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观后感合集

发表时间:2024-09-12

您知道作品名的观后感怎么写比较得当吗?当看完电影,我们的内心激动不已。总结从作品中得出的感受是需要用到观后感的,通过写一份观后感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笔稿范文网编辑给大家分享的是一篇关于“中国建筑观后感”的文章,请了解以下相关信息!

中国建筑观后感 篇1

世界上的建筑(这里主要指大型的、属于艺术范畴的公共性建筑),从形式上划分,基本上有两类:一类主要用石头建造的,叫“石构建筑”,流行于世界绝大多数地区;一类主要用木头建造的,叫“木构建筑”,流行范围很小,主要以中国为主的东亚地区。这两种建筑形式有着各自深厚的文化渊源、不同的风格和艺术特色。

就艺术而言,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难以区分。这篇讲话,只是从反思的角度出发,着重谈讨了制约我们发展的建筑文化中的一些消极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克服。

纵向承袭的惯性思维

中国人总***“摸前有”,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不断重复前人,没有思想上的突破;另一种是不断的创新和跨越。

我们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覆压三百里”的阿房宫可资证明。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可谓“两千年一贯制”。欧洲的石头建筑,只有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开始,风格至少更新了十几次:

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矫饰风格、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浪漫主义风格、折中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风格……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们***承袭思维,总爱向前人看齐;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而欧洲人就不是这样,他们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也不高山仰止,而设法超越他们,努力向前探索。

正如鲁迅当年所概括的:我们中国人总***“摸前有”,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个不断重复前人,不想突破;另一个不断推陈出新,跃跃欲试。

纵向承袭思维近年来的一个突出例子表现在,到处热衷于搞仿古建筑,其中“重修圆明园”的呼声堪称其最高音响。说是为了“再现昔日造园艺术的辉煌”,殊不知,美是不可重复的!若是可以重复,则今天世界上的艺术品早就没有地方可堆了。

何况圆明园是极为重要的国耻纪念地,是入侵强盗的“作案现潮,重修意味着对“现潮也就是对文物的破坏。

建筑作为艺术和审美的载体,其生命在于不断的创新,因为人们的审美意识在不断的变化,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建筑理论和新建筑材料的诞生,建筑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中国木建筑作为农业时代的产物,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正面临着变革。然而,中国历史的发展使整个西方的发展速度放慢,也就是说,一个工业时代已经丧失。

西方思潮作为强势文化迅猛地涌入我国。这就意味着,客观形势不允许中国建筑从母体中孕育出自己民族建筑的新胚胎,我们在招架的时候接受;如果没有时间细细咀嚼,就难免把它整个吞下,也就是简单的模仿。

这在开始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异域的人类文明成果,先要“拿来”,而后才能进行鉴别、挑选和借鉴。但如果一味“拿来”,或“拿”的时间过长,这就值得注意了。吸收别人的长处,毕竟不能代替自己的创造。

学别人,如果只学其表面,即形式和风格,而不学其本质,即创造精神,那就是舍本逐末了。整个20世纪,我们始终未能摆脱西方建筑的窠板印象,未能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个性的东西,未能在新世界思潮中取得显著地位。结果,到世纪末一看,缺少自己的东西,没有进行必要的反思,马上又求助于老祖宗,把前人留下的那些遗产,即把“大屋顶”风格当作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建筑美学法则和艺术模式,到处用钢筋水泥搞复古。

应该说,作为民族遗产,适当地、扎扎实实地重建一点古建筑是无可厚非的,但铺天盖地的搞,甚至借“弘扬”之名,“一窝蜂”地大贴“古建符号”,就有违历史规律了。

技术传授的滞后性

除了与建筑直接相关的纯技术知识外,一般没有相关的科学常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样学出来的徒弟只能算是个懂技术的匠人,而不可能是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或建筑艺术家。

正如公元前四世纪希腊人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古希腊戏剧(悲剧和喜剧)的基础上成为雄踞欧洲两千年的理论泰斗一样,罗马人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有了维特鲁威的《十建筑书》,它不仅在希腊罗马丰富的建筑实践基础上,对当时的建筑技术和艺术作了详尽的记载,而且作了理论提升,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建筑理论著作。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又有了帕拉提奥的《建筑四书》,阿尔伯蒂的《论建筑》(又称《建筑十篇》),维尼奥垃的《五种柱式规范》等。它们根据欧洲建筑的发展,从不同方面对欧洲建筑理论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阐释,对后来的欧美建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至于现代和“后现代”他们也有多种经典性理论著作广泛流传。

