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读书笔记经典十二篇

发表时间:2024-10-18

随着社会的不断规范发展,文书在社会的使用频率不断增高,实用文书一般都有固定的格式,你觉得好的实用文书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矛盾论读书笔记经典十二篇”,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1

在读完毛泽东的《实践论》后,我继续阅读了《矛盾论》。《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部论著分别写于1937年7月和8月,它们的写作目的和背景也基本相同,堪称为姊妹篇。当时,由于西安事变的爆发,抗日形势来临,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但是,由于在长征之前的江西**苏区时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使得党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得以滋生和蔓延,这种不良影响一直持续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虽然在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清除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对于王明这些人在党内所造成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不花费一番大的力气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为此,毛泽东同志写出了《矛盾论》和《实践论》这两篇文章,借以说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性,并以此来统一全党的思想。可以说,这两篇文章是对建党16年来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哲学概括和总结。

而相比于《实践论》中系统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毛泽东在《矛盾论》主要讨论的是唯物辩证法的问题,特别是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的问题。毛泽东在《矛盾论》中首先指出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指出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由此引出关于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的讨论,并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然后,毛泽东深入地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并结合人类的认识过程具体说明了两者的关系,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并指明这一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一关系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它不仅对当时的中国革命而且对现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还在《矛盾论》中深入分析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深入分析了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矛盾及其关系,且说明了其不同的解决方法,以及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等。

我认为,毛泽东对于矛盾的认识是深刻的。世界在变,世界在发展,但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用矛盾分析方法对待一切却永远是充满生命力的,特别是对我们,更具有指导意义。

《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如果世界有缺陷或不完美,就会导致冲突和矛盾;如果生活中有缺陷或不完美,就会导致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冲突。

世界上到处都有矛盾,生活中总有矛盾。生活矛盾贯穿于生活的全过程,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的一切关系中,都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从矛盾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结合我们的工作,当着手一项全新的工作或者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局面时,我们不要盲目的用主观思想去判断,或者用轻易的以往经验拍脑袋办事情。在工作和目标达成的不同阶段都会随着事物的发展及周围的变化产生新的问题即矛盾,多考虑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或者目标的实施过程相对立的一面,尽可能的考虑到不同的细节,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使得我们的工作在进展过程中不被动,对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问题有解决预案,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能够有效、高效的开展,得到预期的效果。

《矛盾论》不仅对个人而言是指路明灯,小到团体,大到政党、国家,《矛盾论》更是具有前瞻性的启明星。

“不同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毛泽东的这一论断,为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指明了方向。他告诉我们在大千世界所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矛盾,其原因、其性质各不相同,所以,解决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来解决。

1949年建国后,共产党对城市里资本家所经营的工厂企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这就和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对资本家的财产实行没收充公大不一样,共产党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来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而如果按照那些教条主义者的做法,那就得照抄照搬苏联在这方面的做法,如果那样做的话,就得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而且还会出乱子。矛盾要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来解决。在改革开放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而绝大部分人才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有一部分人还处在贫困线上这样就出现了贫富之间两极分化的矛盾,而要想解决这个矛盾,不能靠别的,只能靠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就业的岗位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提高了,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也才能解决贫富不均的矛盾。

《矛盾论》是中国共产党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反对教条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它不仅在过去,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同样有着它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阅读《矛盾论》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而这些矛盾又各有不同。因此,我要做正确的事,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不同情况解决不同的矛盾。

而作为执政党,千万不要死抠马列著作中的那些死板教条,要确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使中国这艘航船能够拨正船头,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2

《矛盾论》是毛泽东主席在1937年写的著名论文,被誉为中国革命理论的了不起的创造和贡献。本篇文章将详细阐述《矛盾论》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矛盾这个概念。毛泽东主席认为,事物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所有的事物都有内外矛盾和主次矛盾。内外矛盾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和事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主次矛盾是指当前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其次,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指的是在一切事物和现象中都存在着矛盾,而矛盾的特殊性则是指不同事物和不同现象之间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统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进一步,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和斗争性。矛盾的对立统一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联结,形成一个整体。矛盾的斗争性则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对立统一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特点,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最后,毛泽东主席还提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起着决定的作用,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起着从属的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革。

通过对《矛盾论》的阐释,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主席的矛盾论是一种极具原创性和独创性的革命思想。他对矛盾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为我们解决问题、推动事物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正是因为毛泽东主席的矛盾论,中国革命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胜利。

