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实验研究报告六篇

发表时间:2024-08-20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对于结束的一项工作任务,都需要写一份报告。报告的的叙述和说明是概括性的,要求作粗线条的勾勒,而不必详述过程。好的报告都有哪些内容构成?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2024实验研究报告六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验研究报告 篇1

余卫东   江西省南昌市珠市小学

【摘要】纵观目前教育现状,学生的个性发展尚未受到足够的关注,许多形式主义倾向依然存在,由于过于强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统一,而忽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学生的学习已渐渐失去了个性,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个性发展和创新潜能的开发。学生的学习原本就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始终,他们的学习必然闪烁创造的火花和人性的光辉。为此,我们进行了“数学课堂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验与研究”的探索,在个性化学习的目标确定、内容创建、方式形成、开展评价、环境创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初步寻求到了数学课堂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本规律,从我们的观察、调查、访问的结果分析来看,在课堂中实施个性化学习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能促使教师改变观念和调整教学行为模式,不断加强学习,勤于实践,善于反思,从而促进素质提高,以更好地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和新的教育形势需要。但个性化学习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作不懈尝试和探求。

【关键词】个性;差异;个性化学习;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环境;效果。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以成人本位、知识本位为主流,强调的是严明纪律、正襟危坐;注重的是步调一致,要求统一;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亦步亦趋。从“传道、授业、解惑”开始,教育的舞台上就鲜见一张张活泼可爱的脸。在此课堂中的学习,无疑是千人一面,被动接受,失却了自我,流失了个性。

    自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在“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下,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纷纷着手研究“如何面对学生的客观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像理论层面上的《差异教学论》,实践层面上的“分层分组教学法”等都促进了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但这些研究对教育的理解仍是“给予”,研究的视角仍是“如何教”,并未从真正意义上去关注学习主体——学生,去关注教育的实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此,在新世纪之初,我们在吸取原来的改革的成果,但又摒弃现成的教学模式和程式化套路的基础上,确定进行“数学课堂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实验与研究”,旨把数学学习回归真实的自然状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着力解决三方面的问题:(1)是如何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将教师个性化的教和学生个性化的学结合起来,寻求数学课堂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本规律。(2)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性质和特点的定位下,在数学课程改革的框架下,把教育的理想和教育的现实结合起来,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自主选择的时空。(3)是如何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个性出发创造性地设计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

    二、名词解说

    所谓“数学课堂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是指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环境中以个性特征为基础,以内心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帮助下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或特点,自主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通过多元化评价,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潜能的开发为目标的学习。注重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个性,按照各自的个性来学习,做到教师个性化的教和学生个性化的学的统一,小学生学习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我们认为只有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学习个性,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需求,才能激发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性、创造性,才能依托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从而使数学学习在学生的人格发展中获得意义。

    三、理论基础

    1、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为,学习的过程是个体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不同的个体知觉、记忆、思维具有不同方式,他们理解、贮存、迁移和使用信息具有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带有个性特征的认知风格。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和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意义建构方式。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是以人的自主学习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自我主动学习为特征的,这种学习过程是认知、情意和学习者个性协同发展的过程。学习者对学习方向和目标的自主确定,学习内容和方法自我选择,这样的学习才会获得最好的结果。

    4、多元智力理论的课堂分析框架认为,“多元起点,激发动机”、“借助比喻,深化理解”、“多元表征,达到整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以自己的特点增进对课堂的理解,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实践操作的途径。

    四、研究内容

    (一)课堂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目标的确定。

    个性化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展开学习的起点与归宿,它与传统的教学目标在理解内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这里我们用两个关系式来分别表示它们的实质。

    传统教学目标的模式:

    学习时间(C)

    学习者(C) 教学目标(C)

    教学过程、方法、条件(C)

    个性化学习目标的模式:

    学习时间(V)

    学习者(V) 学习目标(V)

    教学过程、方法、条件(V)

    注:C代表不变的量 V代表变量

    从上图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目标是把学习者个性视为不变的常量,作为群体中的个体,他们被允许使用的学习时间,被提供的学习方法、步骤、条件没有个体间的差异,对于个体来说,他们作为常量存在,在此不变量的作用下,教学目标也成了不变量。但事实上,这三者都是可变的,把它们无一例外地作为常量处理,最终只能使教学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呈失效状态。

