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观后感九篇

发表时间:2024-10-01

好的电影可以激发我们浓浓的兴趣,就算时隔多年,再次观看仍然充满感动。通过阅读和写作我们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经常写观后感,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更加丰富,到底该如何写好有关作品名的观后感呢?我们听了一场关于“孟子观后感”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孟子观后感 篇1

关于读孟子有感优秀范文精选

孟子经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来表达自己地观点和看法。而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变成了今天我们常用地成语,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可见孟子思想对我们地影响对我们来说不可不谓深厚。

孟子所说的"揠苗助长"演变到今天一般都说成是"拔苗助长",但说的都是同样一个道理,孟子认为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然就会像宋人那样"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说,还枯死了禾苗,得不偿失。要想幼苗茁壮成长,只有勤于耕耘。不愿耕耘,拔苗助长,必然失败。就像人的成长与发展一样,同样要遵循规律,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点点变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成长得更好,由一颗幼小的树苗长成一株参天大树。

孟子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守规律的同时还提醒人们凡是应顺其自然,适应事物本身的发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谓:"其进锐者其退速",即是继承了孔子"欲速则不达"的思想。当我们太想办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急于求成而显得过于浮躁,沉不住气,冒冒失失的前进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进和发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孟子的观点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样,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越大,那它产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同样,如果我们在一件事情上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们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发展出乎我们的意料和想象,那我们将比用平常心对待一件事物的时候更难以接受眼前的事实。所以凡是我们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这样,当事情成功时,我们才不致于过于高兴,被成功的喜悦麻痹了清醒的头脑;在事情失败时,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致于过于失望和难过而丧失了前进的勇气。

孟子还曾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时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追求的,当两者不可兼得的时候,孟子选择舍生取义,虽然平凡如我们的芸芸众生不用面对生命与道义这么高尚严肃的话题,但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难免还是会面临两难的选择,那我们又应该怎样抉择呢?比如说工作和休息的冲突,个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时候,何去何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选择。但我觉得能够把工作和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热爱生活,也喜欢工作,把生活当作工作的一部分,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机体,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这样,即是是工作占用了休息的时间,也不会产生工作占用了休息时间的想法,也就不会觉得在八小时之外的工作是一种负担。

孟子观后感 篇2

读后感汉文实在是很奇妙。透过汉文可揭开尘封的沧桑,触摸到历史的纹理,可以说,汉文用最简单的方式承载了千年的厚重,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家庭甚至一个人的绵延脉络都纳于一字一词之中,笔画间书写的是历史,浸透的是文化。汉文被赋予了自我以社会化的性质,成为了时代的表征,而汉文中有个字最有意思,它将中华千年的精髓聚于其中,那就是“和”字。

;“地利不如人和”。说:“和,相应也”。:

“保合大和乃利贞”。:“阴阳和而万物得”。如是种种,多不胜举,但其要义多为不偏不倚、刚柔相济、调和相应。

一字窥世,浩浩中华亘古承传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尽显于一个“和”字之中。同时,它也将人的各种关系做了做了最为彻底的表达,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体现了天人调谐,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体现了和睦相处,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体现了合群济众,在各种文明的关系上体现了善解能容。

人是万物的缔造者,“和”亦并非空而妄有。人是和的发出者、表现者、终结者,而“和”则是人各种关系建立起来的目的与手段。由此,“和”可以体现人的性情与德性。

和之于人之性情,其实如水,而水之性情可贵并不仅仅在于柔软且顺应,更贵于柔韧且执着。不以汇集于海为终结,执着与循环间,为溪水,为江河,为汪洋,不改其初衷,不变其本真,以平静之心处事,以平常之心为人,不愠不欲,不嗔不怒,不高看,不贱视,于默默无闻间寻得琐事之乐;和之于人之德行,是气度,是雅量,是客观地看待身处的环境,且做出质朴的判断,不为一叶障目,不为一己之私欲所绊。在廉洁中承认污秽,但不要坐视不管,不仅要谨慎。

会平衡,能自胜,善用万物之相反成就相成,相竞成就相用,终而达到相继相承、生生不息。

古人云:“和为贵”,可为公仆者如何能实现“和”?遵循原则为一要义。

求“和”之原则有二:一为正义,二为仁道。正义者,重义尊权,以平等之心待人,以公正之取事,善用天时,巧为地利,诚于人和。

仁道者,海量汪涵,以和而不同之度量,明事断物,于自身善自省,于朋友善勉励,于恩人善情谊,与异己善求同,于功劳不自居,于民事不怠慢,勤于心,力于行,胸怀天下,心系百姓。

综而言之,时事不同,世人对“和”诠释的方法、角度亦不会相同,但是万种方法、千种释意,对“和”的争议、辨识恰恰成就了“和”的大义,和而不同,同则不继。

学校:杨浦区世界小学

班级:三年级二班

姓名:沈蓉

读后感》

孟子观后感 篇3

做大丈夫

——读《孟子》有感

最近拜读了《孟子》,让以前只是道听途说的我对圣贤孟子的敬仰又多了几分,他虽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古代,可是他的主张对于现代富强进步的社会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最让我受益匪浅的地方就是孟子对如何成为一个大丈夫的独到的见解了,现在的社会就是缺少了孟子说的这种大丈夫吧!什么样的大丈夫呢?