相比之下,作为我国木材建设水平最高、经验最丰富的国家,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成就要逊色得多。直到汉代我们才有了一部属于政策、法规一类的《考工记》。之后过了上千年,到五代至北宋才有了一部《木经》,元代有过《经世大典》和《梓人遗制》,但都不完备,而且多半失传。

比较完整的是宋代李诫写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这是我国建筑遗产的精华,尤其是前者。但它们都侧重于对建筑材料的描述、施工工艺和管理,缺乏理论升华和审美探索。

西方建筑的审美理念一直是建立在建筑造型和装饰的基础上的。随着钢、水泥、玻璃等新型建筑材料的诞生,人们抛弃了这一传统,转而关注结构在现代建筑思潮中的地位。这时,很多人发现了中国建筑的优势,因为中国建筑的艺术神秘性和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结构上。

作为现代建筑界的领军人物之一,美国建筑师赖特曾对中国建筑赞不绝口。可惜我们自己很少有人发现这一契机。只有梁思成看到了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之间的契机。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的宏伟计划不性地失败了。

知识的更新和进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都需要适宜的环境,至少应该有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渠道。这种条件对于知识的传授和人才的培养尤其需要。古罗马建筑的发达跟它在这方面的领先很有关系。

早在公元三世纪,他们就有了一所建筑工程技术学院,开始以集群、规模化的方式培养人才。然而,我国历代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师徒或家教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狭隘性与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没有横向联系,缺乏信息交流;容易坐井观天,难有竞争雄心;看不到差距,少有抱负;即便是恩师,最后还要留一手“绝招”,以防后生抢了自己的饭碗。在这种封闭的条件下,很难出得了人才。即使是天才,恐怕也难成气候。

因为视野狭小,心理封闭,很难获得奇想的灵感。即使你得到了这样的灵感,也很难表现出勇于创新的勇气,因为师傅一般不允许徒弟走过雷池半步,更不允许徒弟看到他超越自己。为什么我国的建筑艺术和风格不能一直更新,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改进和完善?

我想这与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式有很大关系。

这种传授方式还决定着传授内容的片面性与有限性:除了与建筑直接相关的纯技术知识外,一般没有相关的科学常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样学出来的徒弟只能算是个懂技术的匠人,而不可能是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或建筑艺术家。

我国历史上的人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培养官僚的制度,即所谓“学而优则仕”,只有走仕途,才能有出息,有前途。学技术到头来还是个体力劳动者,是匠人,是“工匠”,而不是建筑工程师或建筑艺术家。须知,匠人的***重复,艺术家的天性则是创造!

不难想象,这种教育体系决定了中国建筑的命运。它使我国的建筑的形式和风格陈陈相因,代代相传,长期停留在单一的局面,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结构”。

中国建筑观后感 篇2

先前,我有幸看到《中国建筑史》,对于建筑的美学也有了一定的理解。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人从天然资质讲,不亚于世界上的任何民族,因此我们曾经创造了世界先进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差不多从明代中期起的这五六百年来,我们却落后了!而恰恰从这一时期起,世界上另一个文明古国所在地的欧洲却从中世纪的委顿中重新崛起,走到我们前头去了。这是什么原因?我想这多少跟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跟我们的文化心态有关。下面仅以我所理解的传统建筑文化为例,讲点个人看法。

纵向承袭的惯性思维。中国人总习惯于“摸前有”,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不断重复前人,不思突破;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向前跨越。

我们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覆压三百里”的阿房宫可资证明。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可谓“两千年一贯制”。而欧洲人的石构建筑,仅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其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矫饰风格、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浪漫主义风格、折中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风格……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总爱向前人看齐;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而欧洲人就不是这样,他们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也不高山仰止,而设法超越他们,努力向前探索。正如鲁迅当年所概括的:我们中国人总习惯于“摸前有”,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不断重复前人,不思突破;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向前跨越。

