他对实践哲学的偏爱,其初衷是完成康德在实践哲学领域的革命。 ,直到1800年后才转向理论哲学。但海德格尔强调黑格尔重视哲学的整个问题,关心的是“绝对”问题。 他认为自己清楚哲学的根本目标,不会被哲学的“部分”问题所迷惑。

作为绝对知识的哲学 海德格尔由此阐明了黑格尔对哲学的理解。在他看来,黑格尔所追求的哲学就是作为“科学”的哲学,即“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不是学科的集合,而是“最高和真实知识的总和”,既不是逻辑也不是科学哲学,而是类似意义上的费希特的“知识知识”。 “科学”的理论,这就是哲学,作为绝对知识的自我扩展。这里海德格尔特别强调,哲学作为绝对知识,只与自身相关,必须超越有限的知识,不应该仅仅为科学或有限的知识提供正当性论证。他认为,以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贡献在于将哲学与追求绝对知识联系起来,思考与“存在”相关的问题。海德格尔在这里批判了当时的盛行趋势,即把哲学视为一切科学的基础,要求哲学具有严格的科学形式。这里隐含着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笛卡尔和康德哲学传统的批判,更包括对胡塞尔对哲学的追求应该具有严格的科学形式的批判。 ;或“科学的基础”,只有“从属”之意。

存在的问题是真正的内在哲学问题。海德格尔在他的讲演中重复了他的一个基本观点,从巴门尼德到黑格尔的哲学,最内在和真正的哲学问题是存在问题。问问题。但这个问题自古希腊以来一直是从传统的“存在”的角度来回答的,而且一直是从逻辑、思想、理性的角度来回答的,黑格尔把它带到了最完整的形式,“作为存在的存在”真实而完整的现实中的实际事物就是观念,观念。但概念是时间的力量,即纯粹的概念消除了时间。换言之,存在的问题,只有在时间消失的时候,在真正的理解中出现。”因此,哲学应该关注的不是存在方式,而是存在的真实内容。 ()和逻辑(λóγos),即本体论的问题,应该再次提出。在这里,海德格尔抨击了新康德主义和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它们将一切概念性和实质性的东西都简化为单纯的东西。技术和模式,他明确表示他从未打算发表“存在主义”哲学。这是他在 1946 年所谓的“人道主义通信”中对他的哲学所持人道主义立场的否定。至于克尔凯郭尔和尼采,他认为既不能说他们不是哲学,也不可能属于真正的哲学,而是它们被用来对抗哲学,其中出现了一些不是真正的哲学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当代哲学呈现出一种空虚和混乱的倾向,这与真正的哲学传统相去甚远,必须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问题中推开而出发。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 篇6

哲学的开端与终结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既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现象学,也不是哲学立场的类型学,也不是哲学导论。它是在欧洲哲学的指导性和根本性问题的驱动下,在德国唯心主义(非武断)的推动下,理性(reason-logic)的绝对自我表达(非武断),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观在其本质中找到了它的本质和其中的现实。 ”这句话反映了海德格尔对精神现象学的基本评价。他认为,黑格尔现象学的目的和任务从一开始就是在绝对知识的要素中运作的,因此它冒险扩展了这一要素。有人指责黑格尔“一开始就预设了他想在最后赢得什么”,海德格尔认为这不能成为反对黑格尔的理由,因为哲学的本质,也就是说,一旦从根本问题出发哲学,它必须已经预设了它要说什么。哲学是这些前提的展开,是精神向自身的回归。因此,我们需要“参与”哲学,在哲学中满足其“本质”,而这种参与本质是哲学阐释的真正核心。海德格尔认为,当我们今天阅读《精神现象学》时,我们希望与黑格尔“亲近”或“接近”。 “相似”意味着我们都有义务回答哲学提出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实质必然性问题,但也意味着我们与他不同,不是同一个东西。

