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圆锥教案6篇

发表时间:2024-10-18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依据,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我们听了一场关于“认识圆锥教案”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认识圆锥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材31-32页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教学用具:课件圆锥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展示教材第31页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2、揭示课题:圆锥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圆锥形物体。

2、教学例1,圆锥的认识。

(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后,说一说圆锥有哪些特征?

(2)讨论交流。

(3)认识圆锥的高。

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4)引导归纳。

圆锥的特征: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三、课堂练习

1、活动游戏。

将三角形制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

2、 完成第32页“做一做”的习题。

3、 练习六的第二题

板 书设 计

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特征: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教材33-3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重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提出问题。

出示一个铅锤,并提问:你有办法知道这个铅锤的体积吗?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

(3)实验探究

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4)讨论探究。

1(5)引导归纳。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3

11 得出公式: V圆锥=V圆柱=Sh (板书) 33

2、教学例3.

(1)出示例3

(2)理解题意。

(3)引导分析。

(4)尝试计算,指明板演,讲解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习题。

2、完成练习六的第4题。(看时间而定)

板 书设 计:

圆锥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11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33

1字母公式:V=Sh 3

圆锥的体积(练习一)

教学内容:教材35页 练习六第6题 黄冈小状元26页,第3题

教学目标:强化练习求圆锥的体积,会求,已知底面圆的半径、直径或周长,高,求圆锥的体积

重点:会根据告诉我们的条件,求圆锥的体积

难点: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题

数学书上35页 练习六第6题

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31.4cm,高是9cm.它的体积是多少?

(1) 分析题意: “告诉了我们那些条件,求什么”

要求圆锥的体积,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2)分析完毕: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板书,老师集体订正。

r=31.4÷3.14÷2

=10÷2

=5(cm)

S圆柱=3.14x5x5

= 78.5(平方厘米)

V圆锥= Sh =x78.5x9

=235.5(立方厘米) 答:????..

二:及时练习 1313

认识圆锥教案【篇2】

借助《圆锥》这一教学内容为载体,我有机会实践自己在“空间与图形”这一部分的基于教材的`深入探索与研究。课改以来,新的课堂十分活跃,特别是空间与图形的相关课,十分重视操作、实验等活动,课堂一派热闹。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我觉得数学课应该更“数学”一点,应该体现出数学的严谨性。所以,教学中我努力营造“活而不乱”的课堂,让操作活动的背后更有知识的含量。

首先,为学生提供的扇形纸片、橡皮泥、跳棋、圆铅笔、卷笔刀等材料,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动手制作圆规,加深学生对圆锥体的认识。而在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一部分,我不仅仅让学生单纯的去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圆锥体物品,而且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设计,使用的原理是什么。

在探究圆锥体积计算一部分,我努力寻求“自主探究、独立解决问题”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用空心圆柱、圆锥进行实验。但是,学生怎么会一下子想到做实验呢?做实验是他们自己的需要吗?如果开始就做实验,虽然形式上是热闹的,但学生的思维是被动的。于是,我设计让学生先去猜一猜,圆锥体的体积计算与什么有关。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借助已有的一些图形进行割补,探求底面积、高的关系等方法。在为学生提供各种圆锥体、量筒、水槽、细沙等工具,让学生自由实验,独立去探究体积的计算。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反思这一系列的活动主动探索知识,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总之,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生活知识也应该融于课堂。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数学课上,要有数学的语言,数学的思维,要从理性的思考角度入手,让学生有操作活动,更要有归纳、推理和思考。让培养空间观念的数学课更“数学”一点。

认识圆锥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是小学数学最后教学的形体知识。与长方体、正方体一样,圆柱和圆锥也是基本的几何形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经常能够看到这些形状的物体。教学圆柱和圆锥,能够扩大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范围,丰富对形体的认识,有利于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教学圆柱和圆锥,也能够丰富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活动经验,深入理解体积的意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利于完善认知结构,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圆柱和圆锥,还能够给学生提供探索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机会,有利于转化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全单元编排五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圆柱、圆锥的形状特点

例2圆柱的侧面积

例3圆柱的表面积

例4圆柱的体积

例5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近似数的进一法。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认识圆柱和圆锥

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的例1和第10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及空间观念的形成。

教学资源:1、课件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或一个圆锥形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示意图

2、教师: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

指名学生分别说。

谈话:回忆一下学过的图形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谈话:不论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它们都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你知道图(4)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

图(5)是什么形状?板书:圆锥

你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那些圆柱和圆锥?(指名学生说,如铅笔、烟囱、套管、铅锤等)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

二、合作探究,认识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把有关圆柱、圆锥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圆柱、圆锥的特点,其它问题我们以后再来研究,好吗?