总结起来,《矛盾论》对于我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揭示了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并且矛盾的存在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动力。我们要善于发现和解决矛盾,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3

世界上万物都存在一定的惯性,在一定的惯性系统中运行。要想产生新事物,必须打破旧有惯性,产生新的惯性。要想打破旧有惯性,就必须有新的力量的出现,而旧有惯性又会抵抗新的力量,从而矛盾出现了。旧有惯性相对静止,建立新的惯性相对运动,静止与运动的交替便是矛盾的表现。新的惯性建立过程中又会由相对运动逐步变为相对静止,新的力量逐步融入新的惯性中,那么这个矛盾就逐步的消失了。

矛盾刚出现的时候会逐步使事物分发展减缓变慢或停止不前甚至向后倒退,这是矛盾量化改变的阶段,对旧有的惯性产生影响但不足以改变惯性向着新的更高的层次发展。

当矛盾的发展能够持续的不断的发展到质变的阶段,就会打破旧有的惯性,开始产生新的惯性,使事物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人类不论是大的社会、历史变革、生产力变革,无不体现出矛盾的存在。矛盾的产生都是缘由于人类对旧有的不满足而产生,进而发展处新的可以替代旧有的新事物的出现,这就是创新的出现。

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变迁,都是人类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与生产力相匹配的的进化结果,也可以说是人类最伟大的创新产物。

人类之本性是对旧有的世界存在熟悉之后,就会产生新的需求与渴望,可能是更安全、更好、更快、更强等等,但这都受制于人类生产力的能力,所以这是人类发展历史以来一直存在的矛盾,即存在与发展的矛盾,这也是人类不断改变、改进、创新的根源之所在。

矛盾是客观存在与普遍性,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只要事物存在这着发展,就会存在着矛盾,没有发展也就没有矛盾,因为没有发展这个事物就已经死亡了,就从相对状态变成了绝对状态。

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虽然无处不在,但任何事物间的矛盾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除了普遍性和特殊性,事物间的矛盾不是单一的,而是分复杂的多样的,会有多重矛盾存在。这样就存在着矛盾的主次之分,即主要的和次要的矛盾,矛盾主要的方面和矛盾次要的方面。这样就要求我们对事物分分析必须全面,完整,才能对矛盾建立正确的认识。

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矛盾,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有效的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因为事物间的矛盾虽然复杂,但既然定义为主要矛盾,说明其是最重要的,占到影响事物发展的大部分因素。我们解决了主要矛盾,也就能解决事物的发展问题了。

矛盾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一面互相对立,一面又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虽然矛盾的不同方面具有同一性,但其根本还是斗争性,即相互对抗。两者缺一不可,没有斗争性也就没有矛盾的存在,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斗争性存在着的问题,并不是一提到斗争性就是激烈的、猛烈的,斗争形势也可以是缓慢的渐变的过程。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4

一直以来,我认为毛泽东的很多著作写得相当有水平,尤其善于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把道理讲透彻,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视角和很深的内涵。在阅读了矛盾理论之后,我觉得生活和工作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其中蕴含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

用《矛盾论》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新的工作,我们不能盲目地用主观的思维来做决定。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包括许多矛盾和冲突。

我们应该多考虑事物的反面,尽量注意细节。经过相应的准备,我们的工作在前进的过程中不会被动。

“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在这两句话中能体会到矛盾的广泛性及重要性。

可以看出毛主席通过《矛盾论》的思想,分析并解决党内问题。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我们必须正视和珍惜内部矛盾,因为它可以成为我们发展的动力。

“自然界中一切到了最后要采取外部冲突形式去解决旧矛盾产生新事物的现象,都与此相仿佛的情形”。这句话表明,要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思维方式,就必须在新的环境与过去的经验、思维与行动能力、结果与过程等方面存在矛盾。其中,要明白矛盾可以分为大矛盾和小矛盾,首先要抓主大矛盾。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一切事物都有这样的矛盾,导致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的这种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这句话相当深刻,让我想到了古代著名的一句话,“攘外必先安内”。一方面,其自身的发展,内在原因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在其内部,肯定存在矛盾。没有矛盾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忽视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极不明智的。

