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读后感(通用七篇)

发表时间:2024-09-14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旧读后感(通用七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旧读后感 篇1

近期,电视连续剧《海棠依旧》在央视热播,感触极深,缅怀周恩来总理的感人至深事迹,感悟其浩然正气。党中央一直强调要加强党性修养,党员干部时刻都要经受得住金钱、美色、亲情、友情的考验,如何加强党性修养,如何铸就“精神长城”?我们可以从周恩来总理的高尚品格中学习借鉴。

面对金钱,须具清风之志。干部也是人,工作、生活都离不开钱。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已当官,就当常思“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周恩来贵为一国总理,向来都是公私分明,两袖清风。

面对美色,须具明月之怀。官员因色而贪、因贪而色的现象不容小觑。周恩来对待婚姻爱情忠贞不渝,与邓颖超白头偕老,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面对亲情,须具高山之威。周恩来同志很重视亲情,但对亲属要求严格,其制定的十条家规,不仅定得很严,而且身体力行。他曾说过:“只要我当一天总理,邓颖超就不能到政府里任职。”反观当前一些贪官污吏,多少为了亲情,挺而走险,最终触及刑律,如国家能源局原局长,溺爱儿子,父子双双走上犯罪道路,受到法律惩罚后长叹:“把孩子引到这条道路上,悔之已晚。”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启示我们,干部面对亲情,不吃透严是爱,宽是害的辩证法,不在家庭中发挥主导作用,就难以培育出好家风。

面对友情,须具流水之度。现在党员干部“朋友圈”很大,同学情、战友谊、同事缘等等。周恩来十分看重友情,喜欢结交朋友,但交友时,周恩来主张以心交心,贵在知心,以诚待人,以情动人。党员干部来源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志同道合、肝胆相照,就是党员干部与群众交朋友的原则和要求。“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道尽了交势利朋友之患。基于此,我们党员干部当然要交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能够共同奋斗的“知音”。

旧读后感 篇2

《海棠依旧》观后感

电影《海棠依旧》是一部讲述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的影片。整部电影以其深情的故事情节和出色的表演收获了观众们的喜爱。影片的标题“海棠依旧”,简洁而有力地传递出了电影的核心主题——爱情的坚守与执着。本文将从剧情、演员表演和影片的意义等方面,详细展开对《海棠依旧》的观后感。

首先,该片的剧情扣人心弦,事结合历史演绎了一段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1919年的北京,白银上校(由张涵予饰演)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军人,而孟三夏(由杨幂饰演)则是一个聪明、独立而又温柔的女孩。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培养了深厚的感情。然而,因为时代的变迁和命运的捉弄,他们被迫在彼此之间选择。白银上校追随国家保家卫国的呼声投入了战乱中,而孟三夏则选择了追寻自己的梦想,在人民大学学习。多年之后,当白银上校回到北京的时候,他才发现深爱的女人已经嫁给了别人。尽管如此,他对孟三夏的感情并未变淡,一次偶然的机遇,他们再次相遇在了一艘的邮轮上,孟三夏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记者。他们通过信函和面对面的交流,发现彼此的心依旧相通,但命运依旧捉弄着他们。最终,在孟三夏因癌症病逝之前,她把自己最后的一封信交给了白银上校。这封信成为了两人爱情的永恒见证。

其次,影片中的演员们也深情演绎了各自的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涵予通过他深情的演绎,成功表达了白银上校内心的悲痛和坚守的执着。他从军队里走出后,面对孟三夏的选择,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不舍。杨幂饰演的孟三夏则通过她的演技描绘出了一个坚强而又内心无比脆弱的女孩。她用温柔的语调和虔诚的目光展示了她对白银上校深深的爱。两位主演之间的默契配合让观众感受到了爱情的浓度和情感的真实。

最后,影片《海棠依旧》所传达的意义亦是观众关注的焦点。电影通过展示白银上校和孟三夏一直坚守执着的爱情,向观众传递出了爱情的伟大和奉献。即使时代的变迁扯断了两人的联系,他们依然不能忘却心中深爱的人。影片中所展现出的爱情故事深深地触动着观众的内心世界,在爱与亲情之间给予了观众许多的思考。

总结起来,《海棠依旧》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触动。通过动人的剧情、出色的演员表演以及独特的意义,影片成功地表达了爱情的坚守与执着。观众们在观影时情不自禁地为两位主人公的命运感到惋惜,并从中领悟到了爱情的可贵和强大。《海棠依旧》以其深情的情节和细腻的表演,将观众们带入一个充满梦幻和感动的世界,让我们重新审视并珍惜自己的爱情。