    相反,个性化学习目标正为改变这一状态而努力。它把学习者作为变量来处理,相应的学习过程、方法与条件也根据学生成为可变量。在这些变量的相互作用下,学习目标也就成了达到各自不同的标准。这种学习状态和结果是个性化学习所追求和所能实现的,也是我们以现行教学改造的方向所在。

    因此,在实验和研究的过程中,依据学科课程的性质,我们实行了“双目标制”。即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或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领域设计了一个课时、一个阶段、一个学期的基础性目标和倡导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是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学习目标,倡导性目标是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目标,并以文本形式发放给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基础、心理需求自主设计自己的学习目标。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时间和速度来完成自我设定的课时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也允许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学期目标的达成要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二)数学课堂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内容的创建

    由于数学学科课程内容的具有相对稳定、逻辑性强等特点,如何在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我们设想通过对数学学科内容的提炼改组、拓展延伸、综合渗透,使课程内容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来帮助学生选择确定个性化学习的内容。具体做法是:

    1、赋予内容开放的时空。学习是开放的系统,封闭的学习内容,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只有使内容具备了开放的情景,开放的问题,开放的结果,学生才可能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经验和

实验研究报告 篇2

一、引言

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作为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学校创新能力和成果产业化的层次和水平,在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作为我校研究型实验室,一方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另一方面承担各类科研任务,其建设和管理要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突出基因工程的特色。学校近几年的发展和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我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使我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更科学更规范,本文在总结实验室现状和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明确了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和思路,并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一些思考。

二、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现状、建设成效

(一)建设现状

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是湖南省科技厅为充分发挥我校资源优势,推动湖南省生物技术的发展,于1995年12月批准成立。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油菜育种专家官春云教授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江学者王国梁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管理采用首席科学家制(PI制),在湖南省科技厅的省级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多次被评为A类重点实验室,并于2007年应学校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设成效

自实行PI制以来,在实验室管理上,对实验室的功能性房间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设置公共仪器室和专业仪器室,避免了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实验室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特别是PI和客座研究人员的管理制度。科研成果再上台阶,新增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主持和参与的获奖成果18项,经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2个,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主编或参编着作7部,发表论文145篇,其中发表SCI论文54篇。对外开放和学术交流更加频繁,并在首席专家的带领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骨干,形成了一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起点高、梯度合理的研究团队。

三、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和思路

(一)建设与发展的目标

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实行以学校科技处领导,实验室主任、研究室主任(PI)三级管理制度,其建设目标是将我室建设成为高水平科学研究、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学术交流的湖南省作物基因工程研究与人才培养重要科研平台,推动湖南省生物技术的发展。

(二)建设与发展的思路

充分发挥我校资源优势,围绕本领域国内外研究前沿,以PI领衔,以水稻、油菜和拟南芥等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作物抗病、耐逆基因及品质性状相关基因发掘和信号传导与调控机制为主要研究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信任为基础,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建立建成开放式综合实验室。

四、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一)进一步建设与管理目标

继续实行PI制管理,在PI的带领下,通过自身努力和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改善实验室研究条件;修订和完善研究室管理和考评制度;加强对外宣传,丰富和不断更新实验室网站;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登记和监督管理;引进和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骨干,增强青年教师课题申报和组织科研的能力,提高课题组的整体实力。

(二)进一步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

实验室将以水稻和油菜等我省主要农作物为研究对象,以耐逆农作物资源创新为主要研究目标,同时开展作物品质改良等相关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争取形成有实验室特色的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方向。整合实验室各研究团队研究方向和力量,争取在油菜分子育种、水稻抗稻瘟病和耐旱、耐高温分子机理、基因克隆鉴定和转基因种质创新研究方面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三)进一步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1)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旧的管理制度很难适应不断发展的实验室,因此,需要进一步制订并完善实验室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本实验室健康运行的管理办法,使实验室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同时通过对各项管理制度的细化、强化,把对师生的关怀落实到实处,更好地实现了人的价值。

(2)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实验室仪器设备更新

实验硬件设施的先进与否反映了实验室的现代化程度和水平。因此,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更新仪器设备和相应配套设施,使其与科研发展相协调,实现设备的最大利用率,充分满足师生的需求。

(3)充分发挥PI制的优势,优化实验室人才队伍

充分发挥PI制的优势,在首席专家的带领下,派遣年轻教师出国进修;鼓励和支持实验室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增强青年教师课题申报和组织科研的能力。另外,在首席专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下,引进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充实到实验室队伍中来,努力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最终实现实验室人才队伍的全面优化。

