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心得(汇集十二篇)

发表时间:2024-05-30

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当我们的立场发生改变,心中的想法也会随之改变,复杂的感悟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写出心得体会,可以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笔稿范文网为您准备的“绘画心得”吧,动人的文章待您来品味!

绘画心得 篇1

楼道、橱窗要更换新作品了,画些什么呢?每次绘画都是老师准备好范例或是设计好方向,幼儿按部就班,去“发挥”想象,完成预定的画面。虽然孩子们口中齐答“喜欢!”、“爱画”、“真漂亮!”、“我愿意!”的话,但是我知道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诚心乐意。

我平时经常浏览网上幼儿园小朋友们的绘画作品,内容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不计其数。不能不让人叹服网络功能的强大和高效率!

今天画什么还是交由孩子们说了算吧!于是我带领孩子们畅游百度图片“大班幼儿绘画作品”,伴随着孩子们“啊!真漂亮啊!”的话语,我们一张一张欣赏着,当看到一张“风车小屋风景图”时我们都觉得又美丽,又容易学画。于是我们决定再往后仔细欣赏,如果没有让我们这样心动的作品就画这张了。又看了一些张,我们在一张“春姑娘”的作品上又停住了。哇!“春姑娘真漂亮呀!”我感叹到,“你们看她弯弯长长的发丝,看她飘飘起舞的花裙子!”孩子们也啧啧赞叹,我心里觉着:今天就可以画“春姑娘”啦,毕竟现在正是“春姑娘”来的时候嘛,于是我对这幅画又进行了一些优点上的点评,之后我又请孩子们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小桂说:“我喜欢画有风车的那张,因为它太美了!”彤彤说:“我也想画‘风车’那张,因为它的颜色漂亮。惜惜说:“我喜欢风车这张,因为它画面有层次,一块块的,每一块都挺好看的”……孩子们并没有被我的说法所扭转,也都不买我的帐,“春姑娘”被冷落了。既然孩子们都乐意画“风车小屋”,我自然不会强求,于是我马上点击复制“风车小屋”的图片,插入到白板课件里,放到满屏。我们开始细致地欣赏、解读这幅画,从线条到色彩,从顺序到方法……我发现孩子们画这幅画的时候,既认真又轻松,还很漂亮呢!

这次画画,孩子们自己选画,和老师一起分析。当幼儿积极地举手要求发言时,我知道幼儿有要表达自己选择和兴趣的需要,我及时倾听了他们的想法,尊重了孩子们的选择,这样就把“要我画”变成了“我要画”,从而使幼儿成为了绘画的主人,体验到创作的乐趣!画得轻松又快乐。生活中把一些权利交还给孩子,孩子们的认真劲儿会让人感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成功会让人意外和欣喜!

绘画心得 篇2


绘画,是一门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在我初中的这段时间里,我深深地喜爱上了绘画,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收获和成长。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在绘画中的心得体会。


在我初中这几年的绘画学习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注重基础。绘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够在后续的绘画技巧上有所突破。因此,我在学习绘画的初期,就选择了先从基础功课入手。通过学习素描、色彩、构图等基本技巧,我逐渐掌握了绘画的基础要领,为后来的绘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绘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受的重要性。绘画是一门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艺术形式,只有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感受,才能抓住作品的灵魂所在。比如,在画描绘人物的时候,我会仔细观察每个人的面部特征、动作姿态以及肌肉的构造,以便更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形象和情感。而当我描绘风景的时候,我会用心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和变化,以便将这种美丽的景象表现得更加生动、自然。在绘画中,需要放慢节奏,提高观察能力,用心感受所要描绘的对象,这样才能够在绘画中有所突破。


另外,在初中绘画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养成了积极思考和独立创作的习惯。绘画是一门需要思考和创造力的艺术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对象的模仿,更要学会独立思考、发散思维,进行创作。比如,在画静物的时候,我不满足于简单地画出其形象,而是思考如何通过构图、颜色搭配和绘画技巧来表达出静物的韵味和情感。我会思考如何利用透视法来表现物体的空间感,如何运用光影和色彩来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这样一来,我的绘画作品就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模仿,而是能够展现出我个人的艺术风格和创意。


在初中绘画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坚持和勇于尝试的重要性。绘画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艺术,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或者失败而放弃。无论是面对新的绘画技巧还是创作思路,我都会坚持尝试,勇于冒险。在尝试中,我遇到了各种问题和困难,但是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实践,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每次尝试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使我更深入地理解绘画的艺术,更全面地提高我的绘画水平。


小编认为,初中这段时间的绘画学习,让我收获了很多。通过注重基础、细致入微地观察和感受、积极思考和创作以及坚持和勇于尝试,我在绘画中不仅提高了技巧,更培养了艺术的素养和创造力。这段绘画的旅程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也激发了我对绘画的无限热爱。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坚持绘画,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绘画心得 篇3

心理绘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将画笔落在画布上,更是将内心的情感与思维表达出来。通过绘画,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的情感,进而让我们更好地与外界沟通和理解。

作为一个对绘画充满热情的人,我开始尝试心理绘画,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感悟和体会。首先,心理绘画让我学会表达自己。每个人内心都有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和细腻的感受,而绘画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比如,当我感到忧伤和失落的时候,我会选择使用灰色和冷色调的颜料来表达我的情感。这种方式让我能够将内心的情感清晰地表达出来,让观者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我内心的感受。

