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后感十二篇

发表时间:2024-07-07

好书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最丰硕长久的果实,作品正是一部让人爱不释手的好书。你知道怎么样写的读后感才算合格?笔稿范文网在这里为您搜罗并整理了“资治通鉴读后感”的相关内容。

资治通鉴读后感【篇1】

《资治通鉴》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19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规模空前,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其所记载的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涵盖了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这是多么伟大的著作,我在读他时仿佛自己亲眼看到一个个历史事件。在历史故事中,我了解了古代人民是怎样学习、劳动、生活的,它们有许多困难是现代人民看不到,也克服不了的,在书中还有许多战争历史人物的记载,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时期的孔明,他用了一生来辅助刘备,可最终还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是未能实现统一,但他留下的《出师表》坚忠精神永远影响着后人。我还喜欢李时珍,因为他的《本草纲目》为现代医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都是在教科书中看不到的知识,我们在科技发达的新时代下生活,养尊处优,尽享其成。想想古代人民,再想想我们,我们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爸爸说:历史是开启人类智慧之门的钥匙,文中先辈们坚强品质的事迹始终激励着我奋发图强。

《资治通鉴》是古代人民坚强不屈的形象浓缩,更是我成长过程中的指航灯

资治通鉴读后感【篇2】

这本书大概是一个月前读完的,但一直不想动笔写读后感。一,是希望一些东西的存在能被多酝酿酝酿;二,是一些属于自己认知上潜在已久的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三,是思考和测试一些知识在经过时间的冲淡之后能在自己的记忆中、言行里留下些什么。

今日,我终于动笔开始了自己的读后感书写。最主要的原因是,上述的第二点在前日里得到了解答。

过去,我总是很排斥读小说、读历史书方面的著作。认为小说、历史文章的主观性太强。小说的话,我连自己的世界都没有过好,沉浸、八卦他人的世界情感作甚。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的流动存在,每一个人也只能从自己的这个视角线条去穿插、组织成一些细碎的布匹。这些细碎的布匹与历史本真的那庞大的体积相比,太过单薄与细微。但同时,我也认识到,在这个主客观交叉的世界里,也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未知的外界进行了解。于是,这样的矛盾让自己有时寸步难行。

大师兄推荐给自己这本书时,自己亦抱着一种想要突破这样的“偏见”,希望用来对治上述认知方式的心态。在阅读的过程中,张国刚老师通过讲述生动的历史故事,来提炼出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们较之于纯理论的观点列述更容易地进行吸收和体会,并切身感受到了历史“鉴古知今”的功用。但是,在读完本书之后,我的问题仍然存在。直到,前日里听了退躬老师对于历史的表述,才找到了内心的答案。

老师说,“历史不等同于历史书。历史是漫漫长夜,而历史书就像是手电筒一样,不同的人用自己的手电筒照射出了历史的模样。甚至可以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怎样胜利的故事。”我问:“但是每个人用自己的手电筒,自己的视角所照射出来的只是历史本真的折射表现,这些折射是虚假的呀。”老师说:“每个手电筒所照射出来的历史,都是真实的。”这句话仿佛让我恍然大悟。我开始思索到了,每个人用手电筒来照射出的历史,和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眼睛、认识功能体系照射出来的世界认知,有什么区别吗?都是虚假的呀,也就都是真实的了。真假不二,道隐之中。而更重要的是,从历史这个时间坐标,我们能够怎样地去提炼出规律的存在,能够怎样地透过表象去掌握更深的真理。

我的问题找到答案了,未来的认知道路变得通畅些了,我也决定开始书写本书的读后感。

再说真理部分。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不同的人总是要具备一些比较特别的性格、品行,才能对他们的事业发展有一个推动作用。因此,我便好奇,为什么这些品格能够促使人有好的发展,书里提到的一些品格不就和一些古书中所讲的仁义道德相通吗?这也让我很好奇大道的运行规律——难道,这些发展规律的体现是整个大道体系在世间法中的一个显现吗?

从超越世间法的角度来看,本我的认知是超越这个世界的所有认知层次的。恶魔和天使的存在也仅仅是角色扮演、剧情显现。每个人,无论王侯将相或者鳏寡孤独亦都有一颗平等无二的金刚种子,那么这些品格在这些剧情里所体现的作用是什么呢?是简单地为了促进剧情的发展?还是通过这些变化来与内心的某处相连接去磨砺?所学太浅,我没能找到这个世界和剧情最初设定存在的答案,那就留给未来的自己回答吧。从世间法的角度来看,道德(好的品性、性格)的推崇就像是游戏规则在运行过程中的的攻略显现。一个人的性格、品性能够影响自己的选择,而通过选择又影响自己的对境和所呈现出来的相。历史家通过历史事件总结了许多打怪经验、攻略,升级规律,让我们在未来发展中有更大的概率能够过得好的生活。

在阅读本书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的是“权变”二字。正如文中所讲,“一个道理、方案本身无对错,关键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之下使用。”随时在新的条件和状况下确定措施。在面对新问题之下随着新变化置之,新之。

关于“权变”,我主要有以下的思考。

首先是,是对于“变”这个概念的思考延伸。这个“变”让自己想起了这无时无刻发生着变化的世界。有句话说,“变是世间唯一不变的规律”。我很赞同的,并在体会到了生活中变化所带来的的快乐或痛苦之后,以“执中道以应万物”的方式教育自己。最近,在学习的过程中突然感受到了,正是这些无穷的变化凸显着这恒定不变的道体。用通俗的比喻来作说明,这些变化就像是海浪,它衬托着大海深处的平静、深邃与伟大。而一块石头,在海水的冲洗之下,更能打磨出内部与万物、与大海深处那共通的内在连接的存在。