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教师出示圆柱实物并将直尺靠在圆柱实物边上,告诉学生上下粗细相同的圆柱叫直圆柱。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实物,仔细看一看。

①先看一看,你认为它有几个面?

②再摸一摸每个面有什么特征?

③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手中的实物和同学的实物有什么特点?

教师巡视解答疑惑。

汇报观察结果:

谈话: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先指名学生拿着实物到前面介绍自己的发现,再指名不拿实物说发现。师生及时共同进行评价)

谈话: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个面大小相同的?

指名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确: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圆形,大小相等,叫圆柱的底面,中间有一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

课件随时演示,将茶筒的底面和侧面抽象出的圆柱立体图形

板书:底面2个完全相同的圆

侧面1个曲面

高两底之间的距离

3、认识圆柱的高

教师从学生拿来的圆柱中随便找两个高矮、粗细不同的圆柱,让学生观察比较。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底面大小决定圆柱粗细,高决定圆柱的高矮

谈话:哪是圆柱的高,谁来指一指?

谈话:你知道你手中的圆柱形有多高吗?想知道它的高有多少条吗?

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圆柱的高,记下测量数据,多量几条,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测量结果。指名一组到讲台前演示,

使学生明确:圆柱的高长度相等,有无数条。

提问:什么是圆柱的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高上下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无数条)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圆柱的高

(二)认识圆锥

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圆柱,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锥形物体,观察圆锥体,摸一摸、量一量,和圆柱比一比,它与圆柱有什么不同?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观察结果。

使学生明确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形,有一个侧面是曲面。圆锥是尖的有一个顶点。

教师出示圆锥实物课件

思考:圆锥有几条高?

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学生用平移的方法将藏在圆锥中的高平移出来测量,学生合作动手测量圆锥模形的高并指名上台演示。

板书:底面1个圆形

侧面1个曲面

高1条

2、交流对圆锥的认识

3、小组讨论比较圆柱与圆锥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物体是圆锥形的?

5、学生阅读课本9、10页的内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10页练一练。

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是圆锥?为什么?

2、练习二第1题。

结合图形指出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3、练习二第1题。

“连一连”。学生自主连线,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回顾新知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巩固圆柱与圆锥的区别与联系。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3题。

板书设计:

认识圆锥教案【篇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4849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与圆柱的区别和联系。

2、使学生学会测量圆锥的高,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合作学习、合理猜想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圆锥高的测量

教学难点: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具准备:圆柱体、圆锥体;垫板;直尺、大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锥体模型、垫板;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问题情境一同学们,通过小学五年多的数学课堂学习,你知道数学是专门研究什么内容的吗?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也就是说,数学不止是研究加减乘除运算,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还要研究空间形式。研究空间形式,就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等你们上了中学,你们将系统学习这类知识。(板书:形状、大小、位置关系)

问题情境二到目前为止,大家想想,我们已经学习了物体的哪些特殊形状?(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你能在生活中找出具有这些形状的物体吗?

一、导入新课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看到这样形状的物体(电脑显示砂堆、陀螺、漏斗等实物。根据实物图抽象成立体模型图)。

2、问题情境三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你想为什么取名叫圆锥?(引导学生认识到底面是圆的,头上像锥子一样尖尖的,就叫圆锥。)(板书课题:圆锥)对于圆锥你想了解些什么?(板书:面、高、体积;)

3、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种圆锥。

二、探索研究:

(一)圆锥形状的认识。

1、引导观察特征

(1)问题情境四取出圆锥体学具,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

(2)让一生上来边指边说,回答后师板书:

顶点:1个

侧面(曲面)

面:2个

底面(圆)

(3)同桌互相指着说一遍。

画透视图的时候应该先画一个椭圆,然后在椭圆的正上方画上顶点,最后把顶点与底面连起来。

(二)圆锥大小的研究

1、问题情境五同学们,圆锥有大有小,你知道圆锥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比较红色和黄色圆锥体,你发现什么?(圆锥体的大小与底面的大小有关)

比较红色和绿色圆锥体,一个高、一个低,你又发现了什么?(圆锥体的大小与高有关)

2、圆锥高的认识

问题情境六(1)高在哪里?两人一组指一指,说一说。谁愿意指给大家看?他指得对吗?有没不同意见?