我们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要有清醒的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艰巨性是一对矛盾,也是缺乏学好的意志力。外部矛盾,如学习环境差、同学干扰等,都是次要的。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这两句话对我们处理不同矛盾,即优先解决重大矛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问题成为主要矛盾,其他如人际关系、学生工作、恋爱等都是次要矛盾。这些矛盾可以以后解决,也可以在集中精力解决学习矛盾的过程中,或者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自然消失。

要实现和解决主要矛盾,就需要解决不同阶段的不同矛盾。在不同阶段,不同的次级矛盾会上升为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当前,学习问题是首要矛盾。目前的工作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达到这个目标,所有在工作中遇到的矛盾都必须要服从于这个目标。

对于我来说,最不愿看到的就是自己处于矛盾纠结中而无法理清。读完《矛盾论》我觉得受启发很大。今后,当我遇到生活问题时,我会尽量用矛盾论来解决。

对于那些现在看来非常困难的事情,改变主意,想想怎么做,主要矛盾是什么。也许问题不是问题。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5

读《矛盾论》有感

当我在粗浅的阅读毛主席的《矛盾论》后,我矛盾了。为什么呢?在阅读后,我有太多太多想表达出来的观点,但却又发现我似乎连一个观点都无法说清楚,说透彻。

下面我来简单的谈谈我对一些话语的理解。

“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这意味着天地可以长期存在,因为它们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运行的,所以它们可以长期生存。按照矛盾的普遍性,万物都是存在矛盾的,所以这里的天地也是和另一片“天地”存在着矛盾,天地的存在也是有它自己的原因。“天不变,道亦不变”就属于唯心主义论,是不可取的。

“世间万物的变化,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比如秦朝末年,胡亥当位,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随后“天下迎粮而影从”,说明天下的普通百姓和士人都受到了秦的残酷剥削,想改变现状,大泽乡起义只是一个导火索。后来刘邦的起义也是被秦逼得走投无路,韩信、英布、彭越等人,是想改变现状,在乱世中博取功名,带有一定的投机心,当然,他们也有反秦的私心,因为任何事物、思想的发展都存在矛盾性,这是矛盾的普遍性。

项梁、项羽的起义是为了复兴楚国。他们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将领,他们与秦国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秦不仅把六国后人看成是他们的敌人,有时把天下百姓都放在了他们的对立面,这注定他们没有民众基础,这和共产党是截然相反的。看后来项羽在戏亭分封时,他已是当时最大的诸侯,掌握最多的军队,而只是要了原来的楚地,当了个西楚霸王就心满意足了,可以看出他实在是太没有野心了,所以败给了“脸厚心黑”的刘邦。

“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按照道家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们的最高境界“道”生出了一,一则生出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在相互碰撞中产生了第三方,和谐、统一的一方,万物都是在这种第三方中产生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和万物都存在矛盾,都是在矛盾中达到一种能够接受的和谐状态,都有他们独特的方面,这和“矛盾论”中的“矛盾存在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同的。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夫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这是说万物都存在斗争性,我们解决了现在的矛盾,就会迎接新的矛盾,而这种新的矛盾是不是我们所想要的,还得看事物、思想的持续发展。“有矛盾不一定非要通过斗争的形式变现出来” 。

“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

“单纯的过程只有一对矛盾,复杂的过程则有一对以上的矛盾。各对矛盾之间,又互相成为矛盾。这样,构成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和人的思想都在运动。

”我们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存在矛盾性,都可以化为最基础的矛盾。也就是说,我们在解决复杂的事时,可以把它的根本矛盾找出来,然后用我们已知的简单的事物的矛盾和它类比,把方法进行改善,就可以为我们解决复杂的事物提供依据,这样就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我们都知道“鲶鱼效应”——在运送沙丁鱼的鱼槽中放入一条鲶鱼,沙丁鱼的存活率就会高得多。这是因为沙丁鱼是安静的,而鲶鱼是快乐的,他们在这个运动中达到了平衡,所以他们都活了下来。在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一个上级不仅要支持一个派系,而且要支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派系,这样才能在斗争中达到平衡,争取发展。

当然,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发展成癌症,比如果民党时期的军**争、桂湘战争。

我说清楚了吗?我觉得我没说清楚,但我真的想说清楚,可是却连一个观点也无法说清。一切都在矛盾中……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6

席:矛盾论是毛泽东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损坏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世界观和理论基础。作者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力的精神**。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矛盾、对立统一