其次,是对于“权变”的具体实施作思考——“变”与“时间”、“空间”的关系是什么?正如上文所说,“一个道理、方案本身无对错,关键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之下使用。”时候是时间,情况是空间。那么,变化与时间、空间的关系是什么?这里主要是从自己运用的经验角度思考。

记得考研的时候,自己会列出详细的每日计划表。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计划和实际之间的变动太大了。虽然自己的变动的目的是对计划进行更有效率的调整,作文但怀疑自己的情绪却在慢慢滋生。从原生家庭追溯记忆来看,过去父亲非常看重自己能否坚持到底。因此,自己对坚持完成计划与否比较在意。而在这个计划调整的过程,却凸显了自己对于一些计划执行的不坚持。这就让自己觉得无所适从,感受到了旧的认知模式对现存生活进行的干涉与束缚。虽然,自己也慢慢认识到了父亲这个观点中存在的漏洞——坚持不等于重复。只要是往提高效率的、好的方向发展的变化,正是自己的能力得到迅速、灵活提升的表现方式之一。可是,关于具体的时间的度,以及空间的度又应该去怎样去具体界定呢?

像是在今日下午忽然想通了——倘若一个人专注的时候学习,感知一个小时的感知长度可能只有几分钟。而一个人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一个小时的感知长度便会让他不耐烦地认为度过了几个小时。时间刻度只是一个统一的标准参照,而对于自己的具体安排变化,应以当下自己的状态来进行调节。空间的话,目前没有太大的感想,因为我更习惯于跟随内心的感觉去做决定。

这些虽然是一个常识,但对于我自己来说,过去的自己总是掌握不好计划时间安排的标准和当下学习状态之间的一个关系。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梳理过程慢慢地有所体悟,逐渐影响自己曾经无意识中接受的一些固化的认知模式。

在整本书中,印象较深的是吕雉、武则天为代表的外戚专权。他们的事件体现了权利斗争过程中的平衡与冲突。让我看见了,不同利益集团所构成的争斗、冲突和妥协。这个时候,人便不像是最初的拥有淳朴情感、人性的人,而成为了兵器、成为了斗争中的血迹、成为了一张张陈旧又新缝补的沾满血污的网,用着金缕绸缎附在表面移动装饰着。其次,还有李世民的“克己、自知”,“思善始而令中”。亦有,作为一个领导,体现领导力的建设方法与规律。

书中还涉及很多,需要再深入进行学习和思考。可能下次阅读,会有更多的感悟。

资治通鉴读后感【篇3】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下面就是本人整理的资治通鉴的读后感范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资治通鉴的读后感范文篇一近周来,我阅读了一本名叫《资治通鉴》的书。

我最喜欢文中的朱买臣。因为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一直想读书。面对妻子的骂声,朱镕基不仅没有放下书本,还坚定了读书的决心。

果然,他没有埋头苦读。后来,他成为会稽的首领。

我最爱其中《李鹰不惧权贵》的故事。因为李鹰知道怎么杀张朔,他的哥哥张让将扮演皇帝。但为了还人民的清白,张让在候审后将张朔斩首。

这件事皇帝很快就知道了。李鹰在皇帝面前不怕。本想皇上会辞了他的职,没想到却重赏了他。其实皇上早就清楚事件的真相了。

这本书中,我最敬佩唐朝的裴度。他一生历任要职,三度为相,既能在朝廷辅佐君主,又能带兵出征,而且任劳任怨。虽然屡次受到妄臣排挤,让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他与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刘禹锡有深厚的友谊,和他们之间的诗酒风流也使这位“身貌不逾中人”的宰相更带了几分书卷气息。

读了这本书史书,使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使我对战国至五代十国的历史有了全面的了解,也使我对古代政治有了一些真实的了解。它还记录了王朝是如何从繁荣走向衰落的。

这个过程中有智慧,也有阴谋;有勇武,也有残忍;有人性的挣扎、固守,也有堕落。

资治通鉴的读后感范文篇二读史明理的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而古籍中《资治通鉴》是其中的佼佼者。自宋司马光完成这一力作后多少代储君被要求必读《资质通鉴》。

直到今天,这本书还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教会我们信仰、智慧、勇敢和毅力的原则。

在这里,我就挑我感触最深的一篇说说。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少年得志,封侯拜将。是大汉王朝的骠骑将军,立有赫赫战功,擅长杀敌更是一马当先。

但他不是一个能理解士兵痛苦的富家子弟。每次打仗,专门为他准备的后备物资就有几大车,往往打完战了物资还有余。但是,普通士兵却可能饥寒交迫。

反观同时期的李广将军,人人都知道他的赫赫战功,匈奴更是对他畏惧有加。但李广对下属的关爱和体贴,值得我们学习。正是这种真正融入群众的上级,才获得了真正的支持和信念。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李广一直封不住侯爵,但在很多人心中,李广更像是一位伟大的将军。而霍去病则自能成之有勇有谋,得天独厚。李广的仁义,李广的谋略,李广的勇气,李广的能力,使他成为一位著名的将军。

未来要想成为领导,不仅要有能力,还要懂得与下属相处的艺术。合作、互助、共赢、相互理解都是我们的学习。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型,大家有时间都来读一读,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

资治通鉴的读后感范文篇三最近闲来无事,打开书柜,找到一本老公以前读过的书—《资治通鉴》,慢慢读来,竟然读出了兴趣。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著作。此书给当时的人的影响力非常大,更给后人予警示。