(2)指母线,这条是不是圆锥的高为什么不是?你能举个例子驳倒他吗?出示等高但母线不等的两圆锥,测量母线的长,发现长短不一,得出母线不足以代表圆锥的高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生回答的基础上,电脑显示,闪烁顶点和圆心,再连起来画一条虚线。进一步明确圆锥的高的概念)

(4)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为什么?(教师在黑板上作高,板书:1条)

(5)在下发的练习纸上的立体图上画高,标上字母h。

3、圆锥高的测量

问题情境七(1)刚才我们在透视图上找到了圆锥的高,那像这样的物体,它的高看得见吗?看不见怎么能知道它高多少呢?你有办法吗?下面就请同学们三人一组,测量黄色圆锥体和绿色圆锥体的高,小组内先讨论一下,再利用手中的工具,动手试试看,有困难的可以看书本。

(2)汇报测量的步骤及测量结果。你们小组测出来是多少?你们呢?还有不同的结果吗?

你们是怎么测的?来,上台演示一下。大家是这样测的吗?

(3)师问:其实,老师让你们测的黄色圆锥和绿色圆锥的高度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太一致呢?你认为测量时要注意什么?(电脑显示:圆锥平板必须放平、刻度处理、尺子必须竖直等)

(4)为什么垫板要放平,尺子要竖直?(其实这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对边相等,利用这一原理,我们把看不见的高平移到圆锥外面来测了。教师在透视图上作图演示。)

(5)照电脑的样子再测红色圆锥体的高。有没不同意见?

4、认识圆锥侧面展开图

问题情境八(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猜一猜,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应该是什么形状呢?

(2)验证:究竟谁说得对?让学生把圆锥体侧面沿着顶点到圆周的一条线段剪开验证。强调圆锥体的侧面展开是扇形。教师把图贴在黑板上。

5、想象,对圆锥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问题情境九出示直角三角板:把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紧贴桌上,握住一个角的顶点旋转一周,会形成一个什么形体?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圆锥体的什么?

认识圆锥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方法:

创设情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动口、动手又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自主学习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强化

课件演示:出示一支圆柱形铅笔。

教师问:同学们这支铅笔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说说它具有什么特征吗?

生:是圆柱体。它的特征是:圆柱有三个面,有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有一个侧面是曲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圆柱的特征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几何形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

课件:用转笔刀削铅笔,把削成的笔尖部分(圆锥体)垂直切下来。

问:这还是圆柱体吗?被切下来的是什么几何形体呢?

生:不是。是圆锥体。

师揭示课题: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所学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认识》。板书课题

三、探究体验。

1、列举,提出问题。

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你都看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你也可以把课下收集的圆锥形物体拿出来给大家看。

生1:冰激凌外壳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2:有的帽子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3:漏斗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4:盖房子用的铅锤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同学们很善于观察,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想一想,你都想知道有关圆锥的哪些知识?

生可能提出:

1、我想知道圆锥的特征。

2、我想知道圆锥有几条高?它的高指的是什么?

3、我想知道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的?

4、我想知道圆锥的体积应怎样计算?

5、我想知道圆锥的表面积该怎样计算?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也可以猜一猜你能发现什么?

生:手拿圆锥体模型观察、想。

师:把你观察到的,感觉到的告诉给你小组的同学,小组同学共同探讨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深入小组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

师:哪组愿把你们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

生汇报:(预设展示过程)

A、圆锥的特征。

①我们发现圆锥上面细,下面粗。

②圆锥有一个尖尖的部分,摸起来很扎手。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③圆锥有一个弯曲光滑的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侧面。这个面是曲面。

④圆锥有一个圆形的面,我们可以把他叫做底面。

⑤我们还发现圆锥的底面朝下立者,尖朝下不立者。

⑥圆锥在桌子上滚动时,既不朝前走,也不朝后走,它总是绕着一点画圆。

B、圆锥的高

①我们发现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之间的距离。

②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我们认为圆锥只有一条高。

③圆锥的高是圆锥的底面到顶点的线段的长。

④我们认为他们说的不准确,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它应该有无数条高。因为从圆锥的顶点引一条与底面平行的线,这样就可以作出无数条高。

师:同学们对于圆锥的高有几种不同的看法,谁的说法是正确呢?请同学们小组进行讨论。

生:小组进行讨论。

师:哪些同学同意某某的说法。老师也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请同学们仔细看屏幕。(课件演示圆锥的高)

师:这条黑色的虚线就是圆锥的高。谁愿意说说圆锥的高指的是什么?

生试说圆锥的高:

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圆锥只有一条高。因为圆锥只有一个顶点和一个底面圆心。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42页看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谁来读。

(指名读、齐读高的定义)

师:哪一组还有发现。

C、圆锥的侧面展开。

我们发现圆锥的侧面展开是扇形。(举起给同学们看,一名同学把展开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教师用课件演示侧面展开的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请同学们拿起圆锥体模型,小组同学互相说说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小组互相说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师:谁愿意到前面说说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两名学生到前面来说

3、由实物抽象出几何图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好!老师这有三幅圆锥体实物图,请同学们看。(课件展示)圆锥的几何图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看(课件展示)画图时看不见的部分应怎样画?(课件演示)

这就是圆锥的几何图

生:用虚线画。

师:同学们看黑板这是圆锥的几何图。(教师边说边揭开贴纸)谁能到前面对照圆锥的几何图说说你都学会了有关圆锥的哪些知识?