旧读后感 篇3

《旧概念与新环境(四)——普世价值》读后感

普世价值理念出自自然之法。最关键的演绎着是圣亚奎纳。自我保存和与人共存是其第一原则。

自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以来,自然法已成为普遍人权的基础。当今社会,改善居住环境是人权之一,规划具有普遍的价值光环。

一般来说规划有两个不同的范式:

“规划就是博弈”的规划范式过度强调自我保存;

“规划就是为民请命”有过度强调与人共存。

作者**普世价值规划范式的现实意义与操作。

普世价值的关键是普遍性,它是西方人权的基础。

最重要的是自然法,它产生了普遍的价值观和人权。

柏拉图的“有秩序的宇宙”就包含有自然之法的意味。

斯多葛学派提出的自然法则是宇宙是有序的,这些秩序是理性的、有目的的、永恒的。人类行为的道德性只能通过这些来衡量。

罗马共和时代,斯多葛派把自然之法的理念延伸到包括所有人,不分彼此、不分薄厚都应取得公道的“权利”。这就是“自然公义”。

自然之法有多少法规?

每一个“有自主权的行动者”都是以“好”作为它行动的目的。因此,实践理性的第一个原则是建立在“好”的理念上,也就是“万物求好”。因此,自然之法的第一条法规就是“做好、求好、避恶”。

因此,人的本性倾向于善是他所追求的。

本性倾向的先后顺序就是自然法规的先后次序。

排首位的是人与万物共有的自然倾向。 人作为万物之一

第二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得倾向。 人作为动物之一

第三,人有理性,这使他倾向于适合自己天性的美好事物。因此,人具有追求真理、与人共存的倾向。 人是理性的

自我保护、与人共处是人们在每一个时刻、每一个环境中的共同追求,即普遍性。

在城市规划,普世价值的最高演绎是联合国1948年的“普世人权宣言”。

1966年公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于1976年开始生效,成为国际法。其中第11条款内容包括“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有适足的生活为他自己和家人,包括足够的食物、衣着和住房,以及不断改善的生活条件。”

1978年,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成立,成为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城市规划组织。

城市规划高举“公众利益”的旗帜。“社会整体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石,这里面“社会”和“整体”都包含着“普世”意识。普世即“每个人”(each person)和“人人”(every person)。

很多理论家把规划看成是一种博弈;有受益者有损失者。有些理论家认为只有个体利益是实际的、真正的;群体利益是抽象的、意识形态的。因此,规划博弈是个体与个体间的事。

如果允许他们用普世价值来演绎规划,他们将以自我保护为基础,与人共存使用。因此,他们与人民的共存不可能是普遍的,因为这是权宜之计。

另一类理论家认为规划需要以“整体”和“以群体为基础”,视自我保存为一种自私自利。在普世价值中,他们只肯定与人共存,把自我保护看作是一种消极的东西。

以功能“功能分区”为例,具体**

用途与土地的合理配置,区位和面积适宜哪类和哪量用途

为指定的土地分配适当的用途;为指定的用途找到合适的土地。

规划就是博弈范式下,合理的功能分区应产生于个体利益间的博弈,规划工作就是保证博弈公平。效率取向,辅以公平。

谋划就是要求人民的生命。规划的假设是现状不公平,规划的使命是扭转现状。公平取向,辅以效率。

公平与效率并不矛盾,两者交叉在“适度”。只有适度的公平才有最高的效率;只有适度的效率才有最高的公平。

怎么达到不冲突的局面?当与人共存成为自我保护的保证;当自我保护成为与人共存的标准。

在功能分区上就是如何为发展用地和保护安居定下各自合适而又不会相互冲突的标准。

既不能发展过度膨胀影响人家安居,也不能被影响者过度保护,约束人家发展。

与人共存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

关键是要理性。理性的核心是中庸(不过分)

规划者扮演着两个角色:代表整体利益和帮助弱者。

整体是包括所有人(发展者、受影响者)、所有利益(经济社会文化)、所有时刻(现在、未来)。用亚理士多德的说法,这需要工作者有良好的习惯(向善心)、理论智慧(明是非)、技能专长(懂规划)、实践智慧(能执中)。