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大丈夫呢?让我们看看孟子是怎么教我们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的!

要问什么是大丈夫,最好的回答莫过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了,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除了这些,如果还能做到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那就真真正正的成为一名大丈夫了,这句名言,曾鼓舞了历史上不少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权,坚持维护公平正义的座右铭。

作为大丈夫,首要任务就是做到“诚”了,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真诚而不感动的东西从来没有被感动过;不真诚是从来没有感动过人的。“诚”是儒学的核心观念之一,在儒家的学说里,真诚的确是一个人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真诚,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

以诚待人,生活会更加美好。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是这个意思吧。

一个真诚的男人,一个大丈夫,当面对人生与正义的抉择时,他会如何抉择?孟子又给了我们答案:“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是我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欢的,如果不能两样都吃,我就舍弃鱼而吃熊掌。生活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不能两样都拥有,我就舍弃生命而坚持正义。

我们生于新时代,人民安居乐业,似乎已没有生与义不可得兼的问题了,但面对日益发展的经济洪流,义与利逐渐成为了我们的两难选择,如果二者不可得兼,你会舍什么而取什么呢?

想必大丈夫都会舍利而取义吧,那么想要抵制**,不为所动,又该经历什么磨难才能做到如此呢?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不能顺利,这样来振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想成为“人上人”,首先就必须承受的住“苦中苦”,要知道,痛苦与希望一直同在。

司马迁因困于刑罚而著《史记》,屈原遭流放而赋《离骚》,正是因为他们身处逆境,所以奋发而起,置之死地而后生,创造了流芳百世的千古美名。所以,对于人的一生来说,逆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历磨难和挫折的人生是枯燥无味的,只有磕磕绊绊的人生才最美!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作为国家的栋梁,国家的未来的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孟子认为,我们首先要以诚待人,以诚待人;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里的**也变得越来越多,我们要做一个大丈夫,就要经的起**,不管什么情况下,面对利与义的选择时,我们要义无反顾的选择站在正义的立场,坚持自己的原则;大学的环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学习上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低,这是很不应该的,我们应该保持我们学习的热情,刻苦勤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现在刻苦,才能享受以后的美好时光,要提倡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作为大学生,就要为全社会起到带头作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千千万万个我的梦汇聚成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孟子观后感 篇4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成熟自己》故事,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读《孟子》,读出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就告诉我们磨难是成功必经之路。《孟子》告诉我们: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标杆,往往更能测出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而瀑布的美丽之处,也并非上游河水的浩荡,而是水到断崖处,那奋不顾身的向前飞跃。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不经历挫折、泥泞,不通过在困难中锻炼自我,又怎么到达成功彼岸的呢?“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有正确面对挫折,才能拥抱成功,享受幸福。

学习孟子的“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要学习孟子的正义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回报社会。

《孟子》告诉我,真正的孝应当“事亲若曾子”那样地“养志”。

毕竟我们的心已蒙尘太久,特别是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价值观混淆的时代,我们应该明白,现在是该停下来清洗灵魂的时候了。《孟子》便是这样一本可以让我们洗净心灵的宝典。(心胸大)

多读书、多学习、多努力工作吧,伴随着潘校长轻柔的微笑,我们徜徉在洋溢着温馨的阳光的南苑小学中,寻找人生的意义……

孟子观后感 篇5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闪烁着人生智慧的警句,不知点燃过多少孜孜不倦的求索者思想的火花,它让人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它促人明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治国理想;它让人彻悟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真谛。这些千古绝论,就出自于春秋战国时孟子的《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皆为说理散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是施行仁政与否。从而阐明人和对战胜的决定作用,由此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人只有通过艰苦磨炼,才能有所作为。进而由个人谈到治国,由此自然导入文章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读后发人深思,颇受启迪。

孟子观后感 篇6

坦率地说,我从来没有读过孟子及其作品,因为我总觉得孟子的儒家思想太虚幻,空洞无物,空谈仁义,这对现实生活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而且由于儒家思想也受到许多人的批判,后世的墨家、道家都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现在读了这本书,我知道孟子的本来面目是一种误解,正如孔孟知道在太多场合被扭曲和肢解一样。

在“教育这件事”一讲中,孟子谈到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其中一点叫做“尚友”古人。怎样跟古人交朋友?吟诵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讨论他们当时做了什么。