其次,心理绘画也是一种心灵的疗愈。在我绘画的过程中,我会尽量让自己静下心来,专注于画面的构图和颜色的运用。这种状态让我能够暂时抛却忧虑和压力,进入一种平静而放松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我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找到内心的平衡。有时候,我会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画布上,然后通观整个画作,从而寻找到一种对自己有益的疗愈方法。

此外,心理绘画也让我学会用画画的方式与他人沟通。绘画可以跨越语言、文化和年龄的障碍,成为一种本真而直接的表达方式。通过作品,我能够与观者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内心的世界。有时候,我的作品会引发观者共鸣,让他们能够感同身受,进而与我建立起更深层次的联系。这样的交流不仅让我感到受到理解和关注,同时也让我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想法。

在我的心理绘画中,我经常利用象征和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我会用雨滴来代表悲伤和失落,用太阳来代表希望和温暖。在画布上,这些象征和符号会与真实的图像相结合,形成对比和冲突,进而让观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思考。这种方式让我的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张力,也能够更好地传达我的情感和意图。

总的来说,心理绘画是一种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艺术形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通过绘画,我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绘画也成为了一种心灵的疗愈,让我能够抛却忧虑和压力,找到内心的平衡;此外,绘画还让我能够用一种本真而直接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建立起深层次的联系。心理绘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探索自己和理解他人的方式,让我们能够更加真实地与世界相连。

绘画心得 篇4

色彩应该密切结合实际,增强绘画的自觉性,自我修养的反映就是控制画面。“只有光的出现,才能见到色彩”。正式研究色彩是从公元色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光线的反射是产生色彩和谐的基因。

以上论点的提出,对现在的绘画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下面就色彩做以下归纳总结。

一、色彩的变化——对比、渐变、重复

A、对比:色彩对比是色与色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研究两种颜色并列对比所产生的变化及其特殊的效果,讲色彩对比,就是讲色彩的矛盾、色彩的对立统一、画面的色彩,它既统一在一个色调里,又有红绿、冷暖、明暗、浓淡、轻重、鲜明与混浊、响亮与低沉等对比因素。这种对比差异越大,对比也越强烈。对比越小,越趋于调和。正因为有了这些对比画面色彩才有生气,在作画过程要正确的观察物体的色彩必须通过不断的比较,因为画幅中的人物景的色彩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比如穿灰衣服的学生,走到黑板前,灰衣服就显得亮而偏暖,走到白墙前,灰衣服骤然变得深了起来,这都是色与色的对比作用,在不同的环境对比下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小结:物体的颜色不仅与光源照射的条件有关,而且在周围环境颜色的对比影响下,将对物体的色彩在色相,明度,纯度方面起着一定的变化。

现将色相、明度、纯度三方面的对比分别叙述:

色相对比:色相对比在绘画上一般是指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的对比,也包含色彩冷暖的对比,当两色并列时,凡是属于对比色关系(补色关系),则两色各增加其鲜明度,补色以外的并列。同上面一样,也是倾向于相对色的补色,而受另一色的影响而变色相。如黄与红并列,黄就倾向于黄绿,红就倾向于红紫。使原来很响亮的两块颜色相互抵消。灰与红并列,灰就便冷,有灰绿的感觉,红的更红,以对比色为主组成的画面或图案,如纯度较高,色彩感觉是极其活跃,热烈的,但要使用恰当,不能乱套。

明度对比:即素描上的暗度的对比。包括同一种色彩不同明度对比和不同色彩不同明度对比。当黑白并列,黑者更黑,白的更白,如把这规律引伸开去,色彩的明度对比也不例外。当黄与兰并列,就明者更明,暗者更暗。如果柠黄与中黄并列,对比效果就极差,古人配色有“青紫不并列,黄白不肩随”的说法,也是此理。这说明,不同颜色放在一起时,在明暗层次上距离越远,对比越强烈,距离近对比越弱,也越调和。所以把黄放在普蓝上面,黄色显得浅而明亮,放在白纸上却浓而无味,这就是明度对比所产生的效果。

纯度对比:即鲜明色彩(纯度高的)与灰调色彩(纯度低)的对比,也包括纯与纯、灰与灰的色彩对比。绘画色彩以标准色的纯度为最高,互为补色的两色混合,纯度极低。当纯色与复色并列是,纯色显得更纯,复色显得更灰,纯色与纯色并列时,如色相邻的就互相倾向于相对色的补色,随之纯度有所降低。如纯橙与纯黄相比,橙倾向于红,黄倾向于绿。其结果不是亮了,而是暗了。

纯色彩是鲜明的,实的,重的,跳跃的。灰的色彩是不鲜明的,虚的,轻的,隐隐约约的,一般规律如此。鲜明的纯度较的颜色是依靠灰调的,不纯的颜色对比衬托出来。对比色的配合要注意纯度的变化,务必使其一个强一个弱,一个艳一个灰,一个明一个暗。

B、渐变:色彩渐变是一种色彩逐渐变到另一种色彩的过程。渐变来源于生活,如一年四季的更迭,在一天之中,早晨、中午、傍晚光源色的逐渐转换,由远到近色彩有规律的变化等都是色彩渐变的过程。色彩渐变在绘画上应用广泛,尤其表现在风景画的天空,地面的色彩变化,景物之的感,距离感等,如成排的建筑,近扥亮,远的灰,逐渐变化等。