在讲座接近尾声时,海德格尔发出了自己的批判声音:《精神现象学》中真的存在绝对吗?如果哲学的绝对开端最终通过其终结的完成来证明,那么它也不能成立,因为要证明的事物最终是有限的。它在这里。他与前任保持距离,走自己的路。为此,他多次思考“起点”。

我们认为起点和终点的问题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哲学之所以从形而上学问题开始,并非偶然。问题是绝对性质的。但是,如何认识或定义“绝对的东西”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人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中,必须从经验的有限的东西开始,从即时性开始,从有限过渡到绝对,所以他们总是陷入“绝对的事情”。 “悖论”。因此,哲学始终处于“论证”之中,具有自己的魅力和杀伤力。

以上主要从文学的角度介绍了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的一些异同。总的来说,首先,《海德格尔全集》第32卷是理解海德格尔1930年代思想“转向”的重要文献,也是理解他的哲学论文的重要前提。一。它揭示了他的一种思想来源,表明了他的基本哲学立场之一:追求一种“绝对”、“科学”、“总体”和“本真”的哲学,并以“存在”问题为中心。 . GA32可以与后来的“哲学论文”相提并论,两者之间的思想联系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次,本书展示了海德格尔丰富而娴熟的哲学史知识,以及对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文献的深刻理解。因此,哲学史是他用来阐明自己思想的原材料。第三,由于他对经典文学的解读是“六经注我”的风格,这种解读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武断性,经常偏离作者的初衷。正是在这种有时“过分”的解读中,他有自己不同于“普通人”的观点。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 篇7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一)

哲学的起点与终点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既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现象学,也不是哲学立场的类型学,也不是一个哲学导言。它是由欧洲哲学的引导问题和基本问题所推动的、由德国唯心主义(非任意的)所迫使而进入一个特定方向的理性的绝对自我展现(理性一逻辑),黑格尔在绝对精神之中找到了它的本质和现实性。”这句话体现了海德格尔对《精神现象学》的基本评价。

他认为,从一开始,黑格尔的现象学目标和任务就在绝对知识的要素中,因此它敢于冒险去扩展这些要素。有人指责黑格尔,认为“黑格尔在起始就预先设定了他要在结尾时所赢得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这不能成为反对黑格尔的理由,因为哲学的本质就在于,一旦它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它就必然已经预先设定了那些它将要言说的东西。哲学是这些预设的展开,即精神回归自身。

所以我们要“参与”哲学,在哲学中与它的“本质之物”相遇,这种对本质之物的参与才是哲学解释的真正核心。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今天读《精神现象学》,就在于我们希望与黑格尔“亲缘”或“相近”。“相近”表示我们都有义务回答哲学提出的第一和最后的那个实质必然性问题,但也表示我们与他是有不同的,不是同样和同一个东西。

讲座接近尾声时,海德格尔发出了自己批判性的声音:绝对的东西真的存在于《精神现象学》之中吗?如果哲学的绝对之起点最后要通过其终点的完成来证明,那么它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一个要被证明的东西最终还是有限的。

在这里。他与前人拉开距离,要走一条自己的道路。为此,他多次思考关于“起点”问题。

我们认为起点和终点的问题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哲学之所以以形而上学问题为开端不是偶然的,它是人类对自己之外的、无所不包的、有广袤普遍性问题的提问,带有绝对性质。但如何认识或界定“绝对之物”则是矛盾的,因为人生活在时空中,必须从一个经验的、有限的东西,从直接性出发,从有限过渡到绝对,所以总会陷于“悖论”。哲学由此才永远处于“争辩”之中,才有自己的魅力和杀伤力。

以上主要从文学的角度介绍了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的一些异同。总体来看,第一,《海德格尔全集》第32卷是理解海德格尔20世纪30年代思想“转弯”的一篇重要文献,它们也是理解他《哲学论稿》的重要前提之一。它揭示了他的一种思想的起源,并显示出一贯的基本哲学立场:

追求一种“绝对”、“科学”、“总体”、“本真”意义上的哲学,并且以对“存在”的提问为核心。可以将ga32与后来的《哲学论稿》进行对比性的研读,两者的思想关连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次,这本书展示了海德格尔丰富而娴熟的哲学史知识,以及他对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文学的深刻理解。他巧妙地抓住了文学中的一些要点来阐明自己的思想。

因此,哲学史是他理清自己思想的原材料。第三,既然他对经典文献的解读是“六经注我”式的,那么这种解读就有强烈的目的性和任意性,并时常偏离著者的原意。正是在这种时而“过度”的解读中,他有了自己不同于“常人”的观点。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二)

经验概念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最初的书名是“意识的经验科学”,海德格尔对“经验”这一概念十分重视,他询问:什么叫做经验?他指出,在康德那里,经验是对当下在场的在者(自然)的理论认识的界限,这种经验成为哲学认识的对象和题材,因此《纯粹理性批判》可以被理解为“经验的科学”或“经验的理论”,是关于“经验是什么”的理论。

但是他指出,黑格尔的经验概念绝不是康德意义上的,黑格尔的现象学也不是关于经验的知识,黑格尔不会随意或没有理由地把“经验”概念置于中心地位。他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康德或传统意义上的产生经验意味着,“自己通过对事情的直观来证明和证实关于某物的意见”;而黑格尔意义上的产生经验意味着,“事情自己证明自己是如何与经验处在真理之中,也就是让自己被证实”。

前者的典型代表是舍勒在1910年前后讲的“现象学经验”,后来胡塞尔也在此意义上使用这一经验概念,认为现象学描述了被正确理解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相反,黑格尔的经历与对生物学和历史的理解无关。它不是对作为客体的意识或经验行为的分析,而是作为主体的意识自身对自身产生的经验。在经验的产生过程中,意识通过经验实现自我,在经验中把握自我。

具体讲,意识首先借助某物,然后发现它并不是它所显现的那样,它在其真理中是一个它物,但是,意识并不是把这个它物扔到一边,而是认为它的如此之显现也属于产生经验的范围。海德格尔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意识是经验的主体,而不是客体。它是经验的对象,只有在一定的绝对知识意义上,经验才能通过它产生。但它通过经验认识到,这些经验是自己的。

在后来的1942/1943年的讲课中,海德格尔再次以“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为题,讲述了《精神现象学》“序言”和“经验”概念的某些问题,比1930/1931年的讲座要详细些,更突出他要强调的重点。

海德格尔重视经验概念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经验”在康德那里是核心概念,只有经验内的知识才是可能的。当然,黑格尔并不排斥经验,但他强调经验必须上升为一个概念,才能成为一种哲学。

黑格尔之后,随着自然科学的胜利,经验概念一方面受到实证主义的喜爱,另一方面却逐步被转向人文主义立场的哲学所抛弃,大家偏爱一个替代它的概念“经历”。狄尔泰应该是始作俑者。体验概念强调人的心理活动,更注重主体性,脱离了客观性和客观性。当海德格尔要批评新康德主义的>心理学趋向时,他应该不是偶然地在这里向黑格尔的“经验”概念靠拢,他认为意识“必须连同自己一起产生经验”,“经验”就是意识或精神的自身运动,它要和那些当下在场的东西打交道,成为它物,然后借助它们回到自身,成为绝对知识。

如果一直停留在心理层面,缺乏做人的经验是不完整的,所以这种现象也属于精神存在的本质。这里海德格尔对黑格尔辩证运动的两个根本性环节,即绝对的东西“自身成为它物”和“返回其自身”明显是表示赞成的,而这两个环节都是意识本身在经验中才能发生的。他认为意识产生经验的活动就是一种“运动”。