比如说,如果你喜欢读历史书、传记书,了解古人的生活、志向和作风,那你就像是和古人做朋友一样。《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有为者亦若是”(有所作为的人也会像他那样),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很多人正是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成长。

那么今天的学生们,今天的人们有没有这样做呢?我想大部分人回答是否定的,不要说跟古人学习,就连跟当代人学习都成为一件罕见甚至奢侈的行为,看看现代社会中真正有读书习惯,能静心读书的人少之又少的情况就知道了。

在谈及家庭教育时,孟子提倡“易子而教”,即与别人交换儿子来教育。为什么?因为——“父子不相责善”,父子间不要互相用善来责备对方,如果用善来互相责备,就会彼此疏远,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了。

所以古人易子而教,也是为了保持亲情的融洽。

现代社会易子而教肯定是不现实的,每个家庭都只有那么一个宝贝,捧在手心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放到别人家里去、让别人代为教育。然而,“父子不相责善”却是很有道理的,在一个家庭里,亲情是最重要的,长辈们,尤其是望子成龙、望子成风的父母们,常常打着爱的旗号将自己的理想夙愿强加在孩子头上,结果父母与孩子之间好像除了学习就没有别的更多话题可谈。我亲眼见过一对母子。每天,我妈妈骑着电瓶车送我儿子去公共汽车站。我儿子下了公共汽车,等公共汽车来。我母亲站在旁边等儿子上车,然后离开。

在这等待的过程中,母子俩一言不发,儿子下了电瓶车之后独自站在一边,没跟妈妈说一句或亲昵或感谢的话,哪怕是随便陪母亲聊聊天;母亲待在几米远的旁边,一副欲言又止,想说又不敢说的神情。看到这一幕我感到很难过。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不管儿子的学习有多好,他能考上多好的高等学校;不管父母有多成功,他们对孩子有多真挚。如果连血脉亲情都漠然视之,教育与被教育的再好又有何用,反而是一种讽刺。

为人父母者,应该从孟子的“父子不相择善”中反观自己,不要本末倒置。

再来看看孟子对于仕途之人的看法——“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这十六个字,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对从事政治的人的最高要求。对照一下,当今的一些执行者是如何执掌政务的呢?

“警察打死大学生”、“无辜者被判入狱十六年”等等离奇的执政行为,便能最好地说明执政者多么需要补上孟子这一课。

今天为什么学习孟子?因为人活在世上,第一个要靠专业,你有什么特长,有哪些特殊的才能,被社会所用,你可以活下去。现在生活不是问题,但要有意义地生活,我们需要一套价值观。

如果没有,“心就很容易在外面游荡,这样生命就没有主体性,就不能逐渐成长为健全的成熟的人格,是非常可惜的

所谓以史为镜,从孟子那里,我们可以读懂生命的真谛,拥抱一颗真诚的心,过上幸福自信的生活。

孟子观后感 篇7

金融保险学院2023405127张琳英

《孟子》书作为中国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对后代影响极其深远。孟子在两千多年前说过的,当时就被人认为“迂”的话,在今人看来,恐怕就更“迂”了,但是,如果平心静气细细体会,就可以发现,孟子所说的这些“迂”话中,也的确道出了一些关于人类社会,关于人自身的带有普遍性的真理,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富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孟子对儒家学说的贡献如下:

尽心知性以知天,存心养性以事天的“天道”与“心性”学说;强调仁义内在的“性善论”;以“仁政”和“王道”为内容的社会政治主张;以“民为贵”和“以民为本”为核心的政治历年。这些都大大地发展和深化了孔子的思想,也为后来儒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思想范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正因为对儒家学说的发展,孟子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后世称其为“亚圣”。

在孟子看来,良心本心是道德的本体,它不仅遇事不能自已,当下在呈现的同时发射出巨大的力量,逼使人们必须按它的要求去做,向善去恶,奋进不已。如果人们按照良心本心的要求做了,就会体验到愉悦和满足,即使杂利欲方面受到损失也毫不在意。把孩子们救进井里,会有体力的损失,甚至生命的危险,但这些都不能阻挡原来心灵的命令;箪食豆羹,乎尔与之、蹴尔与之而不受,自然会肠胃受苦甚至有饿死的危险,但这并不能成为违抗本心本体的命令的理由。

因此,如果不被利欲蒙蔽,本心本体必然发用,体用相连,不隔一层。性善论的这个特点,在入学发展史上又叫切记己功夫、知行合一,是心学的一大优点。但是人们往往对这个优点缺乏深切的了解,不明白其中的理论根据是什么,甚至对知行合一的说法也产生了许多的误解。