协助弱势去表达他们受的影响。让他们有效参与方案。在这里,扶弱并不是锄强。

旧读后感 篇4

葛从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也。从周少豁达,有智略。初入黄巢军,太祖大破巢军于王满渡,从周与霍存 、张归霸昆弟相率来降。七月,从太祖屯兵于西华,破蔡贼王夏寨。太祖临阵马踣,贼众来追甚急,从周扶太祖上马,与贼军格斗,伤面,矢中于肱,身被数枪,奋命以卫太祖。赖张延寿回马转斗,从周与太祖俱免,退军溵水。诸将并削职,惟擢从周、延寿为大校。其从入长葛、灵井,大败蔡贼。

太祖遣郭言募兵于陕州,有黄花子贼据于温谷,从周击破之。又破秦贤之众于荥阳,寻佐朱珍收兵于淄、青间。淄人不受制,复与之战,获其骁将巩约。会青州以步骑万余人列三寨于金岭,以厄要害,从周与朱珍大歼其众,掳其将杨昭范五人而还。从太祖至范县,复与朱

瑄战,掳尹万荣等三人,遂平濮州。

乾宁元年三月,军至新太县,朱瑾令都将张约、李胡椒率三千人来拒战,师古遣从周、张存敬掩袭,生擒张约、李胡椒等都将数十人。二年十月围兖州兖人不出从周诈扬言并人郓人来救即引军趋高吴夜半却潜归寨。朱瑾果出兵攻外壕,我军士突出,掩杀千余人,生擒都将孙汉筠。

天复元年三月,与氏叔琮讨太原,从周以兖、郓之众,自土门路入,与诸军会于晋阳城下,以粮运不给,班师。顷之,从周染疾,会青州将刘鄩陷兖州,太祖命讨之,遂力疾临戎。三年十一月,鄩举城降,以功授检校太傅。太祖以从周抱疾既久,命康怀英代之,授左金吾上

将军,以风恙不任朝谒,改右卫上将军致仕。末帝即位,制授潞州节度使,令坐食其俸,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封陈留郡王,累食邑至七千户,命近臣赍① 旌节就别墅以赐之。贞明初,卒于家。册赠太尉。

旧读后感 篇5

不知不觉中,我们毕业了。那一年的七月,是伤感的。我站在拥挤的站台上,和一群我认识但不认识的学生,静静地看着眼前的情景:

无数个泪眼朦胧的年轻的脸庞,无数双紧握着久久不肯放开的手,紧随着飞驰的火车追逐的脚步,车窗内外对视着的目光······我被挤在攒动的**中,一路小跑,目光自然而然地跟随着一个个远去的身影移动着。此时的我,才真真正正地体会到原来目送着亲朋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外,是如此的艰难。

毕业后,我来到南方这个城市工作了几年。不定期地回家,定期地离开,每一次临行前,父亲总是默默无语地看着我来来去去地收拾行李,母亲则站在一旁絮絮叨叨地指挥。于是,背起行囊的时候,忙碌的父亲就看着我坐上的士,母亲则是每次都坚持将我送到入口处。

在分手的一刹那,没用的我一向都是低着头,从来都未敢正视母亲灼热的目光,嘴里勉强应付着她无数次的嘱咐。然后,我急忙转身,眼里含着泪水,但我的脚步越来越快。那时那刻的我,根本就不愿也不敢回头。

回想以往,身边的人来的来,去的去,经历过了无数次形形色色的送别的场面,人已经逐渐变得麻木。但是每次,还是不愿面对背后的那灼热的目光。不是不敢,是不忍心。

“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我们很难回首往事,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可以依赖的爱一直存在。 ”(引用)

旧读后感 篇6

《海棠依旧》是张国立导演的一部古装剧,该剧根据金庸先生的小说《侠客行》改编,通过对古代江湖人物的描写,讲述了一个充满爱恨情仇的江湖故事。剧中的“海棠依旧”这句话出自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海棠未央 眉寄黄鹂报得春意”表示“海棠依然开着,春意如常”,此中含义并不单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该剧中海棠依旧的含义以及对我产生的影响。

剧中,海棠被人赠予给小龙女,寓意着“不变的东西是爱情” 我们可以从这一段描写中,看出导演想通过海棠的寓意,表达出爱情的可贵和不变。 诸如斗转星移,人事如梦,历经沧桑,唯有真爱才能承受住时间的冲刷。历史长河中的爱情,不能被时间所限制,被岁月遗忘,不会因为环境变迁而改变。即使世事磨难,仍旧可以化作一缕缕深深的眷恋,像海棠在树上婆娑舞动,风雨漫漫岁月,依旧绽放耀眼炫丽,高贵不凡。