《资治通鉴》此书详解了九世纪在战国纪的沧桑风云中,我了解了六合一统,在汉纪的泱泱文风当中,我知道两汉的兴衰,在三国纪当中,我清楚了乱世中的演进,在晋、宋、齐、梁与陈纪当中,我了解了当时浑乱的场面,在唐纪当中,我知道了封建社会的鼎盛,在五代纪中,我明白了五代十国的演进。此书里面也写了许多名人,如贤明帝王有:“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开辟汉风的汉高祖刘邦、开疆拓土的汉武帝国刘彻、渡江称制的司马睿;如贤明臣子有:

变法的商鞅、纵横的苏秦、“仲父”吕不韦、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外交家班超;如贤明的武将:乐毅、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父、“飞将军”李广、秦叔宝。可见,《资治通鉴》的历史知识面十分广泛。

司马光发愤写了《资治通鉴》完整记述了战国至五代时期的种种时间,并且英雄人物辈出。里面更加给后人给予经验。俗话说“读史明志”,所以,读历史可以让人志存高远。

资治通鉴读后感【篇4】

柏杨版的《白话资治通鉴》是个好东西,虽然据说柏杨是个分子,虽然他执拗地非要把尧舜叫做“尹放勋先生”“姚重华先生”,但如其本人所说,现代的青年的确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古文修为来读拗口的通鉴。读史可以以史为鉴,可以增强古文文学修养,也可以像读故事一样只是为了好玩,只要不是为了增强古文修养,不去读原本而只是从白话版通鉴读起,大概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事情。非要讲究读史书原本才算读史,无非是为了增强少数专业人士的优越感罢了。

但即使是白话版的资治通鉴,也未免太厚太长。柏杨版白话资治通鉴一共72本,我从第一本开始读,读到第七本,已经开始觉得读不下去了,因为前面的内容开始遗忘,往往有“接不上头”的感觉,这可能也是看大部头著作的常见痛苦吧。无奈,打算边看边写笔记,以加深印象。既然是笔记,肯定是见识浅薄谬误极多,无非自娱自乐而已。

既然是自娱自乐,当然最好有自己的方式。我的方式是把书上记载的历史,分割成以10~20xx年为区间的时代,命名为某人的时代,并对时代中主要人物进行评分。评分采用四维制:

A.当世功业;

主要指此人有生之年在国家统一、开疆拓土、促进民生、宏扬文化方面的贡献;最高分不得超过200。

B.后世影响;

主要指此人身后,其开创的局面对后人的影响,侧重疆域、制度、文化上的影响;最高分不得超过200.

C.技能;

指人的个人才华,包括军事、内政、战略、文学、科技等等。最高分不得超过50.

D.私德

指人的个人品德。最高分不超过50.

影响指数=A+B+C+D

存在指数=(A²+B²+C²+D²)^1/2

资治通鉴读后感【篇5】

(书里乾坤)

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典籍中,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其“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富,体大思精”著称。作为宰辅和帝师,司马光编纂历史的宗旨绝不止于讲述历史故事,而是为了“资治”,所谓“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他系统地叙述了历史上政治的兴衰和军事得得失,总结了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为包括皇帝在内的读者提供了历史借鉴。

领导的内在品质:

仁、明、武

我们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点固然没错,但司马光更强调“人君”尤其要对家国兴亡负主要历史责任,重视人君的才能、素质和品质对于国家兴衰的重大影响。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人担任领导人,就攸关事业的成败。他给新即位的宋神宗提出“修心之要有三”“治国之要有三”。今天读来,发现其实对各级领导岗位上的干部都有借鉴意义。

所谓“修心”,就是要加强思想与政治修养,提高领导素质和领导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曰仁,二曰明,三曰武”。

什么是“仁”?《资治通鉴》开篇关于“三家分晋”背景交代中,用倒叙法记述了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联合消灭智伯的故事,说智伯最大的不足是“不仁”,并为此写了长篇的“臣光曰”,提出选拔**人“德重于才”的著名论断。

司马光所谓的“德”,并不局限于个人道德,更偏重的是领导人的政治品德——“仁”。什么是司马光理解的“仁”呢?如何才能做到“仁”?

在上面提到的那封给宋神宗的奏章中,司马光解释说:“仁者,非妪煦姑息之谓也。修政治,兴教化,育万物,养百姓,此人君之仁也。

”司马光认为“仁”包括两个部分:“修政治,兴教化”是指领导者把握政治方向的能力,用理想信念动员群众的能力;“育万物,养百姓”是指在国家建设中,做到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能力,要为黎民百姓谋幸福,让他们看得见增长实惠。这是“大仁”,即人君之仁。

这种仁政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小康,更是礼乐文明的精神财富,是和谐美好的社会治理。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都是因为在这些方面有上乘的表现而彪炳史册。

在现实操作层面,“大仁”体现在各项政策和法令之中。刘邦入关中,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获得广泛拥戴。项羽在咸阳**无辜,火烧宫室,随后又放逐天下共主“义帝”,分封也充满了私利算计,结果失去民心。

领导者要修炼的第二个功夫是“明”。

什么是“明”?乃是指领导的判断决策能力:“知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此人君之明也。

”其中,“知道义,识安危”,是对发展战略的前瞻性把握,包括对事物性质属性的判断,对风险的管控。比如,刘邦在汉中,韩信提出“汉中对”,制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取关中,东向争霸天下的发展战略,成为刘邦建立汉朝江山的关键转折点。刘秀在河北,邓禹的“榻下对”建议刘秀在河北招纳人才,对更始政权的未来走向及其应变提出卓越预见。