我们认为,重视运动概念似乎使海德格尔能够以动态的观点去筹划“存在”问题。在后来的《哲学论稿》“前瞻”里,他说道,“未来的思想乃是一种思想进程,通过它,迄今为止完全隐而不显的存有之本现的领域得以穿越,因而才得以澄明,并且才获得其最本己的特征。”其中本有之思的六个“关节”,体现了存在历史性思想的轮廓,相互生发,相互激荡,但却不是逻辑推演意义上的体系。

何况“本有”(ereignis)一词的原义就有“事件、发生”的意思,它最后如何一步步“成为己有”,都离不开运动。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三)

这是海德格尔1930/1931年冬季学期在弗莱堡的两小时讲座课程。该讲座课有他本人留下的完整手稿,共48页,还有一些小纸条夹在其中,作为某些问题的补充或上次讲课的复述。海德格尔在世时亲自委托i.

grland主编,并在1980年作为《海德格尔全集》第二部分“1923-1944诸讲座”中之一卷正式出版。全书小标题由编者所加,主要是为了更好理解海德格尔在讲座中所提到的问题。海德格尔在文章中不同位置所写的标题如下:

“精神现象学”,“ⅰ.感性确定性或这一个和意见”,然后的标题都和黑格尔原文相同,直至“b.自我意识。

ⅳ.它自身确定性的真理”。

该书分为三部分:前言;第一部分:意识;第二部分:

自我意识。全文又根据讲课的需要被整理成13个小节。各小节的内容基本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相关章节对应;各小节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自然地从一个问题引申出另一个问题。

在长达一个学期的讲座中,海德格尔只涉及了《精神现象学》的序言和导论、意识与自我意识两个章节。为什么这样?我们认为,因为海德格尔在此是把黑格尔当作对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立场的发展与克服来看的,即高度重视黑格尔如何从意识—哲学总体角度克服康德在哲学根本问题上的不彻底性。

因此黑格尔关于哲学基本态度(“序言”与“导论”)和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前两章受到认真对待,而后面更受黑格尔本人高度重视的关于实践哲学的诸章节(尤其是“理性”、“精神”两章)则被置之一旁。换言之,海德格尔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践哲学超出了他的视野。

由于本书篇幅较大,我们在下文中仅对海德格尔在“序言”(第1—5节)中的几个主要观点作一述评,它们涉及他对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些基本评价,体现两者思想上的某种“相近”。

现象学与逻辑学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先写导论,借康德关于认识以前先考察认识自身的观点,力图阐明意识如何从经验始,经历其自身的种种不实在形态,最后到达科学,即真正哲学的起点。这是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回应。后来,他改变了写作的初衷,把这本书写成了各种形式和精神发展的历史。

在最后才完成的“序言”中,他阐明了对哲学改造的基本立场和看法。他在“序言”与“导论”之间的不一致常引起人们的误解。

海德格尔注意到了黑格尔的这种不一致。他在开篇就详细讲解了他对《精神现象学》一书的书名、副标题和曾作为“体系第一部分”的理解,讲解了现象学与逻辑的关系。在他看来,1807年黑格尔的体系分为两部分:

现象学体系和百科全书体系,后者等同于传统形而上学,包括逻辑和实在逻辑。这其实是继承了康德哲学的体系,即一般形而上学——本体论,特殊形而上学——心理学、宇宙论、神学,只不过黑格尔将心理学改变为精神哲学,宇宙论变为自然哲学,把神学合并到逻辑中,逻辑成为关于本体论与神学的理论。但黑格尔后来改变了他所计划的现象学体系的地位。

为什么发生这种改变,海德格尔认为这与黑格尔的追求有关,他在早期即追求“全部的哲学”,即哲学作为“体系”(system),所以当“哲学”被设想为一个绝对知识的体系时,他就必须以一个绝对的东西为起点,而只有逻辑符合这一要求。所以他最终放弃了他所计划的现象学体系,现象学必须为逻辑让路。