色彩渐变不同于对比那么强烈,它是一种多次序,多层次的色彩变化,不知不觉的较为和谐的联系着,变动着。在运用渐变的色彩方法时和运用对比一样,应该注意如何加以协调统一的问题。

C、重复:色彩重复是指一种颜色在前后不同空间层次上有规律的再三出现。由于某一种颜色在画面的近景、中景、远景,在三重复出现,使画面的色彩取得联系,前后呼应。但也要有规律,有选择的去重复,不能乱用。如果无规律无目的的去重复,就会使画面色彩变为雷同,千篇一律,单调枯燥。

二、色彩的透视:

形成透视的原因:(视平线的高低。

色彩透视呈现的原因:(天气的影响。

如:一排同样同时代的建筑,因角度距离不同存在不同的变化。在绘画中,湿画法和干画法的运用与透视有关,近干远湿,近艳远灰,近实远虚。

三、色彩的协调统一(色调、调和、均衡、呼应)

色调:亦称调子,是画面统一的色彩倾向。每一幅都有自己独到的`表现形式和色彩调子,它是绘画、色彩统一的重要因素,画面缺乏色调或调子不明确,也就无从谈起色彩和谐统一。

调子是怎样产生的呢?自然界由于光源、气候、时令、环境的变迁,本来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色调,在一定明度,色的光源照射下,各种物体表面都笼罩着统一的色彩倾向,这种统一的色彩就是色调,可是形成色调的关键是光源色的变换,我们在写生时琢磨色调,就一定明确光源和色相明度。

色彩变换众多,究竟如何具体分析色彩的调子呢?早晨、中午、傍晚、还是晴天、雨天,光照强弱不同,使色调在明暗层次上变幻极多,不过在绘画上大体分为明调、灰调、暗调三种,色调上有红调、黄调、绿调、蓝调等之分,色彩性能上冷调、暖调、中性调等区别。应该说,画面的调子来自生活,高于生活。但又不是自然主义的消极反映,作者抓住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自然界中本质的,主要的,必要的东西,并对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一番改造加工以后才产生的,因此绘画的色调比自然的色调更概括,更集中,更强烈。

四、绘画色彩之感受

一幅画面的色彩就如同一首交响曲,要有节奏感和韵律感。那么,一幅画面的节奏和韵律感是指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对整个画面的把握,如从色相、明度、纯度、冷暖、浓淡、轻重、响亮与低沉、鲜明与混浊,色彩的“个性”要服从于整幅画面的调子等的把握。如果一幅画面失去这些东西,画将非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画面有生机,有生命,才能够吸引住别人的目光,才有斟酌的余地,同时也可能给观者留下回味无穷的遐想空间。

拓展:关于绘画色彩的对比技巧

1、色彩对比

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差别,并产生比较作用,被称为色彩对比。该想象分为两大类: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

2、色相对比

因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当主色相确定后,必须考虑其他色彩与主色相是什么关系,要表现什么内容及效果等,这样才能增强其表现力。

将相同的橙色,放在红色或黄色上,我们将会发现,在红色上的橙色会有偏黄的感觉,因为橙色是由红色和黄色调成的,当他和红色并列时,相同的成份被调和而相异部份被增强,所以看起来比单独时偏黄,以其他色彩比较也会有这种现象,我们称为色名对比。

3、明度对比

将相同的色彩,放在黑色和白色上,比较色彩的感觉,会发现黑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亮,放在白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暗,明暗的对比效果非常强烈明显,对配色结果产生的影响,明度差异很大的对比,会让人有不安的感觉。

4、纯度对比

一种颜色与另一种更鲜艳的颜色相比时,会感觉不太鲜明,但与不鲜艳的颜色相比时,则显得鲜明,这种色彩的对比便称为纯度对比。

5、补色对比

将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具有补色关系的色彩彼此并置,使色彩感觉更为鲜明,纯度增加,称为补色对比。(视觉的残像现象明显)。

6、冷暖对比

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使人感觉寒冷;绿与紫介与其间),另外,色彩的冷暖对比还受明度与纯度的影响,白光反射高而感觉冷,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觉暖。

绘画心得 篇5

家长是与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人,自然也是孩子心目中的依赖,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好以下几点,我相信孩子的绘画兴趣及能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一、营造幼儿绘画的场所,提高幼儿绘画的乐趣。

很多家长往往把绘画局限于在纸上用笔作画,这种形式的单一性、纸张大小的制约性,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丧失绘画的兴趣和乐趣。不妨给孩子丰富多彩的水粉颜料、若干报纸、画笔,把他请到厕所去,在那里,白色的瓷砖是最好的作画场所,而大面积鲜艳的色彩更是孩子们所热爱的,他可以按他心中的想法随意作画,画错了也不用胆战心惊,擦掉就是了,就在这样随意轻松的游戏中,他知道了颜色的变化,提高了绘画的自信心。当然了,树叶贴画、各种印画都能在厕所中进行。

二、给幼儿想象空间,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

家长看完孩子的绘画作品时,往往第一句话就是你画了什么,当孩子回答不出时,则加以责备,孰不知这样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如果父母换一个角度,一边欣赏孩子的画,一边用语言去描述孩子的画,并不时的问孩子"我说的对吗?你是这样想的吗?"等等具有启发性的话,孩子的想象力便会像张了翅膀一样。他会回应你,告诉你他画的是什么,每一个线条所表达的意义。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语言能力、逻辑能力、想象力都得到了发展,而孩子也会因为你喜欢他的画、懂他的画而更爱你,亲子关系也会更融洽。