孙权即位江东之初,鲁肃的“江东对”对于如何处理东吴与北方政治势力的关系,提出不凡见解。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对于天下三分提出**远瞩的战略判断。总之,“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指领导者集思广益的决策能力、判断能力。

“明”的第二个方面“别贤愚,辨是非”,是对人才的识别能力、对是非曲直的判断能力。智伯当初胁迫韩魏攻打赵氏时,智伯身边的谋士一再指出其所处的危险局面,提醒他防止韩魏两家的背叛,他都嗤之以鼻。唐玄宗利用李林甫、杨国忠在安禄山纵容。很多人都置出了危险和危险,但玄宗却置之不理。

智伯的覆亡、大唐的倾颓,无不与领导人刚愎自用、讳疾忌医有关系。

领导者要修炼的第三项功夫是“武”。

什么是“武”?司马光说:“武者,非彊亢暴戾之谓也。

惟道所在,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这里的“武”,不是粗暴蛮力,而是指领导者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还包括抵御各种**、欺骗的能力。唐太宗说:

“人主惟有一心,而攻之者甚众。或以勇力,或以辩口,或以谄谀,或以奸诈,或以嗜欲,辐辏攻之,各求自售,以取宠禄。人主少懈,而受其一,则危亡随之,此其所以难也。

”领导者由于手中掌握权力和资源,各种巴结谄媚、讨好逢迎,扑面而来,在为人处世时,能否不为所动,把持住自己,坚守原则和底线,这就需要“武”的品质。唐太宗的这段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邹忌与齐威王的故事。

邹忌是齐威王的辅政之臣。有天上朝前,他问妻子:“我与城北的徐公比,哪个更英俊?

”妻子回答说:“当然是我家先生最帅气,徐公怎么能比呢?”家住城北的徐公,是齐国出了名的大帅哥。

邹忌虽然心里很得意,还是不自信地问侍奉自己的侍妾:“我与城北徐公,谁更英俊?”侍妾说:

“您当然比徐公更帅啦!”次日邹忌接待一个来访的客人,也问了客人同样的问题,客人毫不犹豫地说:“徐公不如您帅啊。

”不久,城北徐公来拜访邹忌,邹忌仔细地端详了一下,觉得自己实在比不上人家;揽镜自照,更是觉得差远了。这天晚上,邹忌失眠了。他觉得自己真是好笑:

妻子说我美,是对我有偏心;侍妾说我美,是对我有惧怕;客人说我美,是有求于我而讨好我嘛!我怎么能当真呢?

第二天来到朝堂上,邹忌把自己的感悟与齐威王作了分享,意味深长地说:“如今的齐国,疆域辽阔,方圆千里,城池多达一百二十座,您身边的侍姬、近臣,无不偏爱大王;朝廷里的大臣,无不惧怕大王;举国上下,无不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您一定深受他们的蒙蔽,听不到真话了呀!

”治国理政,没有比领导者听不到真话更可怕的了。

领导的治理方式:

官人、信赏、必罚

司马光所说的“治国之要”也包括三项内容:“一曰官人,二曰信赏,三曰必罚。”如果说,仁、明、武是领导人的内在品质,那么,官人、信赏、必罚则是领导者的治理方式。

这些治理方式的一个共同交集点就是“用人”。司马光特别强调用人治国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认为用好人治国是治国的必由之路。他说:

“何谓人君之道一?曰,用人是也。”“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吴得伍员而克强楚,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魏得许攸而破袁绍。

”人才的向背决定国家的兴衰!

《资治通鉴》记载了刘邦总结他打败项羽的原因,不是因为比项羽更强大,而是因为手下有以“汉初三杰”为代表的一大批人才,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所以导致失败。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总结他为什么能成功时,提出五条用人经验:一是用比自己强的高人;二是用有缺点的能人;三是用人之长,弃人之短,即所谓“使人如器”;四是重用敢讲真话的人;五是华夷一家,用人不讲出身,不搞小圈子。

刘备生前说,马谡不能重用,但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导致第一次北伐的重大挫折。马谡是参谋型人才,“南蛮之人,以攻心为上”就是马谡的意见,诸葛亮采纳了,七擒孟获,平定南中地区。然而,这一次,诸葛亮犯了用人不当的问题。

《资治通鉴》也记载了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所以,重用纸上谈兵一类的人才,是领导用人的大忌。《资治通鉴》作为一部重点讨***史和军事史的史书,其中所蕴涵的领导智慧,绝不是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

毛泽东称赞说,《通鉴》写战争,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用兵尚权,所谓“充满了辩证法”,就是不搞教条,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行权立断”,应该有随机应变的灵活而果断的决策能力,有驾驭复杂问题的谋略和操作技巧。

东汉末年,何进在袁绍的怂恿下,想把太监都杀了,遭到了他的妹妹何太后的反对。何进暗中怂恿董卓等军阀来京逼迫太后投降。陈琳没有当真,因为她表面上虽然没有违背太后的懿愿,但实际上是利用军阀胁迫太后同意杀死太监。

何必绕这么大的圈子呢?他说:“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天人顺之。

”《资治通鉴》写作“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陈琳的意思是:你掌握了军权。先是你跑太监,然后慢慢向太后解释。

这是符合人民意志和道路的。为什么要去外**队胁迫太后进京?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外军入京,你能掌控得了这个局面吗?

这一段话,涉及中国古代政治智慧中的“守经”与“行权”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哲学基础,唐人赵蕤的《长短经》里有系统讨论。其主要观点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也没有永恒的治国理政。

王道、霸道、强道,都是为了建立一种治理秩序,并根据当前形势的需要而改变。不能认为有一种永恒的治理模式或做事方式。如果片面地“守经”,很可能胶柱鼓瑟,犯了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

毛泽东之所以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因为他反对教条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1978年,改革开放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开始。

军师庞统建议刘备入蜀,径取益州,刘备犹豫地说,现在我全靠与曹操反向操作,才有立身之地,治民理政,“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奈何?