纵向承袭思维近年来的一个突出例子表现在,到处热衷于搞仿古建筑,其中“重修圆明园”的呼声堪称其最高音响。说是为了“再现昔日造园艺术的辉煌”,殊不知,美是不可重复的!若是可以重复,则今天世界上的艺术品早就没有地方可堆了。何况圆明园是极为重要的国耻纪念地,是入侵强盗的“作案现场”,重修意味着对“现场”也就是对文物的破坏。

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门和审美的载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因为人的审美意识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从19世纪下半叶起,从世界范围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建筑学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的诞生,建筑开始了一场崭新的革命。中国的木构建筑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也已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面临着蜕变。然而,中国历史的发展,整个儿讲就慢了西方一大拍,即少了一个工业时代。西方思潮作为强势文化迅猛地涌入我国。这意味着,客观形势已不允许中国建筑从自己的娘胎里孕育出自己民族的建筑新胚胎,我们一边招架,一边接受;来不及细嚼,难免囫囵吞枣,就是说:简单仿效。这在开始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异域的人类文明成果,先要“拿来”,而后才能进行鉴别、挑选和借鉴。但如果一味“拿来”,或“拿”的时间过长,这就值得注意了。吸收别人的长处,毕竟不能代替自己的创造。学别人,如果只学其表面,即形式和风格,而不学其本质,即创造精神,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应该说,作为民族遗产,适当地、扎扎实实地重建一点古建筑是无可厚非的,但铺天盖地的搞,甚至借“弘扬”之名,“一窝蜂”地大贴“古建符号”,就有违历史规律了。

中国建筑观后感 篇3

知道梁思成,是因为他跟林徽因令人动容的爱情;可真正认识梁思成,是因为《中国建筑史》这本书。且不说他在专业方面的造诣有多高,只为了他不畏艰难困苦,在抗战期间仍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建筑而奔波操劳的精神,他就称得上是一位建筑大家。

梁思成早年受父亲梁启超的影响,接受过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回国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了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他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是一位真正具有文化视野的建筑大师。

我们常挂在嘴边说这个社会是一个人心都浮躁起来的社会,每个人都加紧着脚步往前赶而忽略了周遭的风景。每天面对着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霓虹闪烁,麻木或许已成必然。梁思成用清丽的文艺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方式,将每个时代的建筑与政治经济上的变迁分析得十分清楚,引人入胜,能让人静下心来好好感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建筑自身的魅力。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木构架建筑是我国使用面积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这种建筑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电视里也时有出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深宅大院的场景,给人古典庄严的感觉。只是可惜现在木材越来越少,而且木架建筑易遭火灾,很多建筑都没有能保留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建筑也随着历朝历代的更迭在不断向前发展着。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慢慢地掌握了营建房屋的技术;奴隶社会时期,因为有大量劳动力和青铜工具的使用,很多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得以建成;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建筑逐步走向和谐统一,让我们不得不为它的恢弘大气而感慨。

这本书虽然关于建筑的术语颇多,但胜在图文并茂,我领略到了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的巍峨;感受到了“汉宫殿繁复之部署,嵯峨之外观”的规模庞大;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佛塔上纹饰雕刻的生动、迥异;感叹于唐代佛塔的样式独特,取材不一……也为清末“因与欧美接触频繁,西洋建筑之式样渗入都市,旧建筑之势力日弱”而唏嘘不已,想想以前总是为国外建筑的优雅从容而赞叹不已,何尝不是忽略了眼前的风景?中国的建筑文化真的应该好好发扬,它的美是需要慢慢挖掘,慢慢品味出来的。

建筑是文化的记录,是历史的见证者,梁思成先生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趁着我们年轻,思想还跟得上步伐,更应该好好领略我们自己的建筑文化,撇开走马观花,真正的用心去看建筑!

中国建筑观后感 篇4

真正的建筑文化

读《中国建筑史》有感

知道梁思成,是因为他跟林徽因令人动容的爱情;可真正认识梁思成,是因为《中国建筑史》这本书。且不说他在专业方面的造诣有多高,只为了他不畏艰难困苦,在抗战期间仍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建筑而奔波操劳的精神,他就称得上是一位建筑大家。

受父亲梁启超的影响,梁思成早年接受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后赴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回国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了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他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是一位真正具有文化视野的建筑大师。