如果以“伦理心境”来解释,这个问题就比较清楚明白了。所谓知之必行、体用无间,听上去很神秘,实际上只是因为“伦理心境”中有好善恶恶、近是远非的内容,鞭逼人必须依此而行罢了。

再比如,孟子论良心本心常常讲到志气、气节的问题,这也可以从“伦理心境”角度作出解答。为什么万钟之禄虽然丰厚,若不合礼仪也不能接受呢?因为孟子在成长过程中受良好的教育,孔子重义而轻利、富贵如浮云的价值选择对他的影响很大,使其心理境界大大高于他人,所以才能作这样高层面的选择,才能讲出如此浩然之气的千古名言来。

当时杨墨并起,天下之言并不归杨,则归墨,孟子为捍卫孔子之道与人辩难,人心必正,邪说必息,彼行必拒,淫辞必放。孟子之所以如此,只是因为他时时一尧舜和孔子为榜样,常常以“不免为乡人”而忧虑,境界到了这个高度,逼使他“不得已也”。

总而言之,性善的根据全在良心本心,良心本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伦理心境”。因为受过教育的儿童以及思维健全的**内心都有“伦理心境”,所以人人都有诚善之性,只是因为孟子不懂得“伦理心境”的**,所以才将这种善的根据归于天赋,说善是生而即有的。性善论的主要奥秘就在这里。

“仁”和“义”孟子思想中两个重要的范畴。“仁”基本含义,就是爱人。从字形上看,“仁”是两个人在一起。

假设世界上只剩下两个人,他们会一起做什么?是互相斗争,拼个你死我活;还是互相关爱,相濡以沫?看来还是后者可能性大一些。

由此可见,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是人类灵魂的终极支撑。然而,世界毕竟不知道世界上有两种温病,而是一个由许多人组成的、复杂多样的人类社会。人光凭爱的感情行事,并不能使社会太平。

有时候,当爱失去了理性的控制和引导,就会带来麻烦。因此,我们必须有一种理性的精神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情感,使人们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什么是适当的,什么不适。这种理性精神就是“义”。

“义”的基本含义就是适宜。“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仁”的一种节制,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从根本上实现“仁”。孟子把“仁”比做人们安身的家,把“义”比做人们行走的路,这个比喻十分精妙。

有“仁”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可以安身立命,当然很幸福;但别忘了,出门走路开车,要遵守“义”的交通规则。否则乱闯乱撞,丢了小命。就回不了家了。

说到“义”,必然涉及到“利”。孟子最反对人讲“利”。“义”与“利”也并不总是对立的。

关键在于,出发点应当是“义”而不是“利”,用心应当是“义”而不是“利”。面对可能获得的“利”,要仔细掂量掂量是不是符合“义”,不能见利忘义。

仁是一定能够战胜不仁的,人道是一定能够战胜非人道的,这就好比水一定能够扑灭火一样。但这个问题也需要辨证地看待。如果有太多的水和太多的火,水不会把火扑灭。如今,善人太少了。就像用一杯水扑灭一车柴火引起的熊熊大火。当然,这不管用。

不仅扑灭不了火,连这杯水也会被火晒干。

君子的仁爱是博大而普泛的,同时也是有差别的。对于自然界的万物,君子爱护他们,珍惜他们,但却不是象对人类那样对待他们施仁道。对于广大的民众,君子以仁得关怀,但却不是象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的亲昵。

君子对自己的家人亲密无间,对广大民众以仁德关怀,对天下万物爱护珍惜,既提倡普遍的仁爱,同时又恨据人之常情,承认亲疏远近的序列,因而这种仁爱,是真诚的,不是虚伪的;是切实可行的,不是难以企及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在孟子政治思想中民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加以概括,是适宜的。

为了得民心,必须解决百姓的基本问题:制民之产,百姓生活有了保障以后,才能领导他们行善从善,百姓也比较容易听从。

为了得民心,必须遇事听从百姓的意见:选拔贤人,识别不贤,是治理国家的一件大事情,需要认真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左右亲近的人和众大夫的意见不能随便听信,而应当征求国人的意见,只有国人都说贤再去起用,国人都说可杀再去杀之。

为了得民心,必须做到与民同忧同乐:国君喜欢鼓乐,喜欢田猎,只要能够作到与民同乐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一旦如此,民亦乐其乐,忧其忧,上下一致,君民同心,便可以无敌于天下了。用孟子的话说就是“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为了得民心,必须救民于水火之中:燕国内乱后,齐国能否伐燕,有不同的意见。孟子认为,燕国虐害本国的百姓,使他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燕民高兴,齐国就可以前去征讨,如果燕民不高兴,就不能去,否则只能是使百姓更加受苦受难。

为了得民心,还可以进行最高政权的转移:舜帮助尧治理天下28年,尧死之后,舜为了使尧的儿子能够继承天下,自己躲得远远的,但天下诸侯朝见天子、打官司都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而到舜这里来,这样舜才回来,坐了朝廷。孟子将这些都上升为天意。