·正文《矛盾论》是毛泽东主席在1937年写的。主要是为了克服中国共产党严重的教条主义。对于我们今天辩证法的学***帮助,该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大量具体而生动的例子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并且在许多方面发挥发展了马克思列宁的思想,创造性的运用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成功的分析和解决了中国革命过程中的许多的复杂矛盾。

参照书中的分节顺序和自己的理解,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1、两种宇宙观

这一节里讲了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毛主席先指出前者的错误,“说到社会发展的原因,他们就用社会外部的地理、气候等条件去说明。他们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因此,他们不能解释事物的质的多样性,不能解释一种质变为他种质的现象”。

然后他开始阐述唯物辩证的宇宙观:“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

综上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归根结底在于是否承认事物之间的矛盾和事物内部的矛盾是其发展的动力。万物的生、老、死,天体无休止的运动,春、夏、秋、冬的循环,生物体内外不断的物质变化,这些现象都证明了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因此,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外因是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的,内因是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毛泽东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概括为两种宇宙学的对立,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关于矛盾的普遍性,毛主席论证了“不论是客观现象,或思想现象,矛盾是普遍地存在着,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在我看来,这是很好理解的:生活中好与坏,善与恶,男与女,光与影;正数和负数,地磁场的南北极,微分和积分,加减法,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正电和负电,氧化与还原,电子的得与失……都是矛盾而且客观存在的。

还有如书中举例:“战争中的攻守,进退,胜败,都是矛盾着的现象。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

双方参战并进,形成了战争的整体,促进了战争的发展,解决了战争问题。”

矛盾的特殊性我认为是不需要证明的。毛主席提出矛盾的特殊性,旨在说明具体问题需要详细分析。不同性质的冲突只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孔子云“因材施教”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如果千篇一律,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对付变化万千的矛盾和问题,用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去应对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必然不会有什么收效,甚至会把事情越弄越糟。毛主席还说“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这句话说的就是要全方位地看问题,当然没错啊。

特别要指出,在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循环中,人们的认识过程不断深化。“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的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

”这就是从特殊到一般。人们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来继续向着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这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由此新获得的对事物特殊本质的认识,又可以补充、丰富和扩展对事物共同本质的认识,这又是新一轮的“由特殊到一般”了。

因此,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与个别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毛泽东的分析论证深刻地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为我们分析具体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3、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方面

从开头看到这里,我发现毛主席写矛盾论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从“唯物辩证的宇宙观较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更好地解释了事物发展”引出对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的分析,从而引出对矛盾的研究,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现在又开始分析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一步步走来,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这一节,我们首先要认清“主要矛盾”以及“矛盾中的主要方面”这两个概念。起着领导的决定性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的则是次要矛盾;同理,在矛盾的各个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其他方面是次要的。

其主要方面是所谓矛盾其主导作用。由此引出很重要一点: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然而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在矛盾发展的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上,主要方面属于甲方,非主要方面则属于乙方;到了另一发展阶段或另一发展过程时,就互易其位置,这是依靠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斗争的力量的增减程度来决定的。”这是前文论证“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必然结论。

笔者运用这种方法来分析现实的社会矛盾,如半殖民地时期的中国,这是运用马克思矛盾分析方法的一个成功范例。

4、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对立面是统一。对立统一或斗争与统一性是同时存在的两种关系,统一性与斗争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同一性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相同的性质”,而是“一切对立的成分都是这样,因一定的条件,一面互相对立,一面又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这种性质,叫做同一性。这包括两层含义:第

1、 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都以对立的方面为存在的前提,是统一的。如果没有人反对他,它将失去存在的价值。第

2、 矛盾的双方,根据一定条件,转向相反的方向。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互相对立和排斥。斗争是无条件的。无论什么东西移动,都有相对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变化的状态。这两个国家的运动是由事物斗争中的两个矛盾因素引起的。当一个事物只有数量上的变化而没有本质上的变化时,它看起来是静止的。

当当量变化达到某一最高点时,引起单位分解,并改变其性质,表显出显著的变化。事物总是从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矛盾斗争存在于两种状态中,通过第二状态,矛盾的以解决。所以说,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互相排除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5、总结