海棠的容貌虽美,但却不能动人心。陪伴小龙女多年,过了多少春秋,才明白青春花瓣的易逝,只剩下内心的深情与執著!这样的感情,才是真正的赤诚和忠诚。 想起红楼梦,可以说,大观园中的众多人物,无一不是因为对爱情持有不同不同的态度走上不同的命运。一众女孩,包括王熙凤、邢岫烟、晴雯等人,都在某种意义上沦为了感情的输家。甚至林黛玉也在爱之上痛苦不已,最后在心理压力下而死。现实世界中,持有理想主义情感的人也为爱痴狂过、被爱伤过。可见,爱情之路坎坷不平,既有风景又有惊险。只有忠贞、坚守,才能谱写出一段完美而长久的爱情诗篇。

古语云:“如画中人一木棉, 白鹭流觞十面楚,月下水亭选位子, 归来发现隔夜酥。”海棠依旧,始终是那么绚烂,时过境迁,爱情依旧是过去最赚人的资产,能长久保存下来的东西依然不变!深深期望自己每经历一次情感洗礼,能不忘初心,继续拥抱爱情,坚定走过生命中的每个长夜!愿生命中的每一段情感,都能像海棠一样经得起时间的验答。

旧读后感 篇7

*假日整理书柜,翻出了前在粮食局当秘书时写的2篇旧文。虽然文字有点泛黄,但再次读来,依然心临其境,感触良多。最重要的就是“感恩”二字。感恩工作,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爱人。。。

那段下岗的日子,是我工作中的一段真实经历。可以说,4个月的下岗生活,对我的人生有着太多太深刻的影响。包括我后来的工作理念、为人风格、管理方式,包括对年青人的厚爱与栽培,都与我曾经的“下岗”深深相关!《给孩子的一封信》,是急就章。当时县里搞了一次征文活动,机关妇联要我写篇文章送评。当时并没重视,所以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后来要截稿的那天早上记起来了,怕驳了领导的面子,上班前在家里匆忙弄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以应付交差了事。但不知怎么获得了个二等奖。女儿今年已经12岁了。现在读读当初的文字,襁褓中的女儿模样和成长中的一幕幕场景便浮现了出来。

两年前的深秋(注:此文写于9月),本该是硕果盈枝的季节,我却伴随着粮食企业改革的大潮,下岗了。

我对此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此时,距我走出校门到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时间。可以说,当我以及为我求学耗尽了毕生心血的家人还没有足够体会到“铁饭碗”带来的种种实惠和荣耀时,又将面临一次痛苦的抉择。

我跌跌撞撞地从站里回到所效力的那个边远山区粮库。深秋的风撩拨着我的心扉,有一种很冷的感觉。望着墙壁四周自己精心的布局,望着挂在墙上的那一串串凭证,我无语凝咽。半年前,我是带着何等雀跃的心情来到这里,半年后,我又将带着最最沮丧的心情离开?尽管这半年时间里,我在这里度过了多少个无所事事的日子,我每月的报酬只有那么微薄的80元,连维持生活都不够,还有种种的不如意。但我的家人依然痴心,这毕竟是工作。只要有份工作,比什麽都好。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往上“爬”。现在连这最低的要求也被“剥夺”了。真不敢想象他们引以为豪的儿子会给他们怎样的打击!我该如何去面对父母家人?面对他们那双双被寄予了无限希望与期待的眼睛?还有,我该如何设计以后的人生?

我无法理清思绪。怨恨、恼怒、后悔、哀叹,像一张巨大的网将我裹了个严实。以后的路怎么走?打工,家庭肯定坚决反对;做生意,有没有头本,这个时候才知道走途无路是怎样的滋味!才知道这份工作还是个依靠,失去了依靠,差不多失去了全部。万般无奈,我走到了乡政府。因为乡政府多次想借用我当秘书,当时上岗的时候因站里不肯放人而一直悬而未决。这次下岗了,应该没问题吧。我立马跑到书记那里,讲明了我的遭遇。书记说,很为难,现在政府也要实施下岗分流了。我说我不要多少工资,发一点生活费就行。希望有一个工作的机会。领导还是婉拒了。真是船漏偏逢当头雨,最后一点的希望也被显示炸得粉碎。

父母看到我回来了,显得很高兴。我违心舒展的笑脸和变造的谎言,让他们深感作为“吃皇粮”儿子的父母有一种难得的骄傲。可他们全然察觉不出自己的儿子此时此刻正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与愧疚之中。为自己失去工作痛苦,为有愧于家人痛苦,为欺骗他们深感愧疚。父母好不容易把我送出“山门”,跳出“农门”,自己却在山外转了一圈之后,还是回到了起点。那种感觉实在狼狈。