(4)创造良好的实验室文化

加强实验室的文化建设管理,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通过正确引导,使每个研究室人员既能有序竞争,又能分工合作,和谐共处,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力量,使实验室的发展进入一个滚动前进、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和模式。同时创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宽松科研环境,通过构建和谐的实验室文化,使人人恪守职责,乐于奉献,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从而推动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五、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展望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工作,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研、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必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融人新的科学管理理念,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凭借强劲的学科支撑力量,围绕着"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标准加强建设,确保实验室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为培育基因工程高素质人才服务。

实验研究报告 篇3

摘 要: 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初高中教学不连续性,以及生物知识更理论化、系统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初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在联系,摒弃原有教学方法,从学生心理和思维角度出发,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工作。

关键词: 生物教学 衔接 实验教学

由于目前我省高中和初中教学一般是不连续的,学科教学的衔接问题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生物实验是生物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高考中有关生物实验的考点往往得分率较低,根源在于学生没有准确掌握课本中的实验,但实验掌握需要长期积累。实现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衔接,就要做好教材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方法指导的衔接,保证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延续性,在学生已知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知识建构。

一、实验教材内容的衔接

新课改后,虽然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都加强实验探究教学内容,但由于初中生物八年级会考后,九年级不再学习,使学生有关生物学科的知识内容学习出现断层,在学生头脑中,初中实验教学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脱节”现象。因此,初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要做好过渡和衔接,才有利于生物启蒙教育向生物科学基础教育的平稳过渡。现我就部分实验在初高中实验内容的差异、联系与递进等方面做分析。

有些实验在初中生物实验中已做过,稍加复习,就可以很好地为高中实验教学服务。例如,高一生物实验中有“使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显微镜”。有关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体验,观察过叶肉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等,已初步掌握使用低倍镜的方法。生物学第一个实验的难度并不大,在原先基础上要求掌握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的方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显微镜的操作并不如预期般顺畅,有的学生不知道用低倍镜对光。要求高中教师上课前帮助学生回忆相关实验步骤和要领,以及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可以避免学生做实验时出现错误,为以后实验教学打下基础。高中教材中有许多实验完全依赖初中生物实验基础,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第二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中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安排了萨克斯所做的实验,该实验在初中为八年级教材中最重要的实验,对实验要求最高,因此高中对该实验不做具体要求,教师授课时可适当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初中教师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要对学生严要求,努力做到与高中知识接轨。

二、实验教学方法的衔接

在衔接中会碰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学方法严重脱节。初一初二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有限,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进入高中时,学生思维习惯发生巨大转变,教学方法转向以启发式为主。因此,初中阶段,教师要扎实做好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实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尽可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才是初中生物教师处理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衔接的落脚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生物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要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生物的乐趣,我们提倡初中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尽量以探究活动形式呈现。比如:探究蚂蚁爱吃甜食的实验,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取食行为,尤其是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既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完成,又可以当堂进行。整个实验设计和完成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渗透着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方法教育。高中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改进实验操作方法,发展实验技能,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外,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实验氛围,如指导学生对周围环境进行有效观察、调查和有意义的探究活动,除了课堂上的实验能力外,还应将所学科学思维方法及探究能力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三、实验方法指导的衔接

教得好不如学得好。多数初中生只能跟着老师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只是对教师实验步骤的简单重复,停留在较低层次上。而在高中实验教学中,则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设计解决问题。诚然,学生的认知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在逐步提高,但我认为教师对学生实验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各个年级的实验教学中,对生物学科素养的养成应该是一个持续连贯的过程,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应结合不同的实验内容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例如,做每个实验时,初中教师不能单纯地让学生重复实验步骤,而是要让学生边实验边思考,让他们从实验目的出发,一起分析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材料和设计实验步骤。只有通过这种长期训练和熏陶,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做实验的基本步骤,为将来的高中实验分析、实验设计的教学奠定基础。

科学素养的养成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不管是初中抑或高中,实验教学目标都是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科学素养。学习过程可以是不连续的,但学习思维的培养应贯穿同样理念。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当准确把握学科内的联系,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情况,做好初高中实验教学工作,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2]张斓.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之我见[J].新课程(中旬),20xx(6).