顺从了民心也就是顺从了天意,可见民心是多么重要了。

“亚圣”孟子,对中国文化最大的影响是民本思想。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封建帝王、文人和人民有着不同的政治视角,但他们都有着挥之不去的民本情结。

一般地说,封建社会里的盛世与民本思想有着一定的关联,最具代表性的是“贞观之治”。唐太宗亲历隋末农民战争,深知民众的伟力:“天子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对隋亡教训的深刻认识,使他关心民众,体贴臣下,善于纳谏。唐太宗经常以“民水君舟”之喻来警示自己。虽然以人为本思想的出发点是维护封建统治,但以人民意志为政治权力转移基石的思想对**也有积极的反对因素。

“贞观之治”,从统治策略而言,是民本思想成功地应用于社会政治的结果。

士大夫是另一个接受以人为本思想的群体。这是白居易和范仲淹的典型。元和远年、白居易和他的好朋友元稹住在长安华阳寺。

这一期间,他闭户累月,撰《策林》75篇。这75篇政治评论是他社会理想的体现。他继承了孟子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并要求皇帝和人民分享幸福和忧虑:

“五帝之为君,无常欲,以百姓欲为欲。”古代的圣王是如此,后代的帝王当“乐人之乐”、“忧人之忧”。到了范仲淹,则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

范仲淹在青年时代,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他为官数十载。在朝廷敢于直谏,并发动了“庆历新政”。

改革虽失败,却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在为友人所写的《岳阳楼记》中,提出了这一流传后世的名言,实是孟子“与民同乐”思想的提升。“乐”、“忧”的内容,不再像孟子那样局限于个人生活中,而是包含着天下人生活的安定与社会政治的清明。

在民众那里,民本思想则演衍为清官意识。天高皇帝远。老百姓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民群众希望有一个廉洁公正的**当家作主,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就隐藏在背后。

清官意识与现代民主相比,还是有些距离的。虽然民本思想不是现代民主,但它毕竟蕴涵着一些民主思想的萌芽。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契合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关注民主的关键。

孟子观后感 篇8

孟子读后感(精选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孟子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孟子读后感1

孟子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孟子》也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从中学及大学语文中,我们对孟子及他的一些言论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也学习了《孟子》中的部分篇章。但就我个人而言还未全文的去学习、品味过《孟子》,而这一次品读名著并写读后感正是一个契机。于是我早早地就去图书馆借回了《孟子直解》一书,慢慢开始品读起来。

有关孟子思想的研究,自古以来就不乏大家。孟子的四端说、性善论,在政治上实行王道、仁政,个人修养方面反求诸己的思想等都为我们所熟知。短短的一千字远不足以概括《孟子》所要表达思想。所以以下就取《孟子·公孙丑》上篇中有关个人修养方面的两篇来谈谈我读后的一些感想。

《孟子·公孙丑》上篇第四篇就讲到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虽然讲的是治理国家时,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太平时特别要警惕不可放松。但联想到我们当今的世界,联想到我们平时的生活,同样也适用。当代世界以和平和发展为时代的主题,除了一些局部的战争,全球基本是和平。在和平的环境下,我们不用过多地考虑温饱等一系列问题,于是人们逐渐减弱了警惕。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我们的一些同学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进入大学以后沉迷网络、游戏或者对自己的生活缺乏目标盲目度日。不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并为之努力。等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去责怪他人、归咎于世事不公、归咎于老师课堂没有讲。就以现在的经济危机来说,有一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归咎于现在是经济危机,归咎于在学校学不到知识或者缺乏实践的机会等,却不从自身找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危机的确导致了部分行业不景气,影响到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但我们若能做到未雨绸缪,在大学期间通过读书、参加实践等方式来不断地充实自己,那么到找工作时就不会那么困难,是金子总会发光,总会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尚书》中不也提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同样也是强调祸福是由己、不由人也不由天,一切都是自求。

《孟子·公孙丑》上篇第七篇虽然在刚开始讲了仁不是不能的问题,而是为不为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如何选择,在这一篇的最后,孟子还是用射箭作比喻(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愿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来讲解反求诸己的问题。也就是强调,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不管知否遇到问题都要经常做到反躬自问。现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用不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别人可以说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这些都是不应该的。我们要身先士卒,从自我做起。

孟子,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王道、仁政治国之道、交友的标准、理想人格在孟子所处的时代可能带有一些理想的色彩,但很多的思想运用到当今时代仍对人们提高修养等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它不会随历史而逝去,而会随着时间发展不断地积淀、凝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就如同酒一样,越陈越香。

孟子读后感2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健康发展,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犹疑。作为教师,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力量。