我们常说这个社会是一个心浮气遭的社会。每个人都在加紧追赶,忽视周围的风景。每天面对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霓虹闪烁,麻木可能已经成为必然。梁思成用清丽的文艺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方式,将每个时代的建筑与政治经济上的变迁分析得十分清楚,引人入胜,能让人静下心来好好感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建筑自身的魅力。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木构架建筑是我国使用面积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这种建筑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电视里也时有出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深宅大院的场景,给人古典庄严的感觉。可惜现在木材越来越少,木结构建筑容易着火,很多建筑都没有保存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中国建筑一直伴随着朝代的变迁而发展。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慢慢地掌握了营建房屋的技术;奴隶社会时期,因为有大量劳动力和青铜工具的使用,很多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得以建成;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建筑逐步走向和谐统一,让我们不得不为它的恢弘大气而感慨。

这本书虽然关于建筑的术语颇多,但胜在**并茂,我领略到了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的巍峨;感受到了“汉宫殿繁复之部署,嵯峨之外观”的规模庞大;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佛塔上纹饰雕刻的生动、迥异;感叹于唐代佛塔的样式独特,取材不一……也为清末“因与欧美接触频繁,西洋建筑之式样渗入都市,旧建筑之势力日弱”而唏嘘不已,想想以前总是为国外建筑的优雅从容而赞叹不已,何尝不是忽略了眼前的风景?中国的建筑文化应该得到很好的发展。它的美需要慢慢挖掘和品尝。

建筑是文化的记录,是历史的见证者,梁思成先生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趁着我们年轻,思想还跟得上步伐,更应该好好领略我们自己的建筑文化,撇开走马观花,真正的用心去看建筑!

中国建筑观后感 篇5

宋浩先前,我有幸看到《中国建筑艺术》,对于建筑的美学也有了一定的理解。我经常想到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人在自然素质方面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因此,我们创造了世界先进文明和灿烂文化,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但明中叶以后的五六百年,我们已经落后了!从这个时候起,欧洲这个世界上另一个古老文明的所在地,从曲折的中世纪重新崛起,走在我们的前面。这是什么原因?

我认为这或多或少与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态有关。让我们以我所理解的传统建筑文化为例,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纵向承袭的惯性思维。中国人总***“摸前有”,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不断重复前人,没有思想上的突破;另一种是不断的创新和跨越。

我们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覆压三百里”的阿房宫可资证明。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可谓“两千年一贯制”。欧洲的石头建筑,只有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开始,风格至少更新了十几次:

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矫饰风格、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浪漫主义风格、折中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风格……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们***承袭思维,总爱向前人看齐;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而欧洲人就不是这样,他们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也不高山仰止,而设法超越他们,努力向前探索。

正如鲁迅当年所概括的:我们中国人总***“摸前有”,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个不断重复前人,不想突破;另一个不断推陈出新,跃跃欲试。

纵向承袭思维近年来的一个突出例子表现在,到处热衷于搞仿古建筑,其中“重修圆明园”的呼声堪称其最高音响。说是为了“再现昔日造园艺术的辉煌”,殊不知,美是不可重复的!如果可以重复,世界上就没有艺术可以堆积的地方。

何况圆明园是极为重要的国耻纪念地,是入侵强盗的“作案现场”,重修意味着对“现场”也就是对文物的破坏。

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和审美的载体,其生命在于不断的创新,因为人们的审美意识在不断的变化,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建筑理论和新建筑材料的诞生,建筑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中国木建筑作为农业时代的产物,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正面临着变革。

然而,中国历史的发展减缓了整个西部的发展,也就是说,一个工业时代已经丧失。西方思潮作为强势文化迅猛地涌入我国。这意味着,客观形势已不允许中国建筑从自己的娘胎里孕育出自己民族的建筑新胚胎,我们一边招架,一边接受;来不及细嚼,难免囫囵吞枣,就是说:

简单仿效。这在开始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异域的人类文明成果,先要“拿来”,而后才能进行鉴别、挑选和借鉴。但如果一味“拿来”,或“拿”的时间过长,这就值得注意了。

吸收别人的长处,毕竟不能代替自己的创造。学别人,如果只学其表面,即形式和风格,而不学其本质,即创造精神,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应该说,作为民族遗产,适当地、扎扎实实地重建一点古建筑是无可厚非的,但铺天盖地的搞,甚至借“弘扬”之名,“一窝蜂”地大贴“古建符号”,就有违历史规律了。