实验研究报告 篇4

电教研究报告与实验报告的撰写

一、电教研究报告

(一)写法(格式)

1、题目。必须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或观点,要用最恰当、简明的词语概括,做到准确、鲜明、生动。

2、情况概述。把实验研究活动的时间、背景、目的、内容、经过及有关条件等做简洁交待,让人有个概括的印象,为后面的进一步分析做好准备。

3、经验总结。这是报告的中心主体。凡属正规的研究活动都应有成果。研究经验、方法的取得和创新是正面成果,教训是反面成果。在这部分要明确提出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研究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论证,阐明意义。对教训要找出原因、提出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较多,要根据总结的中心和观点,选用典型材料,反映事物本质。在写法上要合理安排层次,有条理地进行表述,以增强说服力。

4、存在问题和今后意见。这部分主要写实验研究方案落实情况,检查没做好或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开展研究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5、具名和日期。文章应署明单位或个人的名字、日期,上报时应加盖公章。

(二)要求

1、要实事求是。结论应从实验中来,不能主观武断、任意拔高。

2、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观点,一定要是在对丰富材料的分析中提炼出来的。要避免材料堆砌或罗列观点而缺乏典型材料,切忌带着某种目的和观点去搜寻编造材料。

3、文字要准确、精炼、严谨,判断要明确、推理要严密。

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全过程的缩影,是实验结果和结论的文字记载,是实验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

实验报告的写法(格式)和基本要求如下:

(一)标题。一般直接采用实验课题的名称,使人一目了然。

(二)前言。应交待实验的课题、目的、内容、范围(实验的对象和时间);讲清实验课题提出的缘由、意义、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即实验课题提出的背景);讲明本项实验研究要解决的问题。若是有争议的课题,应摆出自己的观点,以引起反响。写法上要简明扼要。

(三)实验方法。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实验的过程及方法,以便评价整个实验在教育理论和方法论上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使人们据此决定是否承认和接受该项实验研究所得出的结果。

1、实验对象的选取(对象数量、特征、条件、取样方式)。

2、实验研究变量的实施与控制(实验的时间、观测指标、条件控制等)。

1

3、资料的收集、整理等方面所采用的方法。

4、阐述实验研究课题中出现的主要概念、专用名词的外延与内涵。

5、实验过程中所采用的特殊工具及一些特殊的方法、手段等。

6、如有专门设计的图表、量表、测验题、形成性练习等,可以附录形式附在实验报告的后面。

撰写这部分内容,要注意条理清楚,具体措施不必详述,方法的介绍可按实验过程的进展顺序逐一展开。

(四)实验结果。这是实验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在实验中所收集的原始资料和观测资料经过初步分析后的结果;二是对资料初步整理后,采用逻辑分析、系统科学分析、模糊数学分析或教育统计分析的方法,推出实验的最后结果。

1、实验结果的呈现应以事实、数字、图表为主。展示的图表应简明扼要,对某些图表可加以说明或注释。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文字要简明。注意运用大量经过科学方法处理、分析后的数据(测试数据、调查数据、观察数据等)来证明实验的结果,以增强实验报告的说服力。

2、实验结果中所列举的数据,必须是从实验中所获取的资料中得来,要有所据可查,实事求是。

3、对于数据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和客观分析。

4、实验结果必须经得起验证,并可重复、再现。

(五)实验结论与讨论。

结论不是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将实验研究中得到的大量数据和有关材料进行提炼加工,去粗取精,使结果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揭示其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

讨论是实验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对电教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下,对实验提出的新见解,新观点。

这一部分也常以“结论与分析”、“分析与讨论”、“讨论与建议”等作标题。

(六)附录。

附录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

1、实验研究中引用的重要文献资料目录。注明出处、作者姓名、书刊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和地点等。

2、实验研究中收集的重要的原始资料。如能反映典型问题的学生周记、日记、作业及图表资料等。

2

3、实验研究中所采用的工具、手段、设备。包括仪器、教材、测验量表、试卷等。

实验研究报告 篇5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

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验研究

杨建庄任思贞王明平

(河南濮阳油田第六小学457001)

[摘要] 随机抽取1439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以卡特尔、托兰斯、菲尔德豪森等量表为量具,运用创造性教学策略,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创造力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个性明显增强;(二)培养学生创造力同时提高了学生智商和学业成绩。通过案例调查、产品分析和专家评价,我们发现实验学生有:1