三、与孩子共同协作完成作品,让孩子体验成功感。

孩子还小,生活上需要大人照顾,很少有机会获得成功感,那么就和他一起协作画画吧。在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前,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来分配你该做什么,不用说,孩子一定会把他认为有困难的部分分给你,父母在做的过程中,完全把孩子当成一个小老师,不断的问他,我这样画对吗?我这样剪可以吗?在这样的对话中,其实你是在潜意识的教孩子正确的方法。作品完成后,告诉孩子因为有了他的帮助,这幅作品才那么漂亮。在孩子体验成功感的同时,他的自信心也增强了。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有很多的方法。但我相信孩子只有在愉快的情绪下才会有好的作品。同样的,绘画只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如果您用的是赏识的眼光,那么孩子一定会按照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绘画心得 篇6

素描基础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有很多学生虽然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临摹和写生的训练,但总不能准确把握形体比例,与对象存在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主观上没理性地运用对比方式进行整体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只是盯着局部,一味的凭感觉随意地判断,这就会造成很大的误差,从而影响到下一步的刻画塑造。针对素描绘画的这些问题,根据我自己的初步总结,我归纳整理出一些较为实用的方法,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作画过程是看、想、画相结合,眼、脑、手相结合的过程。看,一直被认为是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指的“看”,不是我们普通认识上的一个动词,而是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解释它在绘画中的意义。

艺术家的表现力和理解力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洞察力的深度。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就提出了“看”的重要性。“看”需要用眼来完成,包括“肉眼”和“心眼”两个层面。“肉眼”是指绘画者对事物的直接的观察能力,它要求我们能观察到对象的性格、特征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所看到的物体的表象。这里我们可以做个小试验,通过不同类型的人,对同一张画面的评价来理解这种不同,展示一张并不十分理想的女青年写实肖像:“画得真难看,一点也不像”(这是没有经过绘画基础训练的人);“鼻子比例太大,嘴的颜色重了”(这是初涉绘画学习的人);“女青年柔美的特性没有表达到位,造型应该更准确些,线条还须再轻松一点”(这是有一定绘画基础的人)。虽然以上例子并不能完全概括不同层次的人群,但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人们“看”的着眼点是不一样的。对于一名学习基础绘画的学生而言,一要学会用立体的方法看对象,针对对象的体面关系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二要抓住画面的视觉焦点,看大局,培养整体的观察能力和宏观处理画面的能力。“看”还不只是停留在绘画上,最终将会涉及到各种领域,看书、看展览、看美丽的风景、看街头巷尾人们的生活等等。只有参与了类似的各种体验,对艺术才会有更宽泛的理解,而我们的“看”才能从“肉眼”升华到“心眼”。

想,绘画不仅仅是呈现可见的事物,而是要向观众传达出绘画者的意图、思想,是有选择地采用一些强有力的表现来塑造一个事物,创造一个画面。这里强调“选择”,也就是意味着绘画必需思考,要用脑来解决我们在绘画过程中将会面临的诸多问题。绘画不只是描绘对象,同时感觉、想法和判断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当观察和思考相互促进,直觉和理解相互作用时,作者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心声。面对眼中看到的事物,作画者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如用什么工具来表现,对象最精彩的部分在哪里,用哪种技法能更准确地表达对象,希望营造出怎样一种画面效果等等。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在下笔之前认真思考,是很难画出一张成功的作品的.。

画,是作画过程中的最后一步,也是用手来完成你所要表现的作品的开始。如果没有好的手上功夫,作画者会发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你的作画构思再巧妙,也会因为手头功失的缺失,而不能很好地向观众呈现自己的想法,最终甚至会降低自己的作画热情。细读美术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师们在最初学习阶段,其练习的数量是惊人的,他们是在取得知识、技巧,乃至于信心后,才最终创造出具有高度表现力的作品。我们在绘画过程中只要发现问题,才可以解决问题,以上这些方法在素描写生时必须能随时运用,在打形阶段必须冷静思考,反复对比,并在画面上尝试多种比较方法。也可以在画之前用一两种方式确定位置,画完后用其他方式进行检验。刚开始可以会觉得有些刻意甚至感到别扭,也会觉得速度比较慢,但是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下来就会很自然的适应。

综上所述,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研究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遵守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多分析,勤思考,勤动手,自己给自己提问题,同时自己努力给自己解答,提高绘画自觉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教师是一盏指路的明灯,引导着我们绘画的方向。也许我们不会成为画家,但是只要我们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就能走进艺术世界中去,懂得美才能创造美的世界。

绘画心得 篇7

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在画面上,它可以随着人们的感情、文化素质、性格、经历而产生变化。根据画面的需要而产生或刚或柔、或畅快或持重或明朗或暗晦、或跳跃或平静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线条是复杂的哲理、深奥的绘画语言,是绘画的基础之一,但也是儿童最简单和最直接地表现自我的一种绘画语言。

小班初期的幼儿正处于绘画活动的第二阶段----象征期,他们绘画并不是为了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只是为了在绘画过程中体现愉悦感,所以,教师在指导他们绘画时,应侧重培养幼儿的绘画活动的兴趣,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他们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来实践的。对于孩子来说,美术活动确实是一种表现、宣泄自己情绪、情感的游戏,只有当孩子愉快的或宣泄在画纸上对他们个人来说有意义的痕迹时,游戏的同化思维特征也会在美术活动中得到演绎。