学生到前面说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圆锥是什么样子的?

4、探究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圆锥的特征及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我们知道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那怎样来测量圆锥的高呢?先想一想,然后利用课下大家准备的材料,小组同学共同探究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学生汇报:

生1:我们小组是这样测量的,先把圆锥底面放平,用直尺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用三角板竖直地量出圆锥的高

生2:我们小组的方法和他们的差不多,只是用小尺竖立在桌面上,然后用三角板通过顶点与直尺垂直。

生3:我认为这种方法比第一种测量准确。因为三角板这样放在圆锥的顶点上可以与直尺保持垂直,准确地测量出高

生4:我们是这样测量的,把圆锥的底面朝下倒立在桌面上,把小尺放在圆锥的底面上,然后用三角板垂直地测量出顶点到底面之间的距离。

生5: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太好,因为这种方法不能使用于所有的圆锥,比如,一个大的小麦堆,能把它倒过来测量它的高吗?

生6:我们认为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应该注意小尺测量时要从“0”刻度开始。

四、看书质疑。

五、课堂练习

1、在下面的图形中找出哪些是圆锥。

课本练习十二1题

2、判断。(打手势)

(1)圆锥的侧面是曲面。

(2)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圆锥侧面展开也是长方形。

(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锥的高。

(4)圆锥的底面是圆形。

3、练习十二2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七、作业。

到室外找一些沙子或土堆成一个圆锥形,想办法测量出它的高,可以两个人进行合作。

认识圆锥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的特征,通过实践活动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同学们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实验培养同学们认真做事的态度及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问;以一条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立体图形?说一说它的特征及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出示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请同学猜一猜,如果以它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又会形成什么立体图形?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形体吗?讲给大家听。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认识圆锥体的特征

(1)学生观察后回答。

(2)师: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2、推导体积公式

(1)猜想: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呢?你认为圆锥的体积与什么形体有关系?有什么系?

学生进行讨论:大家的一致意见是与圆柱体积有关系。但是有的说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二分之一,有的说是三分之一,还有的说是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

(2)各组分别阐述理由。

(3)动手做实验:分组活动。

学具:一盆水,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等底不等高的圆柱体与圆锥体,等高不等底的圆柱体与圆锥体的容器

(4)要求:各组把关系写出来,把推导出的公式写出来。

(5)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

1、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2、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6)学生进行评价哪个结论正确。

(7)字母表示公式:V=1/3Sh

(8)教师板书。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例1一个圆锥的物体,底面积是12.9平方米,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在电脑上解答后互相检查。

2、判断:

(1)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2)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3)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不变,体积就扩大6倍。()

(4)一个圆锥体积是10.2立方米,底面积是3.4平方米,求高是多少。算式是10.2梅3.4梅3()

3、填空:

(1)圆锥体积是15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为()。

(2)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大()倍。

(3)一个圆锥体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少16立方米,圆柱体积是()立方米,圆锥体积是()立方米。

4、一个高是10厘米的圆锥沿着直径切成两块,表面积增加160平方厘米,求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

从生活中找一圆锥体物体,通过测量的办法来计算它的体积。

板书设计:

圆锥体的认识和体积

圆锥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V柱=Sh

V锥=1/3Sh

教学过程流程图

相关阅读

  • 幼儿认识1教案优选

    笔者经过慎选为诸位推荐一篇名为“幼儿认识1教案”的优秀文章,笔者相信这篇作品将对您有所助益,让您对自己充满信心。作为老师,为了能够授课得更好,我们需要精心编写教案和课件,只要我们在撰写的过程中认真负责,就能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有效的依据。...

  • 幼儿认识时间的教案模板

    笔稿范文网编辑为你整理的“幼儿认识时间的教案”资料让你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不管你需要什么信息这篇文章里都有。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备课的必备工具。...

  • 初步认识乘法教案通用12篇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指引,教案课件应该从哪些角度来写?以下是一篇关于“初步认识乘法教案”的特别整理文章,请您认真了解以下相关内容!...

  • 大班认识水教案热门11篇

    随着人们的教育质量的提升,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你是否在寻找高质量的范文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大班认识水教案热门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

  • 认识图形的教案精华

    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要写好教案课件,避免重点内容漏掉。笔稿范文网费尽心思设计出的“认识图形的教案”一定会让您感到惊喜,大家都可以试试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