只要我们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会发现孩子是在不断成长进步的,从而对他们加以表扬。“你刚刚学画时,连笔都拿不住的,现在已经会画手绢了。”“你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励后,学习热情和思考探索的积极性会很高。有意识的表扬,对与幼儿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在活动课上,还有在幼儿园里的一些简单劳动、游戏或其他活动,教师要鼓励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观察、多思考,如外出参观、游玩,目的是让幼儿与外界多接触,从而放松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这样教师就要对认真、能积极思考的幼儿多表扬,这既激发了这样的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他幼儿也起了一个正向引导的作用。在劳动中,有的幼儿不怕脏、不怕累,而有的幼儿则拈轻怕重,有躲避劳动的倾向。

教师就要讲明劳动的意义,大力表扬前者,对后者既不批评又不纵容,而是诸如此说:“xx平常非常热爱劳动,今天的劳动热情还没全发挥出来,希望xx成为小朋友中最能干一位。”这么一说,大家肯定都干得热火朝天,结果是既美化了环境,又培养了幼儿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对孩子的鼓励,不一定必须用语言表现出来。老师满意信任的目光,亲切喜悦的笑脸,都会给孩子带来力量。他们从老师的表情中知道自己做对了,“啊,我进步了老师多高兴呀。”于是孩子在盘算着,怎样让老师更高兴,不用你唠唠叨叨的数落孩子,他们自己会给自己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样孩子会在鼓励声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让我们用真诚的鼓励来帮助孩子,我们也希望他们成功、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同时,不要忘记留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这样孩子才会在我们的掌声中走向成功。

孟子读后感3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撰完成的,全书效仿论语采用的对话体的论文形式,记述孟子与诸弟子的“疑难答问”以及孟子自己的“法度之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学说,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与法先王的主张,确立了“天人相通”的理论,发展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弘扬了“贵义贱利”的价值观,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中国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后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孟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孟子的思想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中国人做人处事的原则中,有着孟子的影子。

读《孟子》,就是在学为人处世。《梁惠王上》首先讲的是“爱民”的行为方式,《梁惠王下》则探讨了“爱民”的行为方式即是“与民同乐”;《公孙丑上》则是探讨爱心、同情心、怜悯心,恻隐之心和羞耻憎恶之心的行为方式问题,《公孙丑下》则阐述了天时、地宜不如人和的思想;《滕文公上》开始提出“性本善”的思想,即怎样行善,怎样以身作则的问题,并且批驳了墨子学派“兼相爱”的思想,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差别等级的,《滕文公下》则讨论了爱民的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问题;《离娄上》是探讨行为方式的规范问题,用社会行为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在《离娄下》孟子举了两个地区和年代相距都甚远的帝王,用以说明统治、管理和服务人民,其道理是一样的,那就是“爱民”;《万章上》是围绕着“孝”这个行为方式来进行探讨,而《万章下》则是围绕着交“友”、“做官”以及“寄人篱下”的行为方式这些问题而展开的;《告子上》则从行为方式问题深入到人的内心,即人性的善恶,《告子下》则把重点放到了讨论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的问题上;《尽心上》则是从本性与行为的关系问题转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上,也就是人在生存、生活、工作中根据什么样的心理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问题,《尽心下》则是对“自身修养”的尽心知命与行为方式间关系的探讨。

读《孟子》,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孟子的辩才及形象性和逻辑性的结合。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说理畅达,气势恢弘。孟子善用譬喻,在《梁惠王上》第三张《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引出了“五十步笑百步”,通过这一比喻,孟子不仅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倡礼乐和爱民的理念,而且让我深刻领教了他论辩的巧妙技巧和高超水平。

在孟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战乱频繁,诸侯们不择手段追求功利,孟子大力提倡和宣扬仁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孟子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治国方面,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中随处可见,孟子提出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为民”思想和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论;在做人方面,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主张“仁义礼智信”,他提出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如“舍生取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纵使已经过去两千年,但孟子的思想仍在以它独有的魅力影响着我们。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精神贫乏的时代,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孟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关系,强调爱物节用,主张“取物以时”、“取物有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对我们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思想启示。

2、孟子严厉批判了战国中期的社会不公:“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反对暴政,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提倡任人唯贤,这对我们维护社会公正有重大意义。

3、“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这对我们思想道德建设有重大意义

《孟子》一书所体现的思想,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应批判继承。孟子仁政理论中的和谐思想的精神实质和胡书记提出的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理论是一致的,我们应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孟子》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的思路。

孟子读后感4

孟子所说的“揠苗助长”演变到今天一般都说成是“拔苗助长”,但说的都是同样一个道理,孟子认为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无若宋人然。