一、注重欣赏活动,丰富幼儿美的感知。

小班幼儿对很多新鲜事感兴趣,我们要把握时机,丰富幼儿美的感知。我把以往大班幼儿的线描作品布置了一个展览,组织幼儿参观,他们在欣赏哥哥姐姐的作品时,产生了羡慕之情,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动手欲望;我还让他们直接参观哥哥姐姐作画,接受哥哥、姐姐赠送的绘画作品,激发他们的参与感,使他们对美术活动有了最初的认识。由于幼儿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比较接近,孩子最容易从同伴之间获得学习、产生灵感。每次绘画活动后,我让孩子们通过相互间的欣赏、评价,引发他们相互学习,提高他们的审美力和绘画表现力。

二、在涂鸦乱画中培养兴趣,增强信心

乱画是小班幼儿绘画时的显著特征,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有的能力,在线条画教学中我们应强化这种能力,使他们一开始就感到自己是有能力进行绘画活动的,从而树立一种良好的学习心境。我们让孩子拿着粗、细不同的黑线笔,随心所欲地在纸上乱画,当他们无意中画出长线、短线、点线、粗线、转弯的线、乱七八糟的线……我带着赞赏的口吻说:“哦!这是长长的线,这是雨点的线,这是电话线,这线跑的真快呀……你真行,能画出这么多种的线。”或者用鼓励的口吻:“你能画比跑步跑的快的线吗?”“能”“你能画排队排得很整齐的线吗?”“可以”“你可以在粗粗的线旁边加上细细的线吗?”“可以!”孩子们的回答是充满兴奋和信心的,他们在“乱画”中思维更活跃,手更灵活,理解老师的揭示和模仿别人的能力大增,当学习结束的时候,虽然画面上只有些没有什么意义的线条,但他却蕴藏了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信心!在乱画的基础上,我们再启发孩子画出各种各样的线,使他们从无意的流露转为主动的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明确的告诉孩子,只要是从他们笔下画出来的任何线条都是最漂亮的,而且画得越多就越值得鼓励。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会专注地画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线。线画得越多越好,越是奇形怪状就越值得鼓励和表扬。如孩子画了一些线圈,我们还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毛线团”“龙卷风”“大大泡泡糖”再如孩子画了一些折线,我们就给它取个名字“毛毛虫线”“楼梯线”“长长的卷发”……

只有在这种绘画游戏中,孩子们才能感无拘无束,没有精神压力,对绘画有兴趣、有信心。这时,孩子们画出来的线是主动的、有创造性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幻想尽情地发挥,画面开始丰富。当他们画他们喜爱的对象时,画面上绝不会出现简单的轮廓线,而是生动活泼,甚至是令人惊讶的画面效果。

二、在游戏中画出各种线条,提高表现力

作为教师,要注意创设游戏的氛围,抓住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将教育目的、绘画内容转化为幼儿喜欢的游戏,以游戏贯穿于整个绘画过程,通过形象的动作、语言,把枯燥的技能训练变成幼儿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轻松、自主、积极地进行绘画活动,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充分让幼儿在玩玩画画中体验作画的乐趣。如在《快乐的曲线》这一绘画活动中,这次活动是在游戏的环境中融入不同方向的曲线的练习,从活动的开始,我以“彩带跳舞”为线索,并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和彩带宝宝来跳个舞好吗?”孩子们对彩带一下子就充满了好奇,使他们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接着我又引导幼儿再次跟着音乐边舞动彩带,边观察曲线。

最后我让幼儿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他们都想把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同伴,气氛热烈又活泼。我让幼儿讨论之后,再次让幼儿自由舞动彩带,从不同方向感受不同的曲线,这样,就加深了幼儿对曲线的认识,而且幼儿每说出一种,我就请大家模仿,并马上记录,最后我们共同空手画曲线、ξ等。通过同伴间的讨论后,幼儿已能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来,伴以游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技能,我的记录,更加深了幼儿对曲线的认识及了解,通过由“感受——体验——参与表现”的这一系列艺术活动,使幼儿在各种感官的刺激下,大胆、快乐地参与活动中来。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创造了相对自由、轻松的活动情境。活动中,我根据节奏的变化示范了各种方向的曲线,并赋予一定的意义(如水草等),然后引导幼儿把自己体会的各种类型的曲线以组画或单个画的形式表现在纸上,让幼儿在动中体验,在玩中发展,充分体现了小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特点。

再如在《大雨小雨哗啦啦》这一绘画活动中,事先我布置了一个有小鸭子撑着雨伞的情景画面,然后我对孩子进行了故事导入:“小朋友,你们看,小鸭子今天为什么要撑着雨伞呀?”“老师,因为天下起了小雨。”“老师,如果小鸭子不撑雨伞就会淋湿的,还会生病的。”小朋友在下面七嘴巴舌地说。