”庞统就说:大乱之时,治民理政,“固非一道所能定也”,意思是,宽与急、刚与柔,要变通运用。

其实这是《资治通鉴》的一种价值观。不过,这种价值观被司马光包装在儒家的“政治正确”里,曾国藩独具慧眼,看出来了,他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能穷物之理,执圣之权;又好叙兵事所以得失之由,脉络分明”。所以,读《资治通鉴》,不光要读它“正”这一面——大仁大义、社会责任;还要读它“奇”这一面——兵家讲用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如果说修心之要三“仁、明、武”、治国之要三“官人、信赏、必罚”,重点要求领导者修炼内圣外王的领导资质,那么,“穷物之理,执圣之权”,就是一种很深刻的实践型政治智慧,是有丰富实际政治经验人的心得之谈。诸如改革中的刚性与柔性,人生职场上的进与退,军事斗争中的奇与正,权力平衡中的轻与重,驾驭部属中的宽与严,政治生涯中的方与圆,都不是“纸上谈兵”可以领悟的。《资治通鉴》在推崇大道的同时,不乏权变、谋略与辩证法的智慧,这也是它值得细品的原因所在。

(作者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制图:蔡华伟

资治通鉴读后感【篇6】

《资治通鉴》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子思对卫侯说起苟变。子思说“苟变的才能是可以担当大将的。

”卫侯说“我知道其才可担大将,然而他在担任地方官时,曾向老百姓索要过两粒鸡蛋,因此我不用他为将。”子思说:“名君用人,犹如木匠选木,取之长处,弃之短处,所以连抱的大木虽有几尺腐朽,但好的木匠不会弃之不用。

现在处于战乱之际,用人之时,如果因两粒鸡蛋而放弃一个大将之才,那是愚蠢之举。”卫侯听了,顿开茅塞,于是任用苟变为将。

读完这则故事,我想起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先后选用的三四个北军统帅,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在北军拥有人力、物力的优势下,却屡屡打败仗。经过深思熟虑,林肯决定任命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当时,有人告诉他,他太醉太贪,当不了大官。

林肯不知道喝酒可能是个错误吗?但他更清楚,在将军中,格兰特将军是唯一能赢得这场战斗的人。后来的事实证明,格兰特将军的任命是内战的转折点。

这两个故事的时间和地点不同,但它们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选贤举能应当取之长处,弃之短处。因为没有**,没有完美的人,一个人各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定有长有短。

在大多数情况下,缺陷越突出,其优点就越突出。如果因噎废食,犯了点小错误就放弃了,那就失去了天赋。

在用人上,既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又要有包容别人缺点的风度。我们不能什么都批评。东方朔曾说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规劝我们只有宽以容才,才能出现人才济济的局面。

资治通鉴读后感【篇7】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作。何以写作资治通鉴,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

尝听朋友说及,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学,史学本身即帝王之学。纵观中国史书,大多皆为帝王家传,抑或纪传体,多加润色及(作者个人喜好),多以评价,部分人物充满英雄或传奇色彩。

自《春秋》之后,唯此书以编年体记叙,以时间排序,严酷真相,以上帝视角,看圣贤如何以百姓为刍狗,看天地如何以万物为刍狗。望帝王励精图治,治世治时。虽如此,但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崇尚皇权,崇尚权威,崇尚专制的国家,可以说『几乎』全部的思想,都源于为政治服务。故此书虽看似无所不包,实则为政治服务,用以教导天子。有些内容,仍是避重就轻,更何况司马光乃当朝宰相,以政治家的思维写史书,定不是以常人角度去以理解历史。

1、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朝历代,换血开国,励精图治,鼎盛时期即旋而走向下坡路,迅速溃败。

周而复始,不曾停息。而中国古代所崇尚的极权主义及专制统治是非容易让帝王沉沦,准确来说,这个准则方之四海而皆准,好比法国路易十四只管生前享乐,不顾死后洪水滔天。享乐乃人之常情,为人之本能也,如西方现代心理学奠基人佛罗伊德的理论『广义上的性乃人类全部活动的本源。』

而作为帝王,但这种猪栏式的理想,则绝非帝王之道,故司马光以刘备为例,避重就轻,删其享乐之恶习,留其沉稳之品质,教导帝王,胸有大志,沉稳为人。

2、正反皆有历史,兴衰成败,共计记录约250名皇帝或政治领袖。姜鹏老师以开国君主或承袭君主为例,细化分类。其中有一点颇为玩味,开国帝王打下江山后,须转型为平稳过度王朝。故以转型进入平稳发展为目,又对帝王进行分类。

以东汉刘秀为例,举以昆阳大战,以绿林军为主体,破王莽四十万余部队,直接导致新莽王朝覆灭。但并未以此为主,反以刘秀请卓茂出山为例,述以帝王。

卓茂者,西汉末年良吏,为人宽任恭爱,不与人竞争,曾为密云县令,但其影响力仅为地区,曾言『法为框架,礼为人心』。但刘秀以太傅之职授以卓茂,尊其仁爱宽厚。

司马光特意提出此事,则为皇帝说明:

一、开国须征战,但征战之后,则须仁人治国;

二、战争终会结束,稳定的'发展才是人心所向;

三、选人才须审时度势,不同时期,擦亮眼睛,选择不同人才。四、以其之才,为其择位,不同的人才,须不同的位置,方能发挥其自身才干,为团队发挥作用。

笔者语:

常言道,开国需要虎征战,治国需要狗护院。中国古代父系社会和世袭发展的社会方式,开国皇帝必须为自己的后代承袭,王朝的稳定,统治的延续奠定基础,而刘秀对于卓茂的选择,一则是为王朝的稳定而选择人才,二则是表现对于停战之后国家发展的高瞻远瞩的策略。由此可见,刘秀颇有远见,不仅具备征战之才干,谋略之智识,更是具备治国之谋略。乱世须圣贤南征北战于水火之中救众生于危难之间,平定四方,然治世则须知士,以仁心,通达天下。

司马光又以贺琛为梁武帝谏言为例,贺述王朝发展之问题,官员奢靡生活,贪赃枉法,倡导节俭;望其远小人,用良臣;百姓赋税严重,贫富差距日益增加,国库亏空,须以休养生息为重,富强图远。然梁武帝大怒,斥责贺琛,

梁武帝知朝中情况,举例以自己之生活,以苦行僧生活以身作则,生以挫败感。

梁武帝之问题:

一、治国以身作则是对,但并不意味手下人皆能跟随,其菩萨心肠是善,但其无手段制止恶行,更是大恶。

二、心胸狭隘,不能听取谏言,更以可笑手法扼杀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忠臣之心。

贺琛之问题,提出问题是司其职,但仅以牢骚,针砭时弊,似当代愤青,有实际意义,却无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现代管理中,也颇为忌讳。提出问题,须以配对解决问题之办法,逐渐随时事而修正,方能长久。

司马光之看法,皇帝也为众生,一人成败,应以敞开胸怀,广听纳言,不以一己之观,偏激解决问题。

一、纵观中国历史,似乎不听谏言是每一个昏庸帝王的同病,古有比干犯颜强谏,最终落得剖腹挖心;又有千古谏臣关龙逢痛心疾首,炮烙之刑,唯留孤坟于九曲黄河。

自汉代司马迁:且忠言逆耳利于行。到满清慈禧潜逃,真正明白此言的,又有多少帝王君主,历代奸臣,赵高,李林甫,秦桧,皆为口腹蜜剑,笑里藏刀,留以后人所不齿。当下所言不清,历史自会公判。

二、又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修身是必要条件,然修身未必能齐家治国,仍须良方,才能齐家治国。二者相辅相成。历代明君,皆能听取逆耳忠言,无论是修身,或齐家或治国,作为芸芸众生,皆须尝听忠言,每日自省。

资治通鉴读后感【篇8】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名叫《资治通鉴》的书。这本书是宋朝的司马光编写的。简单地说,《资治通鉴》是一部历史书,它所记载的历史,从公元前4xx起,到公元959年止,时间跨大达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久,还包括了战国时代、秦朝、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它是按时间先后记录历史,所以称为编年史。

其中我感觉最有趣的是《孟母三迁》。这个故事讲述了:孟子小时候住在墓地旁边,他天天学别人装神弄鬼。孟母觉得很不好。于是就把家搬到了集市里。可是孟子又学小贩们吆喝叫卖。孟母就又把家搬到了一所学校的旁边,孟子也跟着学生们学习知识和礼节。孟母很高兴,便不再搬迁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得到启示,一个人想要成大器,和他的家庭环境以及理想有着很大的关系,就像《三字经》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刚出生本性都差不多,但是生活环境的'不同,人长大后性格就相差很大。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去对我们身心健康有帮助的地方,例如图书馆、科技馆、运动场等等。不要去网吧、游戏厅等不良场所。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资治通鉴读后感【篇9】

这几天,我利用暑假时间读完了《资治通鉴》这本书,其中王朝的更迭以及气势的盛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司马光编成这部四百多万字的巨著,一共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

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是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下面我就来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

战国是一个崇尚诡术的时代,百家辈出,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杀伤力的还是反间计。反间计有很多的表现形式,然而其无一例外的针对了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多疑)。何人不疑,何况国君,寡人寡人,说的就是无倾腹相交之人啊。因为敌人和小人的反间,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魏,魏据中原之地,富庶傲视诸侯,如果能留住吴起和孙膑这两位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又何愁霸业不成;损失最惨重的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赵成为战国末期能够和秦抗衡的国家。然而长平一役,赵为范雎反间,以赵括代廉颇,以至四十万大军为秦坑杀。有太多的史实和反间计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肯定的是,它将继续挑战人类最脆弱的部分。因为信息永远不可能是完备的,人性永远是多疑的。

还有一点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商鞅变法。以刑名之学变法,手段太残酷,积怨太深。他在渭水旁边处决囚犯,染红了整片渭水。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得到太子虔和贵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车裂灭门。“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今日中国要推行各项改革,亦应徐图缓进,毋操之过急。再来说说唐太宗,唐太宗是个明知且有远见的皇帝。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光知吃饭,不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穑之艰难,就不会珍惜粮食,就会大吃大喝,就会忘记劳动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则

饭不常也。你只知骑马,加鞭快马,不知道喂马,不知道让马休息,不知疼马,则不能久乘之。不错,你一时比那些让马休息的人快了一些,可是你忘了,你的坐下骑已经气喘吁吁,快渴死了,饿死了,累死了,它不会把你驮到目的地的。君犹舟,民犹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当权者不知爱护百姓,当头头的,不知关心下属,则危在旦夕。这也就清晰明了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比较的典型,望大家有时间都来读一遍,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