① 提高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② 吸收和利用信息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③创新思想更加开放,新思想,设计精巧;④ 创作个性和创作倾向发生了良好的变化。实验也证明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发展的,否则就会萎缩。

创造力的培养要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加强创新意识、创新倾向、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 活动课程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学习技能小学实验

一、 问题和目标

创新精神指创新素质重要因素,在本研究中叫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由创造主体的知识、经验、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等构成,通过灵感并受环境影响的提供首创性产物的正向合力系统。包括能力倾向、学业技能、创造技能和人格特征四种心理素质,是人类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完成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艺创作等一切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心理基础。

培养学生创造性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具体措施,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方向,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要求,是培养创新人才全面实施素质(创新)教育重点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加强了各学科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近年来,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纷纷把创造力的培养贯穿在育人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等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出台繁杂化教育模式,编写多样化教材,这样能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证性研究不多,教学活动中缺乏完整的教学体系,尤其活动课程更是如此。

至少有三个问题:第一,活动教学能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二是各学科教学任务重。如果加大创造力的培养,会不会降低各学科的学术水平,实现教学质量。

三是由于对创造力培养操作上存在着见仁见智的认识:有人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精髓;有人主张“提高一个人创造性的关键,在于提高他的辐射思维能力”。又有人强调训练“发散思维和辐射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核心”。

又有人主张“培养创新能力是把学生自觉置于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创造性才能获得实现开发”。综上所述,有两点:前者倾向于机械思维训练,而后者侧重于狭隘的实践操作。

随着创造力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这些教学策略能否展现创造力的培养,有必要通过创造活动课的实验研究进行检验。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用实证性方法对上述观点进行检验,探索“创造性思维训练课”和“创造性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对创造力的理论进

注:①本研究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生创新精神和人格本位培养的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其中各项测试与调研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和**教科所田慧生、徐长发、华国栋、张武升教授指导及本课题组19名专家和教师共同完成的。

实验学校:22个班选自濮阳油田所属22所小学。

修订定稿:顾明远、张武升、段继扬。

②课题领导:赵贺琴;组织实施:王金举、李广忠、杨建庄等。

业务指导:顾明远、朱小蔓、腾纯、田慧生、华国栋、林崇德、段断扬、张武升、方鸿烈等专家教授。负责实施:

杨建庄.数据统计:杨建庄.

计算机处理:候海云。谨致谢意。

深化、完善和发展,为创新(创新)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本假说是:

1、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着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但这种潜能只有把学生的能力倾向与学生的知识、智力、思维风格、人格、动机与环境共同作用于创造性实践活动(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发明实践活动等)中能有效地复合成创造性素质。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尊重学生表现方式和独特性,实施教学策略有效地和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创造品质,培养创造个性,激发创造发明兴趣,掌握创造技法和发明原理,提高思维技巧,增长观察能力、心智能力、创造能力、信息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创造性实践操作能力等,树立创造志向,养成求是、创新、自信、勤奋、协作、奉献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创造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能力倾向、学业技能、创造技能、创造人格的形成,明显地表现创造性产品数量成倍地增加,优秀发明产品的社会性和功利性显著提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极大地促进了创新(创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2、创造力培养策略,作用于创造活动课(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创造性实践活动等)教学的相关层次环节,必然引起教法的扬弃和教学模式创新,并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素质提高,但这种显性效应,只有在自觉地运用创造性教学原则和方法的隐性条件下才能产生。

3、创造力的发展,能对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产生积极影响,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技能和创造性解题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活动课教学中加强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不仅不会影响其他学科学业成绩,相反活动课教学会有助于各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系统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产品分析法、工作评价法、专家评价法、创造力与人格测量法和教育实验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学生素质(智力和学业技能水平与个性倾向等)相当的原则,随机抽取中**田所属小学中32个初一教学班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21人,男378人,女343人,男女比例为1.1:1

1) 对照组718人,男380人,女338人,比例为1.12:1。

研究前,实验组学生的初始学业技能水平为90.4,平均人格倾向为120.2,创造力水平为89.2

5,创造性产品共2件。对照组初始学习技能水平为90.3,平均人格倾向为120

4创意水平90.2,创意产品(发明)3个。学业技能水平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性格倾向和创造力水平与创造性产品等对照组略高于实验组(前测统计表略)。

两组平均年龄为12.8岁。实验期为三年,即2000年9月止2005年7月。

《二》、研究方法

、研究工具:a.创造过程系统研究法;b.