总结来说,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

美国当代学者诺曼·列文认为,毛泽东的主要贡献在于完善辩证法的政治革命战略,他成功地复活了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黑格尔因素。而在我看来,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伟大尝试和飞跃,强调辩证法必须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者结合中国革命实践与中国传统哲学(包括神话中的夸父追日、七十二变、后羿射日、聊斋志异等),采取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如鸡蛋和鸡子的例子,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诠释了深刻的内涵。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学***用好矛盾论这个伟大的工具,敢于正视矛盾,不回避不掩饰矛盾,掌握分析矛盾的方法,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结语之前,我的正义感使我能够区分光明与黑暗、善与恶。追求前者而厌弃后者。但我

从没有想到怎样去改变这现实中的一些丑恶现象。我只知道依靠个人奋斗、掌握实在的技能、本领,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作一个清白的、有用的、争气的人。读了《矛盾论》,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使我的认识升华了。

我感到,要改造现实,不能光靠个人的努力,还要团结周围的人,所有的中国人一起来努力。作为一名即将步入中国共产党的热血青年,我必须掌握矛盾普遍性的分析方法,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在实践中科学分析和正确处理各种具体矛盾,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完善自身发展进而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7

读《实践论》与《矛盾论》有感

在高中政治课上,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理论和矛盾。经过多次机械的背诵,我不知不觉地对它们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会有意地将它们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但今天,我读了这两篇文章,有了更详细的理论陈述和实证论证,对这两种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实践论》主要表明了这样一些观点。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一切其他活动。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

其具体又对认识的发展过程做了分析。认知过程从感性阶段开始,依赖于感觉和印象。在实践中,这个东西被反复多次,然后这个概念就产生了。通过判断和推理,达到理性阶段。在无产阶级斗争和中国人民加深对帝国主义认识的过程中,离不开实践。

同时,本文还强调,在得到认可后,应该回归实践。若实现预想目标,认识过程才算完成。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这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和进步的过程。

我认为我们的正常学习也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首先,我们被动地输入知识,用记忆来保留印象。然后理论或公式可以多次使用,放入案例情景中,反复强化,从而得心应手,对理论的推导和存在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再具生活意识,也会不经意将一些数学啊经济原理运用进去,帮助我们生活地更好。

当然,通过对实践的学习和研究,也可以发现原有理论的不完善之处,从而更好地将这些改进运用到实践中去。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不得不说实践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

《矛盾论》的观点读来熟悉又有新感觉。因为矛盾论一直是指导我实践的方法论之一啊。矛盾的普遍性告诉我,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有大问题和小问题。只有正视问题,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才能发展。

矛盾的特殊性告诉我,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不能机械地照搬。比如我在面对他人成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分享时,我明白不应该胡乱应用,而应该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和需求来有选择的吸收,并且自己努力磨合总结,才可以得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上两个问题的结合使我思考问题变得冷静不焦躁,更关注问题的起因与如何解决,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厌烦。

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原理也让人受用。我想到自己如果每天安排了很多任务,可是因为精力有限,没有侧重,很难比较好地完成任何一项,这时如果试着着重去做某几项任务并努力做好,这样的效果则是比较突出的。

微言大义,让人信服。这些简单而深刻的理论无形地指导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是非常有效的。我也更加明确了学习政治经济学的两大方法。

只有参与社会实践、工人阶级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和分析各种矛盾、推理和思考,找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再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把这些知识学好。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8

-------13级市场营销30号陈闰

作为一名文科生,早在高中时,我就通过学校的思想哲学课程学习矛盾理论的基本理论。近来在老师的推荐下自己阅读了毛泽东的《矛盾论》,对矛盾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一方面感于毛泽东作为一位世纪伟人的深刻思想与过人智慧及他对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自己的思维方式也不断被改造,学着用一种矛盾的眼光看世界,运用哲学的智慧让自己更加深刻地去认识事物。

《矛盾论》原书名《矛盾论统一法则》,于1937年8月由毛泽东在延安发表。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又一部专门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的重要哲学著作。揭示了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系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指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是矛盾的问题,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反对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看世界。矛盾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万物的发展之中。矛盾具有客观性。它不会从人类意志中转移。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矛盾是不可否认和避免的。

矛盾具有特殊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适合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自己,适合这件事的方法未必适合那件事。所以凡事不能“一刀切”,也不能“胡子眉毛起抓”, 不能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要从具体实情出发。

王明照搬苏联的革命道路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导致大革命的失败,而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和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不照搬别国模式,使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富强人民的伟大复兴之路。这说明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另外,矛盾又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个人和国家都要和谐发展,德、智、体、美都要发展。国民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要协调、可持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重点。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他还着重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矛盾性。”大环境虽然有影响但最重要的是自身。