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

不然就会像宋人那样“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说,还枯死了禾苗,得不偿失。

要想幼苗茁壮成长,只有勤于耕耘。

不愿耕耘,拔苗助长,必然失败。

就像人的成长与发展一样,同样要遵循规律,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点点变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成长得更好,由一颗幼小的树苗长成一株参天大树。

孟子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守规律的同时还提醒人们凡是应顺其自然,适应事物本身的发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谓:“其进锐者其退速”,即是继承了孔子“欲速则不达”的思想。

当我们太想办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急于求成而显得过于浮躁,沉不住气,冒冒失失的前进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进和发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

孟子的观点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样,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越大,那它产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

同样,如果我们在一件事情上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们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发展出乎我们的意料和想象,那我们将比用平常心对待一件事物的时候更难以接受眼前的事实。

所以凡是我们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这样,当事情成功时,我们才不致于过于高兴,被成功的喜悦麻痹了清醒的头脑;在事情失败时,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致于过于失望和难过而丧失了前进的勇气。

孟子还曾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时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追求的,当两者不可兼得的时候,孟子选择舍生取义,虽然平凡如我们的芸芸众生不用面对生命与道义这么高尚严肃的话题,但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难免还是会面临两难的选择,那我们又应该怎样抉择呢?比如说工作和休息的冲突,个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时候,何去何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选择。

但我觉得能够把工作和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明的,首先热爱生活,也喜欢工作,把生活当作工作的一部分,把工作看成生活的有机体,每一天,既是在生活,也是在工作,工作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这样,即是是工作占用了休息的时间,也不会产生工作占用了休息时间的想法,也就不会觉得在八小时之外的工作是一种负担。

孟子读后感5

最近,笔者通读了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孟子》一书,颇有些感想。

《孟子》一书的内容,总起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仁政”。大多数的篇章就是讲什么是“仁政”,如何才能实现“仁政”。当然,还有关于修身、学问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暂不讨论。

什么是“仁政”?孟子在书中并未加以解释。但从《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关于仁政的某些观点。你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食,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亡。”、“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愿出于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民为贵,社稷次这二,君为轻。”、“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说到底,仁政也是两个字:“保民”。作者并椐此得出结论:仁者无敌。

应该说,孟子的“仁政”观点,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历代统治者奉为经典,并被当作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长期处于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

但是,为什么“仁政”说并未能让历代统治者真正去实现“仁政”,更多的时候,老百姓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关键是“仁政”说只是提出了或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但未从制度层面解决封建社会存在的弊端。从这个方面说,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

从中国历史上看,真正能实行仁政的君王有几个?汉朝有汉高祖、汉文帝、景帝而已。就连汉武帝我看都还算不上是好皇帝,虽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时期尚可称得上是仁政,则天和玄宗时虽然出现了盛世,但那是因为祖宗给他们打下基础,他们在不少方面都还算不上仁政,就连个人生活作风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就别说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没有能称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连太祖和神宗都说着吧,他们的积分也还不够。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对其他民族是严防死守,倍加歧视。也许只有世祖还有点仁政的意思,还算干了点人事。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一个劲的加强封建统治,杀人如麻,哪里还有仁政的意思。特别是这老东西当他读到《孟子》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时候,认为这哪里是臣子说的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并说“倘此老在今日,岂可免我一刀。”并下令将孟子从文妙殿里逐出!此后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乐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诛十族、厂卫**等基本上空前绝后了。)其后的皇帝们昏庸的昏庸,荒*的荒*,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那么,清朝呢?清朝出了康乾盛世,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就这两朝来看也算不是实行了仁政。**皇帝是异族入主,对**是很不信任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制造了一个的文-字-狱就是明证。当然这两个老头在位时多少干了些人事。

可以说,“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历代统治者的心中就根本没树立起来,这与每个皇帝的素质和封建制度密切相关。而老百姓的日子正象元人的杂曲里说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观后感 篇9

【孟子读后感】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说“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 当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孟子被誉为亚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自己思想的完整体系,提出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孟子主张“仁政、兼爱、非攻,和平,反对战争,人性向善”。 个人感觉《孟子》比《论语》更为丰厚可读,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今天,我坐下来静静的摊开这本书,再次让思想在孟子的精神世界中遨游感悟。

孟子的代表作是《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这几篇文章我反复诵读,颇有感受:

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认为: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为政者应该施行王道,反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暴政。仁义的准则应该是为政者处理国家政事的根本立脚点。仁义的思想应该贯彻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句话说的是,如果在经济上能使大家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安定,政权自然就巩固了。而在思想上,要树立起“不忍人之心”,要树立起仁爱的观念。在关心民众疾苦,要为解除民众的疾苦而尽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人之幼”。 在这篇《梁惠王上下》中,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安定繁荣和发展,需要做到优则与民同忧,乐则与民同乐。

在《公孙丑上下》中,孟子倡导仁义,主张施行仁政。他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行仁政,得人心,就多助;不行仁政,不得人心,就寡助。