创造性案例调查法;c.创造发明产品分析法;d.创造性作品评估法;e.

主观(专家)评估法;f.卡特尔16种性格调查表(卡特尔的16种性格因素的测量中增加了e.p托兰斯的“创造动机水平测试”);g.

菲尔德豪森创造力自陈量表(此量表是j·f·菲尔德豪森[j·f·feldhusen]和同事t·蒂尼[t·denny]、c·p·柯顿[c·p·condon]1996年根据e·p托兰斯关于创造型人才的行为和特征的量表修定的,包括67个句子、测出5个因素);学业技能测试改为国家考试成绩平均分和所测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步骤和方法:以教学班为单位,用团体实测的方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上述各种调查,先通过调查研究创造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评价创造性产品的新颖性、科学性、创造性、实用性、社会功利性和社会价值性等,再通过问卷和测验,根据常模和规则评出学业技能、性格倾向和创造性水平成绩(输入微机统计分析,小数点保留两位),然后系统研究学生的能力倾向、学业技能、创造性技能和人格特质等所提高的水平。

、调研测试时间:实验前各项研究取样在初中一年级初进行,最后在初中结业前一个月完成各项对比研究。

《三》、教学策略《自变量》

1、开设两种新的教学形式

(1) 活动课实施两种创造性教学。实验组每周上一节创造性思维训练课,每周六上午3节创造性实践活动课,两类教学均用总课题组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和国家“九五”培养学生创造力《学创造》实验教材,内容含“思维教育、发现教育、发明教育、信息教育、学习教育、渗透教育、艺术教育、参与教育、未来教育、个性教育”等9个方面,两类教学的实验教材均涵含“观察类、想象类、联想类、组合类、发散类、集中类、定势打破类、转化类、创造性解决问题类、创造技能和方法类”等10种创造性思维类型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根据创造教育对实验教材的整体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按实验方案的总体规划在各种操作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个性、创造性实践能力和创造性表现能力等创造力倾向和创造性人格。对照组仍采用常规活动课,不进行上述两项创造性教学活动,但活动教学的课时和课时不变。

(2)实验操作:

①创造性思维训练有五个特点:a.积极寻求对立;b.敏锐的观察力;c.创造性想象;d.独特的知识结构;e.活跃的灵感。

② 在创新活动教学中,体现了创新传统教育、创新品格教育、技术革命教育和创新原则教育。利用国内外古今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故事,激发学生努力工作的创造决心;本文介绍了成功发明人的研究和改进过程,帮助学生树立了创造伟大成就的远大抱负;讲解周围常用设备的改进、演变和改进过程,消除学生在挖掘和创造话题时的疑虑;列举身边许多有待改进、充实和完善的东西,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创造动机联系经济改革,感召学生的创造激情;分析大量发明案例,了解创作方法和原则等。目的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③创造性实践活动课中指导和帮助学生突出四法:帮助学生建立创造性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及记忆技巧;帮助学生开展创造性实践和发明构思活动,教会学生观察、联想、思考和创造;帮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工具和生产技能,并介绍所用材料的特性和特点;帮助学生收集信息,学会灵活使用信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元认知能力。

④在创造性实践的过程中,教授创造和发明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创造性工程的能力。a.传授创造发明原理:

综合原理、组分原理、还原原理、置换变换原理、移植原理、迂回原理、换元原理、逆反原理、强化原理、群体原理等。b.让学生了解创造发明原则:

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市场评价原则、相对最优原则和独特性原则。c、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创造性和发明性技巧

列举分析型创造技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信息列举法等)、组合思考型创造技法(主体添加法、同物自组法、异类组合法、重组组合法等)、观察发现型创造技法(目标转移法、变换视角法、迂回发现法等)、逻辑推理创造技法(类比创造法、移植创造法等)、检核提示型创造技法(检核目录法、动词提示检核表法、专项问题检核表法等)、适应需求法、缺点逆用法、联想构思法、模仿创造法、反向创造法等等,有效提高创作、发现、创造发明能力。

⑤创造性实践操作与发明制作中,对学生训练重点强化“七多”要素和“四个有效”结合。通过开展小发明、小**、小创造、小制作、小发现、小革新、小设想、小建议、小设计、小实验等形式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营造“自由”和“安全”的创造性实践氛围和环境,重点强化训练学生“多学、多看、多问、多用、多说、多做”的创造性教育环节,启发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加、减、增、删、扩、缩、联、用、变、改、代、反、搬、定”等方法,提高创造技法的探求与灵活运用能力。在实践中,应强调四个有效组合