学会先找出自己的原因,才能了解不足,努力改进,变得更好。这是为什么中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正在努力发展自己,关注自己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建设。

因为只有当我们真正强大的时候,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站稳脚跟。

虽然矛盾具有普遍性,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且总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一个矛盾解决又有新的矛盾产生,但并不代表我们拿矛盾毫无办法,我们要充满信心。矛盾的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要正确把握矛盾的转化规律,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劣势为优势。我们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或否认,要认识矛盾分析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在革命的困难时期,正是因为毛泽东领导的革命家坚定地相信革命的激情和信心,不放弃、不放弃,才能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毛泽东的《矛盾论》在当时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左倾”、“右倾”错误思想严重的背景下,深刻的从认识论上揭露了这些错误思想的根源,将革命指导思想掰回正轨。它紧密结合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中国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在今天它依旧是马克思哲学史上的经典也依然启示着人们带给人们哲学的智慧之光。

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正是因为事物的内在矛盾,才促使事物向前发展。矛盾决定万物的生命,促进万物的发展。没有矛盾就没有什么,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理解矛盾,学会从矛盾的角度看问题,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世界,分析和解决问题。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9

2014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

1937年的中国,战争的硝烟笼罩着整个中国大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受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影响,很多人无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唯书”、“唯上”,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大损失。使得党内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得以滋生和蔓延,这种不良影响一直持续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虽然在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清除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对于王明这些人在党内所造成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必须要花费更多的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为此,毛泽东同志写出了《矛盾论》和《实践论》这两篇文章,借以说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性,并以此来统一全党的思想。

读了《矛盾论》之后,让我感觉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鉴,因为自己没有什么水平只能对文章做一些浅显的分析和对现实的意义。

《矛盾论》是毛泽东继1937年7月完成《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严重教条主义思想,于同年8月完成的,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过演讲。毛泽东的《矛盾论》精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矛盾的问题,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特别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是毛泽东哲学的代表作之一。这两篇文章是对建党16年来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哲学总结和总结。

我们党从她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不可能对任何国家的革命提供现成的公式和答案,特别是中国革命,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不能死板教条式的生吞活剥马列著作中的片言只语,更不能照抄照搬苏联十月革命的某些做法,只能在坚持马列主义普遍真理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找出适合中国革命的路子来。

但如何从理论上特别是从哲学上概括总结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战线上的一大难题和最重要的任务。这时《矛盾论》应运而生。

《矛盾论》作为毛泽东同志在抗战开始的特殊历史时期的伟大著作,仔细品读这部著作,荡气回肠,、国际严峻形势下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我想著作对现在和平建设时期各项工作仍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这部著作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是列宁的辩证法思想,并结合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合理成分,揭露教条主义者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错误方法,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在马克思主一的基本原理中,事物所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称为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其中,“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规律。

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

中国的传统哲学中矛盾论的雏形是本末论,《大学》开篇: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可谓近道矣。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言简意赅地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是一种庸俗进化论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以及从一个事物同其它事物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

同时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主要探求的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他在文中指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定有一种是最主要的矛盾,它对事物起主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矛盾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当然,强调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这个过程的进行,主要矛盾可能会减少到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可能上升到主要矛盾。

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必须是主要的,另一方面是次要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这两方面的状况也不固定。在矛盾斗争的过程中,由于力量的增减,可能相互转化。对各种矛盾不平衡的研究表明,领导革命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原则。

在毛泽东看来,无论是什么矛盾,什么方面的矛盾,发展都是不平衡的。有时候似乎势均力敌,然而这只是暂时的或相对的情形,基本的形态则是不平衡的。如果“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这两种矛盾状况的区别或特殊性在于矛盾力量的不平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衡。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或平衡论。”当然,毛泽东也不完全否认矛盾双方在力量、规模和发展速度上的某种暂时的和大致相当的情况,即存在着矛盾暂时平衡的情况。

但他坚信,平衡只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所以,《矛盾论》所涉及的每一个问题都体现了矛盾不平衡的思想: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对立和统一是不平衡的,对立是绝对的,而统一则是相对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作为反映事物矛盾问题精髓的基本特性,二者也是不平衡的,抓住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就抓住了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事物矛盾的两大基本性质,二者也是不平衡的,同一性是相对的,而斗争性则是绝对的,等等。