过了四五天,父母看到我还没有动身去“上班”的意向,便开始“提醒”起来了。我知道,现在要瞒也瞒不住了,这样一直欺骗下去终究不是个办法。我哽咽地告诉父母:因为企业人多,要减人,我最年轻,所以。。。。。。话没讲完,父母迫不及待地问:单位把你开除了?为避免他们更大的痛苦,我连忙解释:不是开除,只是暂时在家休息,人还是单位的。父母说:我们还是搞不懂,只是不要被开除就行了。

在家里,总要找一些事做。我便加入了甩膀子干农活的行列。虽然长时间没有劳动了,我还是竭尽全力去做。我想把自己失业的痛苦稀释在高强度的劳动之中,也为了对的起那一日三餐。

时间长了,外人似乎看出了我回家有点不正常。“我被单位开除了”,“大学毕业生在单位混不下去了”,“父母当牛做马为儿送书还不是换来“修地球”的结果”,等等之类的传言很快在全村中弥漫。嘲笑、冷眼像把把利剑刺向我和我的家人本已出血的胸口。但父母丝毫不为风言风语所击倒,他们用略带阿Q式的语言回击:即使我儿被开除,但知识不会在肚里霉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和广播的胸怀抚慰着他们的儿子。

人承受压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时间一长,父母的脸上不由得紧缩起来,相处的氛围渐渐紧张。埋怨也就自然而然了。“唉,高中学习努力点,也不会只考起个粮校”;“怎么分的,分到了粮库”;“父母千辛万苦,而你这么不争气”。。。。。。面对他们的埋怨,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儿子心中的委屈你们难道不知?高考时我无缘无故地长牙齿,三天吃不下饭;粮校老师多次要我留校,你们要我回乡;我想出去打工,不是你们阻拦了。。。。。。但为了显示自己的坚强,我多少个黑夜里任由泪水流淌。

天气渐渐地变冷。我蛰伏在寒冬的家中,度日如年。白天忍受着流言和冷眼,夜晚与泪水相伴,同时老是做着一些棺材之类的梦。梦中惊醒过来,往往是一身冷汗,然后就是漫漫长夜盯着天花板和黑色的窗外。那段下岗的日子里,我也想学一学那些下岗明星们,做到下岗不失志,重走就业路。然而轮到自己头上,却没有那么简单。在本地找工作没希望,做生意又缺乏资金。我一介书生,除了有点文化,其余什么也没有。最后决计等过完春节背起行囊外出打工。在国家单位下岗之后,终要找一个上岗的地方,不管是国家的还是私有的,不管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这已经顾不上了。

春节刚过,命运发生逆转。先是站里把我调到一山之隔的另外一个粮库。报完到之后依然是回家。十五过完,局领导班子调整,要选拔一个秘书充实办公室。原想借用我的那个乡党委书记与新任局长是老同事,他便鼎力推荐。后来局里下来考察,看了我为政府写的材料与履历后,对我进行了试用,接着是正式调动。长达四个月的下岗生活,在的春天,在对远方的期盼中结束了。

小映玮:

看你睡熟于襁褓中的模样,你的爸爸不禁想起了作家毕淑敏写过的一组有关生命*孩子的文章。毕女士把孩子与生命这两个互不相关的命题,用一支灵巧的笔阐述的真真切切,熨帖着天下所有父母的心灵。那份震撼,那份感知,那份美丽,在父亲读你的时候,——此时此刻尤有体会。

你实在太小,真的还只是个孩子。瞧你,三个月的年龄,差不多还没有完全消除你额上的皱纹,头也不能完全自如地摇晃,这个世界对你来说还是极度的陌生。你是谁?来到了哪里?——这些问题要你回答,简直就是父母亲的残酷,但我们从你的哭声中、笑声中、一举一颦中看着你在慢慢长大。

曾经看过一些名人父母写给孩子的文字,作为语言大师的他们一般都对年幼的孩子、孩子的年幼进行过讲述。而你的`父亲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尽管干的也是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但慵懒限制了父亲的发展,注定了父亲的平庸。就现在,想对你的来历进行一番探讨,都心有余悸。唯恐你长大后将父亲拙劣的文笔置于大师们有关作品前进行对照,从而产生一种“生不逢家”的感慨。不是怕贬低了父亲,——我们有缘走到一起,将在这个星球上相依相伴,从青年直到我们的老年,自有长达几十年的时光慢慢体会、领悟,现在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只是怕对你的心灵造成伤害。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说一点与你密切相关的事情。对于三个月你的现在,对于你的漫漫一生,都是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纪念意义的。