即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创造性灵感的捕捉有效结合起来;有效地把“注意、观察、绘图、试验、制作”与“思索、想象、推测、阅读、运筹”等心理因素相结合;创造发明(准备—酝酿—明朗—验证)实践活动有效地与“摸、拆、拼、装、试、画、算、写、想”相结合;教学策略结合了学生的能力与知识、元认知、思维方式、个性、动机以及创造宽松环境的有效作用。通过以上创新实践教育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表现能力、创新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物化能力。

实验研究报告 篇6

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中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教育环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来说,往往是抽象和隐性的。利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不但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加大教学密度,而且能创造生动、形象、交互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

形象思维是凭借头脑里储存的形象或表象材料,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文字、图像(静止和动态的)、声音等各种形式体现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学内容更明确,步骤更科学,形象更生动, 方法更合理。学生的认知过程速度快、功效高。

例如,我在教学SEPC BOOK(A) Lesson 22 Coins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多媒体课件:

第一步:片头,在典雅的古乐声中,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辉煌的故宫,雄伟的万里长城。

画外音:Our motherland is an old ancient country.which has a long history(使用视屏捕捉卡,将彩色画面输入电脑。)

第二步:屏幕上推出形状各异的古钱币,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

画外音:Do you know what they are? Yes,they are coins.推出标题COINS(通过平板扫描仪将色彩斑斓的图片输人电脑。)

第三步:1.屏幕推出贝币(Bei money)画面。

画外音:Bei money was used in China more than 3000 years ago.It was the earliest Coin in the world。In fact,they were some beautiful seashells.

2.屏幕推出布币(Bu money)画面。

画外音:Bu money was the earliest metal coin in the world.In fact,they were some ancient farm tools called“Bu”。

3.屏幕推出刀币(Dao money)画面。 画外音:Dao money was the first copper coin in the world.They looked like all kinds of knives,so they were also called kinfe money。

4.屏幕推出鬼脸币(Ghost-faced money)画面。

画外音:Ghost-faced money was an- Other kind of metal coin.Those coins looked like a human’s face,so they were called Ghost-faced money.

5.屏幕推出各种圆币(Yuan money) 画面。

画外音:Yuan money was all kinds of round coins. Some had holes (round of Square)in them,and some hadn’t.

我这样设计意图有两个:一个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说明我国有辉煌而悠久的文明史,古钱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形象直观地展示各种硬币,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学生们兴趣浓烈。在愉悦的环境下,很快掌握了情景与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不知不觉地把内容形象化地映在了头脑里,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求解性思维,又称定势思维或求同思维,是让学生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去寻求信息之间的联系,使思维聚集、收敛;最后得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维过程。它的特点是求同性和规范性。学校教育必须训练求解性思维,传统的方法是教师讲解-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得到答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则更佳。

例如,我在用多媒体教学“Coins”时, 在显示古币前先设计了一道问题,同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In what way are the coins different form one another?我摄入了一个考古学家在考证硬币的录像场面,并将新中国的一元硬币和英国女皇硬币分别做成 “透明色”,即呈现一遍马上消失,待学生回答后再显示一遍,以确认学生回答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进一步分析、联想、综合、判断和推理,很快就作出了正确的答案。Coins may be of different sizes, weights,shapes and metals.从而激活了与课文的联系。为了将学生的思维、兴奋点 引向高潮,接着我又呈现了一道难度稍大,较深入细致的问题,同样要求学生注意观察。What can you usually see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coin?屏幕推出一系列圆币,从最早的战国时期到明清年代的,从民国年间的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应有尽有。其中有一枚民国年间的硬币,我让学生们注意观察,图片上的人是谁?大家情绪高涨,仔细观察后,异口同声地说“袁世凯”,并说这就是“袁大头”。通 过电脑对比显示今昔硬币后,学生很快答道:In the past,it was common to have the head of a famous person on one side of the coin,with a hole in it.At present the coin is usually pressed with the name of the country, the &#118alue of the coin and the date.However,in the past,the date was not always included.为了方便查找,我给每个问题设置了一个按钮,每个按钮都是一个 超文本的节点,任何时候单击都可显示该 问题。如果学生回答正确,教师点按手印触摸区,屏幕上即出现向你祝贺的鲜花, 同时出现“Good!”或“Yes,you’re right”。等事先设置好的配音。如果回答不正确,电脑中出现“Sorry,you’re wrong。”等配音,同时屏幕上出现一只米老鼠,俏皮地伸伸懒腰,偷偷溜走的滑稽形象,随接屏幕上出现提示,直到学生回答正确。通过这一系列的多媒体手段,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诱发了学生观察、思维、探究的兴趣,从而顺利完成了一个从问题--矛盾--探究 --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求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思维打破常规,寻求变异,广开思路,充分想象,让学生灵活接受知识,举一反三,探索多种解决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形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求异性和多样性。教学中,努力培养发散性思维,将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发散性思维又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因素。学校教育一般是在定势思维 (求同思维)的基础上,“先死后活”,进一步诱导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教育。