在我们看来,它体现了海德格尔的解释与黑格尔的一般研究的不同。现代黑格尔研究强调早期黑格尔注重“实践哲学的优先性”,指出黑格尔的哲学起点源自他对实践哲学的偏爱,他的初衷是想完成康德在实践哲学领域的革命,1800年后才转向理论哲学。但是海德格尔重点在强调黑格尔对哲学整体问题的重视,对“绝对”问题的关心,认为他清楚哲学的根本目标,没有为哲学的某个“部分”问题所迷惑。

作为绝对知识的哲学,海德格尔阐述了黑格尔对哲学的理解。在他看来,黑格尔追求的哲学是作为“科学”的哲学,也就是“科学的体系”。这种体系不是各门学科的集合,而是“最高和真正知识的全部”,这种知识既不是逻辑也不是科学哲学,而是与费希特“知识学”意义类似的关于“科学”的理论,这才是哲学,即作为绝对知识的自我展开。

在这里,海德格尔强调哲学作为绝对知识,只与自身有关。它必须超越有限的知识,不仅要为各种科学或有限的知识提供一种合法性证明。他认为以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其贡献就在于把哲学与追求绝对知识联系起来,思考与“存在”相关的问题。海德格尔批判了当时的流行趋势,即把哲学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要求哲学具有严格的科学形式。

这里隐含着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笛卡尔和康德哲学传统的批评,更是对胡塞尔追求哲学应有一种严格科学形式的指责,认为他们追求的这种哲学,即作为“方**”或“科学的基础”,只具有“从属性”的意义。

对存在的提问才是真正内在的哲学问题海德格尔在讲课中重复了他的一个基本观点,由巴门尼德到黑格尔哲学的最内在和真正的哲学问题就是对存在的提问。但是这一提问在自古希腊以来的传统中一直是从“在者”的立场出发的,而且一直在与逻辑、思想、理性的关联中加以回答,黑格尔使其达到最完备的形态,“在者作为在其真正和完全的现实性中的现实东西,就是理念、概念。但概念是时间的力量,也就是说,纯粹的概念消除了时间。

换句话说,只有当时间被消失了,存在问题才到来,才在它真正的理解中”。所以不是存在的方式,而是存在的真正内容,才是哲学应该关注的东西,在者()与逻辑(λóγos)的关系,即存在论的问题,应该被重新提出。这里海德格尔捎带批评了新康德主义和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它们把一切概念的东西和实质问题都贬低为纯技术和模式之类,他明确表示自己从未想过要发布一个“存在主义哲学”。

这里可以联想到他在1946年的所谓“人道主义通信中”对自己的哲学所持有的人道主义立场的否定。对于克尔凯郭尔和尼采,他认为他们既不能说是哲学,也不能说是真正的哲学。相反,他们被用来反对哲学,在哲学中有些东西不是真正的哲学。海德格尔认为,当代哲学呈现出虚无、混乱的倾向,这与真正的哲学传统相去甚远。我们必须抛开它们,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问题入手。

相关阅读

  • 学记读后感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学记读后感,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最近,学校组织学习了《学记》这篇古代教育文献,感...

  • 《繁星春水》读后感(精华7篇)

    读到作品的情节生动细腻,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了解作品是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和价值的开始。写读后感要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经过精心修改这篇“《繁星春水》读后感”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 最新非常教师读后感(精华7篇)

    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我感到非常震撼。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回顾书的内容,就“非常教师读后感”这个话题,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在这里,我们一起分享阅读的愉悦和感动!...

  • 投资学读后感

    这个读后感要记录哪些方面呢?体会着作者在写作时的思考也能让我们有更多感悟。通过撰写读后感,我们可以仔细回忆书本的内容,讨论与“投资学读后感”相关的问题是本文的重点内容,请点击进入查看更多相关详情!...

  •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精华7篇)

    只要对原作品的内容有所感受,就可以写写读后感。当我们读过作者写的作品,获得了一些启发时,一篇好的读后感应该具有时代气息,表达真情实感。笔稿范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出了最新的“愤怒的葡萄读后感”,希望本文能帮到你并且你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