在《滕文公上下》,孟子强调士大夫要有“大丈夫”的气概,在立身行世方面要注意节操;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向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在我认为,孟子是怀有匡正天下的巨大抱负的。

在《离娄上下》中,讲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我看来,修、齐、治、平,从本质上说,就是施行仁义之道。得天下,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在于行仁政。孟子是以集成儒家的道为己任的。

在《万章上下》中,通过对历史的阐述,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在《孟子·尽心上下》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 “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感触最深的是《告子上下》这篇,在阐述行善论的学说。第一,人性本是善。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有无不下。”人的性善,是普遍的共同属性。第二,人性之所以是善就在于人们都有一种内在的先天固有的道德意识。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正因为人们存在着内在的鲜艳的道德意识,所以人性是善的。第三,人们的行为如有不善,是由于后天的外在环境造成,不是人性本身边不善。第四,对于这种善的本性,或者善的本心,必须着意的加以培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在于专心致志的存心养性。

《孟子》中除了阐述其修身治国的大道理,还记录了一些发生在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小的故事,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如《师友之道》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作为儒家文化的先祖,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对中国的影响长达几千年,直至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的为人处世,思想道德。其思想精华博大精深,今天我只是管中窥豹摘录下自己浅短的感受和心得,孟子思想的厉害之处在于不管是阐述怎样施行仁政治国平天下,还是做人处事,他都能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

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总之《孟子》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每次诵读都会使人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它可以平和我们烦躁的内心,可以让我以圣人的精神为指导,在现实生活中做的更好!

【孟子读后感范文】

孟子经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来表达自己地观点和看法。而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变成了今天我们常用地成语,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可见孟子思想对我们地影响对我们来说不可不谓深厚。

孟子所说的“揠苗助长”演变到今天一般都说成是“拔苗助长”,但说的都是同样一个道理,孟子认为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然就会像宋人那样“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把自己累得不行不说,还枯死了禾苗,得不偿失。要想幼苗茁壮成长,只有勤于耕耘。不愿耕耘,拔苗助长,必然失败。就像人的成长与发展一样,同样要遵循规律,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根基一点点变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成长得更好,由一颗幼小的树苗长成一株参天大树。孟子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守规律的同时还提醒人们凡是应顺其自然,适应事物本身的发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谓:“其进锐者其退速”,即是继承了孔子“欲速则不达”的思想。当我们太想办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急于求成而显得过于浮躁,沉不住气,冒冒失失的前进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进和发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孟子的观点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样,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越大,那它产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同样,如果我们在一件事情上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们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发展出乎我们的意料和想象,那我们将比用平常心对待一件事物的时候更难以接受眼前的事实。所以凡是我们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这样,当事情成功时,我们才不致于过于高兴,被成功的喜悦麻痹了清醒的头脑;在事情失败时,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致于过于失望和难过而丧失了前进的勇气。

相关阅读

  • 失控观后感九篇

    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的作品名观后感呢?书也好、电视电影也好,都是信息的载体,好的作品会让人回味无穷。每当我们观赏完一部作品之后都会有不少心得,笔稿范文网的编辑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失控观后感”,请将本网页网址保存在您的书签或者收藏夹中!...

  • 谋杀观后感九篇

    如何逐步撰写一篇深入的作品观后感呢?我们观赏优秀电影的过程,也是与导演和编剧的思维碰撞的过程。若想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需要开始写一篇观后感。观后感能够让我们对作品留下更深的印象。请阅读我们为您选出的文章“谋杀观后感”,它将为您展示更多的知识和见解。希望我们的建议能为您提供更多的产品推广和营销方案!...

  • 国魂观后感九篇

    有很多电影让我们至今都无法忘怀,看完引人入胜的影视作品,我们的内心总会久久无法平静。为了充分增进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我们就需要赶紧认真的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需要对作品进行评价这能够锻炼我们的评价能力。笔稿范文网小编精心挑选后认为“国魂观后感”是最精彩的一篇文章,如您对该话题感兴趣请持续关注我们的官网...

  • 对话观后感(精华九篇)

    “对话观后感”这篇文章编辑认为值得一读现推荐给您。写一篇优秀的观后感该如何动笔?优秀的影片是我们心灵的营养品,一部优秀的作品总有能让自己产生共鸣的地方。观后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文化价值的体现,写观后感时要把握文章主题,才能写出真实的感想,希望本文的小技巧能为您提供帮助让您更好地解决问题!...

  • 白鲸观后感通用九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范文类型,范文包含各种各样的文章,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白鲸观后感通用九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好书是巨大心灵的名贵血脉。”这句话说得好,书便是力气。每个人都爱看书。暑假里,我看了许多书,让我最难忘的便是《白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