你在母亲的肚里差不多呆了十个月的时间,可难为了妈妈!在别的早产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如何表达喜怒哀乐的时候,你还是血浆一团,在母亲的肚里吸吮着营养。妈妈被你折磨的面黄肌瘦。你可曾知否?妈妈每天要吃很多的东西,但似乎都填不饱你的胃口。你的妈妈天天说自己吃得多,我则手舞足蹈经常说:孩子正好可以治治你的食欲,看来未来的宝宝还是天生的“医生”呢!这时候,妈妈的脸上满是幸福。随着你一天天长大,妈妈就更辛苦了。由于妈妈的工作单位不在这边,她每天要背负着你在一所学校里教书,在讲台上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上课下来都弄得昏头转向。那时我的工作也很忙,加上在做家务事方面一直帮不上很多忙,妈妈的辛苦自不待言。

临产期已到了。但你却无动于衷,丝毫没有来到这个世界的迹象。这可急坏了爸爸妈妈以及所有想一睹你“芳容”的叔叔阿姨们。他们不时打听你为什么还不出生。我则大度地表示:你如果觉得在妈妈的肚里生活舒服,愿呆多久就呆多久。私下里也责怪你太不懂事太自私了。虽然老爸未曾体会到怀孕的痛苦,但从乡间民俗流传的《十月怀胎》歌中对痛苦有一些感性上的认识。因而我认为你的舒服快活完全是建立在妈妈痛苦之上的,同时也是建立在我的焦虑之上的,凭这一点,我觉得你是一个自私的家伙。真的!

以上是有关出生前的故事。爸爸不过实话实说而已。不要认为这是对你的“讨伐”,不要对父亲的文字不满。你是一个女孩,以后自有机会品尝当母亲的酸甜苦辣。而我们所做的,也不要求你有什么负疚感,或者有所感激。现在我们都已是这个星球上的一份子,彼此平等地享受生命的权利。只不过,在我们之间,因为有着血缘的牵连而与别的有所不同。正因为如此,我们有教育你成长的责任。知道了自己出生前的一切,你难道不感谢这个世界?不珍爱这个世界?父母对你最大的希望是你的心里永远爱意融融!不仅要学会爱自己,爱父母,还要爱他人,爱这个世界。至于成不成才,有没有有所作为,我们自己是无法要求的。而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做到。

好了。就谈到这里。出生以后的故事,你成长中的痕迹,我和你的妈妈都在做着记录,并且每时每刻都在用心谛听你长大的足音!

祝快快长大!

相关阅读

  • 彷徨读后感七篇

    笔稿范文网在搜寻结果中发现了一篇十分实用的“彷徨读后感”。阅读书籍能够唤起人们的思考,使思维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该作品被广大读者公认为一本好书。读书所带来的启发和感受因人而异。我们希望这些参考资料能对你有所助益和启发,祝你一切顺利!...

  • 长征读后感七篇

    这份“长征读后感”是我用心准备的希望它能够让您满意,大家读完作品后,肯定会有自己的感受。 阅读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写读后感是加强阅读体验的重要步骤,如何写让您记忆犹新的作品读后感呢?此页面内容仅供参考请核实信息的准确性!...

  • 奋斗读后感(范例七篇)

    读后感,是我们读书经验积攒的方式之一,好的读后感让人受益终身,在再仔细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中,他的一些话语引人深思。阅读作品后给我们带来的精湛思想其实可以通过一篇读后感来记载,对于读后感的书写,你是否掌握了好的写作技巧?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全面了解和分析“奋斗读后感”,希望您能对本文的作者留下良好印象...

  • 勇气读后感(精品七篇)

    如何写出一篇挑不出毛病的作品读后感?阅读作品后,相信我们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读后感是加深印象和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栏目小编为你整理的“勇气读后感”资料让你少走弯路事半功倍,我们提供这些材料作参考和使用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和支持!...

  • 大考读后感(经典七篇)

    不知道该看什么好文章我们推荐您看看“大考读后感”。阅读是使人们学习得好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阅读了作品后,我真的感慨万分,经常不由得沉思起来。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让我们的阅读更有意义。我希望在您的决策中我的建议能够为您提供一个优秀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