当毛泽东用这一矛盾不平衡性的思想来对事物的诸多矛盾和矛盾诸方面的关系作考察的时候,他就水到渠成地看到: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矛盾就是这一事物的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在矛盾系统中“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发现,在各种矛盾之中,不论是主要的或是次要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又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其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方面是所谓矛盾其主导作用。

事物的本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在取得支配地位方面存在着矛盾。到目前为止,毛泽东关于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的思想已经形成,哲学上主要矛盾的范畴地位已经由毛泽东正式确立。

《矛盾论》是毛泽东继《实践论》后又一片哲学著作,旨在克服存在于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曾指导了我国的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战略思想堡垒作用。但自从它诞生以来,它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这些。在新时期,它仍然可以为新问题提供解释和方法。《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写的,时至今日,它仍然指导着我们的实践。

它永恒的生命力所在,是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大量具体而生动的例子全面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系统的论述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法则,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成功的分析和解决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的复杂矛盾,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实践的正确的认识论。

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其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10

在总结部分,将上述各部分的内容总结为一段。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规律,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规律。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事物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著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然而矛盾的斗争则是不断的,不管在他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他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有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他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总之,《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其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在市场经济中也有着实践意义:深刻剖析个人主义对公众责任、社会利益漠视的原因、深刻剖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导致个人片面发展的原因、在微观方面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11

《矛盾论》这篇文章写于1937年8月,全面抗日开始的时候,在中共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抵御外敌。但是,由于长征前江西苏区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党内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不断发展蔓延,一直延续到红军长征陕北。为此,毛泽东同志写出了《矛盾论》这篇文章,借以说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性,并以此来统一全党的思想。

可以说,这两篇文章是对建党16年来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哲学概括和总结。更是对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引。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写到: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的存在,其中必然有一种是主要矛盾,一种是次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通过对《矛盾论》的阅读,让我对社会与生活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很多事情都可以用矛盾的思维去解决,看清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在一切事物的发展中,一切事物总是矛盾运动。是矛盾促进了世界的前进与发展。当然,当一个事物停止发展,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因为静止是相对与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使本来看似不存在矛盾的两个事物,其实也是存在矛盾的。因为两者都在发展,发展中必然存在矛盾。

除了普遍性,矛盾还有其特殊性。同样,矛盾的特殊性也存在于万物之中。如果没有特殊性,那么整个世界是一样的,没有个性和差异,这个相同的世界就不存在。

就像世界个国一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文明,每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发展状况都不一样,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如果世界只由一个国家统治,那么正式的人类将失去竞争意识,社会将停止发展。然而很显然,这种事情是不存在的。

同样,我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普遍性的最有力证明。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讲到: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也就是人们常讲到的一把钥匙配一把锁,正确的钥匙才能打开正确的锁。只有理论和方法正确,我们才能成功地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1949年建国后,我们对城市里资本家所经营的工厂企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这就和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对资本家的财产实行没收充公大不一样,我党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来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而如果按照那些教条主义者的做法,那就得照抄照搬苏联在这方面的做法,如果那样做的话,就得事与愿违,达不到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但是在我看来,毛泽东本人也不是没有用错过“钥匙”。

比如1966年爆发的*****,其指示方针的错误酿成了大错。当然,毛主席的伟大成就是不可否认的,他的历史地位是不可替代的,但我们不能否认他在探索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因此,对待一件事或一个人都有矛盾。

矛盾又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讲道: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自古人们就意识到这一点。比如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头、兵马未动,草粮先行……再比如,是药三分毒,但我们强调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药一般都是有毒***的,但是它在抑制或杀菌方面比毒***更显著,也就是我们说的七分药效,所以药还是要吃的。

另外,必然在军事中,决策者进行决策,必杂以至害,因为作战实际上是在进行博弈,任何策略都必须考虑到得失,选择的决策通常是能够获益最大的,或者至少把损失降到最低的,这里的厉害其实就是说的矛盾的主次方面。因此,在处理事务是,只有认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讲到:“如果我们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这些要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而想要真正懂得这些,光是纸上谈兵是不行的,一定要将理论进行实践,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体会到理论的真谛,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矛盾论读书笔记 篇12


研读《矛盾论》有感

近期,上级党组织号召大家开展自我学习,学习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哲学理论水平和把握客观实际的能力。我研读了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收获很大。现就学习《矛盾论》谈谈自己的心得。