突然,我听见何淇在说:“因为下起了哗啦拉的大雨。”她边说边做了一个下大雨的动作,我立刻表扬了她,其他小朋友见了都纷纷模仿起来,我也参与到孩子的动作中来,并且对他们说:“今天我们来和雨宝宝做个游戏好吗?”“下大雨啦!”小朋友一听,嘴巴里边学“哗啦啦”的叫声,边用手比划着下大雨的动作。“下小雨啦!”小朋友边学“滴滴嗒”的叫声,边用食指轻轻地比划着。我和孩子们兴奋地叫着、跳着……不一会儿,孩子的作品纸上画满了直直的、长长的、斜斜的、短短的、有趣的线条,孩子们自言自语地说着,无拘无束的画着,就连平时不敢落笔的黄佳楠、王诗语、殷梓洋也画出了各种各样的线条,还一边画着一边对我说:“徐老师,快来看呀……”他们边画边说,从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其次,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典型的拟人化特点,常常把一些无生命的物体想像成是有生命的,在他们的眼中水果会跳舞、太阳会说话、小草会点头等,我利用这一时期幼儿思维拟人化的特点,开展拟人化游戏。

如:在《水果娃娃》的美术活动中,在活动的开始,我先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果园里有很多水果成熟了,它们梳上漂亮的小辫子,伸出胳膊,伸出腿,高兴地在跳舞唱歌做游戏,我边听他们说边在黑板上画着,小朋友们看着我的作品,高兴地拍起小手,趁着这个机会,我再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这样让幼儿在说与做的过程中,丰富了幼儿的绘画经验,最后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在绘画的过程中,我发现何淇小朋友开始画的是苹果娃娃、西瓜娃娃在跳舞,由于画的比较大,没地方画梨了,她就转动纸在较空的地方来画,她高兴的对我说:“徐老师,快来看呀,我画的是翻跟头的香蕉娃娃。”并讲了翻跟头的水果娃娃的故事。这些事物的外形简单,通过主题赋予了拟人化的故事,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引导幼儿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进行绘画,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拟人画法最能满足幼儿的愿望,最易引发孩子的想象和创造的潜能,把本无生命的物体画的生动、形象,充满着童趣,充分感受到绘画带来的乐趣。

孩子的画是其心灵的语言,让我们蹲下身子去欣赏孩子们的线描画,用赏识的眼光去感受,你肯定会被其的真实、自然、可爱所感动。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远胜于教给幼儿绘画的技巧。让我们用美术的语言引导幼儿进入一个美丽的世界,陶冶他们的幼小心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总之,我们教师要贵在启发幼儿的兴趣,让孩子在线描画中获得情感的发展。去领略线描画无穷的艺术魅力。让他们自己去创造一个美的天地!

绘画心得 篇8

绘画构图学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绘画作品的构造、布局、形式和视觉效果等方面,对于表达创意和传达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掌握和运用好绘画构图学的原理和技巧成为了我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

首先,绘画构图学教会我如何合理地构造画面。构图是绘画作品的骨架,它决定了画面的整体结构和视觉效果,因此构图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学习构图学,我明白了不同构图方式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例如对称式构图使画面稳定、谐调,常用于表达平静、庄重的主题;而非对称式构图则具有活泼、动感的特点,适合表达轻松、欢快的场景。运用这些知识,我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构图,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和魅力。

其次,绘画构图学让我了解了画面布局的重要性。画面布局决定了各个元素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直接影响作品的美感和表现力。通过学习布局原理,我知道了如何处理好画面中的主次关系,如何运用元素的对比来塑造画面层次感。我学会了运用对角线、黄金分割等布局方式来引导观众的视线,从而增强作品的吸引力。此外,学习到的近大远小、上重下轻、留白等布局技巧也让我的画面更加丰富多元,更具艺术感。

再次,绘画构图学还教会了我如何运用形式来传达信息。形式是绘画作品呈现出来的视觉特征和表现手法,通过合理运用形式元素,画面可以更加生动、饱满地表达出作者的创意和情感。学习构图学让我明白了形式元素(如线条、色彩、质感等)对于作品的重要性,并教会了我如何灵活运用它们。例如,在创作风景画时,通过运用远近法,我可以给画面增加深度和透视感;在创作人物画时,通过运用透视关系和比例关系,我可以更准确地表现出人物形态和性格特征。

绘画构图学不仅提供了艺术创作的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它启发了我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学习构图学,我更加关注视觉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合方式,更加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和景象。在我走在大街上、欣赏自然风光、观察人物肖像时,我会不自觉地思考如何把这些美好的画面转化为绘画作品,如何运用构图原理和技巧来表现出它们的魅力和意义。绘画构图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视觉思维的培养和拓展,使我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更加敏锐和富有想象力。

在我的创作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绘画构图学的原理和技巧,让我的绘画作品变得更加有力度、有层次感、有表现力。然而,绘画构图学仅仅是绘画艺术的一部分,它不能决定一个作品的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的真实情感和独特创意。我会继续学习和探索绘画构图学,同时注重个人的艺术探索和表达,以创作出更加独特而有意义的作品。

绘画心得 篇9

绘画技术极为注重基础,据说很多绘画课的教导总是从画桔子开始,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光影、不同大小的桔子反复看,反复画,这个过程往往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给我很多触动,关于绘画的人生感悟想和朋友分享。

桔子画得多,桔子的任何形态便在心中纤毫毕现,正如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将这件事方方面面都了解透彻,各种意外情况都考虑进去,都做好应对的措施,那么成功率会提高很多。我们需要有画桔子的耐心,多将精力用在应对意外情况的筹谋上,这需要耐心。

桔子画得多,对桔子熟到不能再熟,绘画时便会胸有成竹,灵感如泉,心态上会很自信,也很放松。这种自信,这种自然从容的心态正是我们工作时需要具备的品质,如果一件事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我们已经练习过无数遍,自然会有强大的自信,而只有有这样的'自信,做事情才不会畏手畏脚,才会更加自如的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潜力。