例如,SEFC BooK (A) Lesson 14 A Travel Diary 讲的是作者到南美洲大森林旅游的事。我制作了一组动画:

动画1:一架波音747飞机载着作者和游客(由我设置的运行路线)缓缓来到了郁郁葱葱的大森林上空。(配有飞机声音)

动画2:游客尽情玩耍,有的在钓鱼, 有的在野炊,有的在写生,调皮的猴子、松鼠时隐时现。这时,作者想跳入河中游泳, 导游高声阻止了她,并告诉作者河里有 “食人鱼”。(配有说话声,野炊时炊烟袅袅 和玩耍、钓鱼用三维动画制作。)

动画3:森林的一角:一大片惨遭损坏的森林,有的已被烧毁,有的还在冒烟,有的已种上了庄稼,慢慢地森林消失。 在惨遭破坏的森林里,慢慢推出How to Save the Forest的大红滚动字幕。

最后我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预先拍摄好的一组无声录像及提示,以Pair work的形式,让一个学生当 newspaper reporter,一个当writer进行“现场采访”对话。学生们积极思维,踊跃参与。很快就置身于英语交际的具体情景之中了。有的说“We should protect animals, Otherwise,those wild animals will disappear Sooner or later.”有的说“Population should be controlled or the earth can’t support people.”有的说“No one is allowed to smoke in the forest,for smoking may cause a terrible fire in the forest.”也有的说“Those who cut trees should be fined and those who Plant trees should be praised。”最后大家一致认为 It’s necessary for us to save nature.To Save nature is to save ourselves。多么精湛的表达啊!学生不但巩固了旧知识,又活学活用了新的语言知识,而且很自然地激活了与下一课内容的联系。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通过这种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的思维,不但真正找到了知识的联系,而且在实践领域内进行了由发散到创造的思维,同时也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真正的落实和提高。 一个富有创造型的人才只有在这种循环往复的环境中才会得以培养和诞生。

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图、文、 声、情并茂,在英语教学中显示了无与伦比的优势,能将平时英语课上教师想做但又做不到的事变成现实,优化了“复习、呈现、操练、练习、巩固”这五个课堂教学环节,并通过一系列的人机交互活动,真正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进一步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的各种思维,有效地帮助老师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相关阅读

  • 中国研究报告

    我们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篇题为“中国研究报告”的好文。一般来说,有付出就有收获,当我们要向领导汇报工作时。往往都需要我们撰写报告,报告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我们将持续推出相关内容以满足您的需求!...

  • 社会研究报告精华

    相信大家都了解,实践是打开理论宝库的关键,为了总结一个阶段的工作或学习,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是否在为报告的撰写感到困扰呢?推荐一篇与“社会研究报告”相关的文章给大家一同阅读吧,请将此页加入收藏以便今后查阅!...

  • 教育研究报告13篇

    简单来说,成功的背后总要有探索的过程,为了向领导更好地汇报工作。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一份好的总结报告可以助力我们提升自己。探索“教育研究报告”的内涵让我们了解更多有趣的事情,以下列举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和想法!...

  • 育科研实验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 关于工作报告的范文

    目前国内对课题研究报告的要求不尽一致,但综合来看,一篇规范的研究报告的格式主要包括如下一些内容:一、标题部分标题,又称题目或篇名,是对研究报告内容的高度概括。一个好的标题,不仅在文字上要简洁、明了,而...

  • 课题研究报告及写作要领

    说明:课题研究报告没有固定模式,仅供参考。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撰写。一、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二、摘要。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三、引言(或前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