《矛盾论》的第四部分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文中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文章在这一部分,准确地分析了1840年到本文创作时的1937年,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国内革命战争阶段,再到当时抗日战争的社会矛盾发展变化情况,抓住了各阶段的主要矛盾。

《矛盾论》对于矛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认识和把握矛盾的正确方法,提出并解决了抗日民族运动的理论问题,指导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同时,《矛盾论》也为认识后来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哲学武器。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新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跨入了新的世纪。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如何正确分析把握当前的矛盾问题,是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的关键前提。

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在不断的发展创新,现在它的目标已经发展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据这一论断,中国的社会矛盾应该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对应方面,说明在这些方面,我们的社会还存在诸多矛盾,需要树立这样的目标以解决相应的矛盾,而且解决这些矛盾应该是深刻而艰巨的任务。

因此可以认为,党中央把这四方面矛盾看作是当前社会的重要矛盾,而且这四方面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方面。根据《矛盾论》,主要矛盾只有一个。那么,哪一个是主要矛盾呢?或者这是否说明应该有一个更本质的矛盾隐藏在它们之后,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

 建国以后,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当时对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这样的——已经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判断能否在今天仍然不变呢?

新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经历了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当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政治民主不断发展完善,文化思想不断丰富开放,社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复杂进程中。特别要看到,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在新的形势下,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这说明我们对于社会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于社会个体的需求进一步关注,而社会个体的需求也进一步丰富。这种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吃饭穿衣上,随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个体对于自身利益的要求不断增多,物质生活条件、思想文化自由、政治民主参与、法律地位平等,还有很多方面都成为了个体需求的要素。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打破了很多旧的束缚,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但是还存在很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不配套、不完善、不相适应的事物。比如上面这位学者提出的,就是政治体制改革领域的问题。根据经济学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政治体制改革是与经济体制改革一起,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而经济发展是要为全体人民服务的。不搞清这些存在的相互联系,突出权利意识矛盾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一叶障目、管中窥豹的。

在社会总体逐渐脱离全面贫困后,我们的发展质量却还存在很多问题。就拿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质量问题来说,远有食品安全问题,近有假疫苗事件;医疗费用和教育费用已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负担,尽管国家在教育上已经投入很大,但是离解决问题还有距离;还有医疗质量、价格问题,房价高企问题等等。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复杂的转型期,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带来的剧烈变动更加重了这些矛盾。如果我们无视这些社会问题,把权力意识的矛盾作为主要矛盾,我们的社会主义大厦就会在缺乏基础和支撑的情况下倒塌。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权利意识也是人民群众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在化解类似以上基本矛盾前,权利矛盾还不能上升为主要矛盾。而且,社会主要矛盾的传统观点并没有出现社会环境上的本质差别。我们一直坚持的社会主要矛盾认识,考虑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需求,与邓小平同志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一致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点的,因此也仍然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而这个矛盾就是隐藏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对应方面背后的主要矛盾。

习近平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

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不是攻击一点,不计其余的,是和稳定与发展并存的。我们不仅要把握主要矛盾,还要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才能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才能在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为努力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相关阅读

  • 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模板

    写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是怎么样的?当我读完了作者写的作品,里面的剧情真的精彩绝伦。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我们听了一场关于“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 君主论读书笔记热门9篇

    当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或书籍后,将内心所想写下来的文章,可以成为读后感,最近大家都被作者写的热门书籍作品所深深吸引。 写读后感不仅要看,更要理解。给大家分享一篇网络上非常优秀的“君主论读书笔记”文章,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带来一些意外的收获!...

  • 君主论读书笔记(汇集15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规范发展,我们已经慢慢开始接触了实用文书,实用文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自己的实用类文书如何写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君主论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what is a monarchthis book is mainly about "the monarchy ...

  • 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模板八篇)

    您可以在以下资源中找到跟“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相应的资料,作品这本书当中的故事情节已经让很多人感动了。阅读完文章或书籍后,只有感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将其记录下来,读后感应该怎样写?如果我的解决方案对你有所帮助请把它收藏起来以备查看!...

  • 项链读书笔记(集锦十二篇)

    寻找优质文章不妨看看“项链读书笔记”,在闲暇时看作者写的作品的时候,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奇的想法。 撰写读后感需具体,对细节进行深入分析,该要如何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请阅读下方文章以获取更多有关该主题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