桔子画得多,培养出的是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我们在社会行走,要多看少说,多观察,世事洞明皆学问,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可以对自身、对社会、对工作领域的认知,有更为清晰的理解,这样的工作状态才最充实,才是完善自我的进阶之路。

有用的人生感悟往往是一些细节的体现,像画桔子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如果耐下心来,真正从中品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感悟,成功就不会很远。

绘画心得 篇10

小班孩子绘画、手工经验不足,大部分还只是处于涂鸦期,由于对色彩、作画材料、绘画手工方法等的陌生,绘画经验的不足使他们产生了对绘画、手工的恐惧心理、厌倦画画,或者表现出没有信心,活动时常常听他们喊:“老师!我不会画!”“老师!你帮我做!”为了培养幼儿的绘画、手工兴趣,我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配上好听的儿歌

从前常常用单纯的示范讲解的方法介绍作画步骤,这样单一的方式容易挫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现在我们采用生动、亲切的好听的儿歌作铺垫。

我在教撕贴画《迎春花》时,我就边撕边说,迎春花,开黄花,好像只只小蝴蝶,嘀嘀哒,吹喇叭,春来了。小朋友居然边读边撕撕得很认真,撕完后,还不忘在每张小纸条那里拧一下。我在贴时,担心又要像贴手提包一样不动了,我又说,迎春花,开黄花,好像只只小蝴蝶,蝴蝶蝴蝶飞哪里,飞到我的小窗边。孩子们居然边读儿歌边很快就贴完了。看来,孩子为什么那么感兴趣,我想儿歌帮了很大的忙。

二、作出正确的评价

以前,绘画完后,我一般只对画的好的孩子进行评价并发奖杯。对画的差的孩子我只是要求他们以后需要认真画。但发现成效不是很大,现在,我总是等他们全画完后,不管画得好不好,我总是一张一张的让小朋友来说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好的小朋友及时发奖杯,画得有进步的,我也尽量发奖杯,如果实在画的差的,明确告诉他,没画完的,要求他及时画完,然后再贴奖杯,如果实在乱涂乱画的,提出严厉批评,要求以后必须认真听讲,这不,到画柳条时,别的班级老师帮着画柳条,我却没有帮他们画柳条,让他们自己画,我还以为个别孩子又要不动了,没想到,虽然画的不够好,但起码,有很多孩子只要有芽尖的地方全画出了柳条来了,我终于明白了,让孩子明确自己画的不好的原因,也就有了以后前进的目标,所以说,作出正确的评价,为提高孩子以后绘画水平起到了关键的导向作用,同时,培养了孩子的绘画兴趣。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今后我将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为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作出应有的努力。

绘画心得 篇11

宋画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它是孩子们表达孩子般的世界,创造性地反映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的一种手段。而在托班这样小年龄的绘画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应该是要激发孩子们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他们对绘画活动感兴趣,愿意尝试。经过我们班的几次绘画活动,我有了一些经验

一、兴趣的激发

1、欣赏幼儿的绘画作品

当我第一次去画画时,我发现有些孩子似乎对绘画更感兴趣。所以我在后面几次绘画活动之前,借助午间散步的机会,带孩子们欣赏走廊上哥哥姐姐的绘画作品,给他们讲解画面内容,一幅幅色彩鲜艳的画面马上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

2、鼓励孩子,激发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欲望,但这种欲望需要**的支持和鼓励。许多孩子因为不鼓励而放弃工作。有的幼儿担心“画不好”受到指责而不敢下笔。

经常鼓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快乐大胆地画画,每一次鼓励都能使孩子在下一次的绘画中取得新的进步。因此,为幼儿营造轻松、积极的创作氛围是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内容的选择

儿童绘画不一定从技巧入手,它是儿童的游戏,是一种能获得快乐的活动。在我们的绘画活动中,我们应该注重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因此,我们的绘画活动基本上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如:

在开展《树叶落下来》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去捡了树叶宝宝,孩子们简单知道了树叶宝宝为什么会离开树妈妈,这些都是孩子们在这个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经验,那么在接下来《拓印树叶》的绘画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都要给树叶宝宝找找家。

三、材料的支持

1、提供形式多样的表现手法

由于幼儿的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对单一的活动兴趣不能持久,提供多种绘画材料,采用多种形式的表现手法,能让幼儿对绘画活动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如:蜡笔画、蜡笔水粉画、水彩笔、棉签画、树叶拓印、纸团印画等形式,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观接受色彩的刺激,对色彩产生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愿望。

同时,各种形式的绘画活动,使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2、提供 “半成品”的作品

独立完成作品幼儿显得信心不足,耐心不够,让幼儿在老师事先画好的形体上补充,画成完整的作品,能增强幼儿的信心。例如:一开始,画一个小女孩吹泡泡,让孩子们用瓶盖印出五颜六色的泡泡;画上一只小鸡,让幼儿添画小草等。

四、语言的指导

在绘画过程中幼儿急于求成,画出的作品往往粗糙、散乱,有的孩子则表现得无从下手,有畏难情绪,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循循善诱的爱心、耐心和才能去启发和诱导,以简练准确而富有吸引力的语言从不断创新的高度予于启迪,促使其进行再创新。