资治通鉴读后感【篇10】

那是一片广漠的土地,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星辰。我漫无目的地走在中国古代,满是狼烟,我的眼睛都是模糊的,推不开,还挥手。只听得远远近近,人的悲号和兵刃撞击缠绕在一齐,偶尔还夹杂着野兽的嚎叫,迷蒙的烟雾中,显现出几个巨大的名字:

尧、纣、汉高祖、唐太宗……烟雾渐渐散去,这些名字不见了,代之以遍地征人的鲜血,倾倒的旗帜,焚烧着的画作、诗稿,以及倒塌的宫殿与茅草房……一束束竹简从天而降,一片一片,跌落在数千年积聚的尘埃里,每一片都有同样的红光在闪烁,那是鲜血写就的两个字—历史。

是的,历史。硝烟、鲜血和民众的苦难,这是历史在我脑中留下的最深刻的烙印,如果说,在捧起那些厚厚的史书之前,我对于历史的了解,还毫无例外地局限于历史课本上的四在发明、三皇五帝,文学艺术这些引人自豪而堂皇的东西的话,那么解读真正的历史,无疑是对一个有良知的人一种残酷的精神上的折磨。在厚厚的历史书中,几乎每一页都有战争、阴谋、杀戮、呐喊和人民苦难的斗争。

文学、艺术,一切真善美的东西,要么为乱世所毁灭,要么在暂时的平静里苟延残喘。后世的人看到了它们得以保留下来的那一部分,欢呼、雀跃,为礼貌谱写赞歌,很少有人翻开沉重的故纸堆,去看一眼历史的真实。

因为真理往往意味着残酷,而我们总是乐于理解幸福和幸福。然而,历史永远不会因为我们的好恶而有丝毫改变。当我们豪迈地吟咏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时候,处在外夷杀掠下的百姓正在那个时代之命奔逃,陈尸荒野;当杜甫含泪写下《卖炭翁》的时候,他胸中对于苦难的同情远远高于我们这天对于诗的艺术本身的注意力,骆宾王一代才子,却正因文人的不谙世事而卷入封建朝廷的权力之争,最后落个身死名裂的下场。就连我们小时候熟悉李让梨的孔融,也因为得罪权贵而与全家同归于尽

对于历史,我们能展示什么?秦始皇的穷战士牍武,希望统一中原,甚至动员几十万人修建长城。在这座这天让我们倍感自豪和荣誉的建筑物里,埋藏的是千千万万秦朝百姓的血与尸骨,萦绕的是孟姜女们家破人亡的哭号,即便时刻将这一切都冲淡了,遮掩了,几千年后你站在长城上时,看到的仅仅是雄伟壮观,胸怀的仅仅是自豪吗?

五千年的礼貌史啊!这五千年的礼貌,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礼貌”呢?

历史,字字行行都是残酷。残酷的统治,残酷的文化,残酷的道德。一个犯了大罪,不仅仅他的家人、他的邻舍、他的朋友要与他同罪,就连妻子、祖母、母亲的宗族以及许多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都要受到诛连。

一案既发,成百上千的人无辜被杀,有的甚至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已经祸从天降。而这种杀九部族的手法,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屡见不鲜。就是这些封建帝王死后,仍不放下鱼肉人民的机会,他往往将建造陵墓的上千的工匠们,和他生前的嫔妃婢仆,一齐或杀死或活埋在陵墓里,美其名曰“守陵”。

《资治通鉴》里就曾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武士们用刀枪将帝王的陴妾们逼进陵墓,然后用石头沙土填堵了出口。附近的居民一开始还能在静夜听到隐隐的哭喊,三五天之后就声息全无。

这样杯具几乎充斥了每个朝代。我们熟悉隋文帝、唐太宗、康熙皇帝和成吉思汗都做出过类似的决定。不一样的是太宗的遗命正因一个武则天而改为出家感业寺,总算保全了一群女生的性命。

而这样的行径,在那个时代很少遭到人们的质询。不公正的事情经历了年年月月,人们的感觉也仿佛麻木了起来,一此这天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辟如缠足、辟如***,辟如女性的极端低下的地位,以及君臣之道三从四德的封建道德,不但为老百姓所默认和遵循,连那些所谓有知识有见解的士大夫阶层也深以为然。于是,无以计数的人们,不是死于战乱流离,就是受害地那个黑暗的社会,难怪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狂人”,频频翻动历史,却从头到尾只看见两个字——“吃人”。

我对历史感到震惊。我从来不知道在辉煌的背后隐藏着如此深刻的感情。我们赞美着五帝三皇的非凡业绩。却看不到盖世功勋背后的遍野枯骨;我们欣赏着古往今来的佳诗妙句,却体会不到这些诗句中隐含的悲惨现实;我们炫耀着四大发明的成就,却无视它们被应用于杀戮和掠夺的不光彩历史,我们的眼睛只看到了表面的光辉与灿烂,却忽视了作为任何一个社会之主体的老百姓的痛苦与悲哀。

解读历史,才渐渐明白,“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任何在对历史的无知基础上的自豪与崇拜都只能受到那些长眠于地下的先人们的潮讽。只有以一颗虔诚的心去走进历史。你才会发现,历史留给我们最珍重的东西,不是文学,不是艺术,也不是伟人,而是和平与秩序的宝贵性,只有在和平的年代,只有在有秩序的生活中,文学、艺术以及其它一切的一切才能够展其所长,社会生活才繁荣稳定,才有了真正令我们自豪的历史。

因此,如果不曾解读历史,让我们对所谓“华夏五千年礼貌”持续慎重的缄默‘

如果不曾解读历史,让我们至少不对那些英雄伟人们作一知半解、津津乐道的评说;

如果不能从历史中看到过去的苦难,未来的期望,那就看看此刻吧’

打开电视机,听一听伊拉克的枪声,看一看非洲难民的眼泪,望一望世界动荡的股市,你就知道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无论你读与不读,它都永远存在,而且,只要贪欲与战争这个世界上存在一天,真善美的东西便没有生存和发展的余地,人类的杯具也将源源不断地重演。

历史永远不仅仅仅是历史。

资治通鉴读后感【篇11】

我从小以书为友,读过不少好书。有伴我成长的童话,有让我知人情懂事故的文学名著,还有令我丰富知识的科普读物……但是,我最爱的还是史书《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的主编是北宋神宗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要讲述了从三家分晋到五代十国的沧桑历史,其中的改朝换代、人文风云令我感慨不已。

书中的人物不少,让我敬佩的也不不少。汉末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一手缔造了蜀国;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文韬武略,使封建王朝达到鼎盛;女皇武则天,有治国之才、用人之术,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还有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令我敬佩的人数不胜数,更重要的是我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点,来充实自身将来才能像他们一样,有一番大作为!

虽说历代都有令人敬佩之人,但臭名昭著的人也不计其数。秦始皇虽统一六国,但凶狠残暴也是妇孺皆知的。他焚书坑儒、荒诞无度,建造无比豪华的阿房宫,使人民的生活在水火之中。也有隋炀帝杨广心机颇深、虚伪做作,又暴虐,使原本繁荣昌盛的隋朝百姓变得民不聊生。还有请君入瓮的来俊臣,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他们遗臭万年,为世人所唾骂。我应当牢记前车之鉴,《资治通鉴》的本意也是如此。

《资治通鉴》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让我终身谨记前人之事,奋发向上,报效祖国。

资治通鉴读后感【篇12】

历史无时无刻不展现在我们每个人面前,回忆历史的长河,历史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历史上的每一天,都是喜忧参半;可以了解历史的这一天发生的事件,借古可以鉴今,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最近我浏览了宋朝司马光用19年的心血主编的一部长达四百多万字的史书——《资治通鉴》,共294卷。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具体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通史,在中国史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略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坚强、宽厚、虔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些品质,在今天依然可贵,仍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下面我就来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吧。战国是期是一个崇尚诡计的时代,有数百个家庭。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杀伤力最强的仍然是反制措施。反间计有很多的表现形式,然而其无一例外的针对了人性中最脆弱的局部(多疑)。

何人不疑,何况国君,寡人寡人,说的就是无倾腹相交之人啊。因为敌人和小人的反间,最令人可惜的还是魏,魏据中原之地,富庶傲视诸侯,如果能留住吴起和孙膑这两位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又何愁霸业不成;损失最惨重的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赵成为战国末期唯一能够和秦抗衡的国家。然而,在长平的第一次战役中,赵为和范雎却展开了对决。赵括代替廉颇,为秦坑杀了40万人。

有太多的历史实实和对策联系在一起,可以肯定的史,它将继续挑战人类最脆弱的部分。因为信息永远不可能是完整的,人性总是疑心重重。

还有一点让我历历在目的就是商鞅变法。以刑名之学变法,伎俩太残酷,积怨太深。他在渭水旁边处决囚犯,染红了整片渭水。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得到虔诚王子和贵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车裂灭门。“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今日中国要推行各项改革,亦应徐图缓进,毋操之过急。

再来说说唐太宗,唐太宗是个明知且有远见的皇帝。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光知吃饭,不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稼穑之困难,就不会珍惜粮食,就会大吃大喝,就会忘记劳动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则饭不常也。

你只知骑马,加鞭快马,不知道喂马,不知道让马休息,不知疼马,则不能久乘之。不错,你一时比那些让马休息的人快了一些,可是你忘了,你的坐下骑已经气喘吁吁,快渴死了,饿死了,累死了,它不会把你驮到目标地的。君犹舟,民犹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

当权者不知爱护百姓,当头头的,不知关怀下属,则危在朝夕。这也就清晰明了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前思后虑,适可而止。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的典型,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实验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读这本书使我一识到,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必须努力学习,遇到挫折时不要放弃。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相关阅读

  • 2024资治通鉴观后感

    希望可以深入了解关于"资治通鉴观后感"的相关知识,请考虑阅读这篇文章。通常我们会通过观看电影或者追剧来放松自己,而优秀的作品往往会引发我们强烈的共鸣。写下观后感有助于整理作品的结构和主题,这也是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分析能力的重要方法。那么,如何在观后感中突出作品的重点呢?希望我的探讨能够丰富您的知识!...

  • [最新]《资治通鉴》的感悟精选10篇

    为使用时更加方便,下面是编辑整理的“《资治通鉴》的感悟”。沟通需要用文字来表达思路,很多时候范文为我们排忧解难,化解心中疑虑。有了参考范文,我们的写作可以更有思想性和启发性。不妨参考一下本文,希望你喜欢!...

  •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精选4篇

    我们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资治通鉴读书心得精选”,当我们在某些比较重要的时刻的时候。相信心中有不少的感触,此时就可以发表感言,感言让每一次相遇都更加意义非凡,你收集了多少关于感言的经典模板呢?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 看资治通鉴有感(汇总4篇)

    笔稿范文网相关栏目推荐:“资治通鉴有感”。文档的要求都是根据公司的要求拟写出来的,在写文章之前,相信大家都会找一些范文模板来借鉴。我们的写作时,范文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了,以下是笔稿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的“看资治通鉴有感”,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汇编12篇)

    无论您是谁请务必一读这篇关于“资治通鉴读书心得”的文章,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您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在我们阅读某些书籍时我们会有不同的感悟,我们可以将优秀的想法记录进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