1、运用趣味形象的语言。

如绘画《红红的苹果》时,有的宝宝总是不能把白颜色的地方涂满,我就说:“白白的小虫子要把苹果吃掉了,苹果宝宝可疼了,我们一起来帮帮它把虫子捉住。”

3、同伴间的说画。

每次绘画活动结束后,我都会试着让孩子们谈谈他们的画。当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说话。但是孩子们受暗示性的能力很强,当发展比较好的孩子能说出画的情况时,别的孩子也会跟着他嘀咕,这样也有了初步的评价能力。

绘画心得 篇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纲要》在目标定位上,注重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喜爱,丰富他们感性经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充分体现了艺术的本体价值。这种定位恢复了艺术教育原本具有的丰富性、生动性、情感性、人文性和完整性。幼儿园绘画活动是幼儿喜爱的艺术活动之一,而幼儿绘画的指导与评价,在实践工作中长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

儿童画与成人画之间有着较大的区别,在儿童画中,包含着幼儿对周围世界天真而又充满热情的感受,反映了他们幼稚却大胆的想法。而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发现,对幼儿的绘画指导,长期存在着重视孩子对范画的模仿,以及对绘画技能的训练,轻视对幼儿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常常是教师做范例,幼儿模仿,绘画的结果千篇一律,看不到幼儿的性格,也看不到幼儿的思想、创新。这都使幼儿艺术感受能力下降,审美方式遭到破坏,从而使稍有创意的想法和作品,在评价时遭到制止和批评。

记得有一个叫苗苗的小朋友,在她的作品中,天空里画了四个太阳,我非常不理解,并告诉苗苗天上只有一个太阳,不能画四个太阳,苗苗听后很不高兴,活动结束后,我看她还是不高兴,就问她为什么?苗苗说,“我知道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可是太阳早上在左边,中午在上边,下午在右边,晚上落到边上去了,所以,我画了四个太阳。”听后,我恍然大悟,深受触动,原来,苗苗画的是太阳的足迹,而我却在无形中刺伤了孩子天真、幼稚的思想,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过去的教学中太多子。同样,家长在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往往作品稍有出格,便加以批评,也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进而更加抑制了幼儿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面对0—6岁的幼儿,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需要老师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也需要得到家长应有的重视。

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在幼儿绘画的指导中,应逐步改变过去单一的模仿和技能训练,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如,添画、画形变画、接龙绘画,以及听诗歌、故事的联想绘画等,这些使孩子既能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技能,还可以留给他们想象创作的空间,萌发幼儿审美情趣。要兼顾幼儿不同的水平,对他们进行弹性指导,给幼儿自由探索、表达的空间,创造讨论、想象、表达的机会。记得还有一次,王飞飞小朋友们画了一幅“小蜻蜓”的作品,“小蜻蜓”一个连着一个飞着,其他小朋友画的都是一只一只飞着的小蜻蜒,我就非常奇怪,就让他给大家讲一讲,原来,他夏天看见过小蜻蜓相互咬着尾巴飞,可想而知,幼儿的观察、想象多么细微。因此,完成作品后,让幼儿通过交流、讨论,大胆说出自己作品的创作意图非常重要。作为幼儿父母、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态度,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教给幼儿一些观察方法,提高幼儿观察能力,拓展幼儿思路,为幼儿创作奠定基础。另外,老师、家长要学会站在幼儿的视点看世界,了解幼儿的创作意图,在评价中要激发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肯定幼儿的创作成就,使幼儿为自己创作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检验幼儿绘画活动是否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也需要我们老师做许多工作,而更重要的是注意幼儿作品的收集、整理、跟踪、记录,对幼儿的创作意图作注解、说明,小、中、大班逐步完善,然后,在实践中检验。这样,从小班到大班,教师就会比较系统地了解本班幼儿绘画活动,是否真正发挥了绘画在幼儿活动中的作用,幼儿作品是否真正反映了幼儿的童心、童真、童趣,是否能从每一幅作品中读懂孩子,是否真正促进了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艺术教育对幼儿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培养“自信、大胆、健康、向上”的孩子是我们的责任。

相关阅读

  • 绘画比赛方案10篇

    我们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绘画比赛方案”。那些设定了人生目标的人比那些惊慌失措的人要早几十步,为了让工作计划顺利进行。通常都需要为自己去写一份方案,方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 回头看心得体会(汇集十二篇)

    我们想要更好地表达自己可以通过心得体会,优质的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写呢?您可以在以下资源中找到跟“回头看心得体会”相应的资料,感谢你的选阅希望信息对你有利!...

  • 产品经销合同(汇集十二篇)

    按照您的需求笔稿范文网编辑为您整理了一篇题为“产品经销合同”的文章。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合同带给人的便利不断显现。合同合同当中需要明确标注出产品的具体单价和价格总额。有用的文章要收藏这样以后可以方便查看!...

  • 彩虹的日记汇集十二篇

    这篇文章经过笔稿范文网小编精心打造“彩虹的日记”一定能够让您满意,如何写好范文呢?许多人都对于写文档的任务感到沮丧,在网上找一篇范文对我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没有灵感的时候不如去看看优秀的范文,也许能帮你找到感觉,要了解更多关于该主题的内容请您继续往下看!...

  • 看书周记(汇集十二篇)

    下面是我们专门为您准备的关于“看书周记”的相关资料。周记是人类表达自己感情的一种方式之一,大家都曾经有过写周记的经历吧。写周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资源和时间,我们深信您会从这篇文章中得到灵感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