中国建筑观后感 篇6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公元1944年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梁思成完成着作《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出版。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都一一被它形象的记录了下来。

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有俨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斗拱这个词在谈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不提,由于它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极富变化,因而成为古建筑鉴定的最主要依据。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可有多种。分别代表着一定的等级;等级最高的是庑殿顶,特点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交出五个脊,又称五脊殿或吴殿。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剌建寺庙等方能使用;等级次于庑殿顶的是歇山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又称九脊殿或汉殿,曹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等级再次的屋顶主要有悬山顶(只有前后两个坡面且左右两端挑出山墙之外)。硬山顶(亦是前后两个坡面但左右两端并不挑出山墙之外)。还有攒尖顶(所有坡面交出的脊均攒于一点)等等。所有屋顶皆具有优美舒缓的屋面曲线。无论它是源于古人对杉树枝形还是对其他自然界物质的模仿。这种艺术性的曲线先陡急后缓曲,形成弧面。不仅受力比直坡面均匀,而且易于屋顶合理的排送雨雪。

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寺庙殿堂,宅居厅室,陵寝墓葬及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寺庙,陵墓等都采用相近的建筑形式与总体布局方式即对称齐整,主次分明。以一条中轴线将个个封闭四合院落贯束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可以说是地道的儒家风范。唯园林建筑与此迥异,布局自由灵活,变幻无穷,极力追求自然情调。当是更多地带有道家思想的痕迹。

与西方古建筑相比,中国古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偏爱木材,几前年来一直如此,并以木构架结构为主。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及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这种榫卯结合的形式,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建筑遗址中已有发现,表明它在距今七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井干式,即是以圆木或方木四边重叠结构如井字形,这是一种最原始而简单的结构,现在除山区林地之外,已很少见到了。二是“穿斗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能抗震,但较难建成大形殿阁楼台,所以我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三是“抬梁式”(也称为叠梁式),即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成了大型宫殿、坛庙、寺观、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有些建筑物还采用了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形式,更为灵活多样。

“墙倒屋不塌”这一句中国民间的俗语,充分表达了上述梁柱式结构体系的特点。由于这种结构主要以柱梁承重,墙壁只作间隔之用,并不承受上部屋顶的重量,因此墙壁的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并可以随时按需要而改动。正因为墙壁不承重,墙壁上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而开设,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以开成空窗、敞厅或凉亭。

由于木材建造的梁柱式结构,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框架,这就使它还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抗震性能强。它可以把巨大的震动能量消失在弹性很强的结点上。这对于多地震的中国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因此,有许多建于重灾地震区的木构建筑,上千年来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如像高达67米多的山西应县辽代木塔,为现存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天津蓟县辽代独乐寺观音阁高达23米,这两处木构已经近千年或超过了1000年。后者曾经经历了在附近发生的八级以上的大地震,1976年又受到唐山大地震的冲击,还安然无恙,充分显示了这一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的优越性。这是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意,令人赞赏。但是这样的外形不是任意造成的,而是适应内部结构的性能和实际用途的需要而产生的。如像那些亭亭如盖,飞檐翘角的大屋顶,即是为了排除雨水、遮阴纳阳的需要,适应内部结构的条件而形成的。两千多年前的诗人们就曾经以“如翚斯飞”这样的诗句来描写大屋顶的形式。在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柱子的处理上,一般是把排列的柱子上端做成柱头内倾,让柱脚外侧的“侧脚”呈现上小下大的形式,还把柱子的高度从中间向外逐渐加高,使之呈现出柱头外高内低的曲线形式。这些做法既解决了建筑物的稳定功能,又增加了建筑物外形的优美曲线,把实用与美观恰当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适用与美观的统一佳例。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屋顶的形式丰富多彩,有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十二角形的、圆形的、半圆形的、日形的、月形的、桃形的、扇形的、梅花形,圆形、菱形相套的等等。屋顶的形式有平顶、坡顶、圆拱顶、尖顶等等。坡顶中又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十字交*等种类。还有的把几种不同的屋顶形式组合成复杂曲折、变化多端的新样式。

建筑的平面布局是决定一座建筑、一组建筑、一群建筑,甚至一个村镇、一个城市形制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基本上有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一种是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举凡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采取前一种形式。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物。这种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以北京的寺庙为例,在它的中轴线上最前有影壁或牌楼,然后是山门,山门以内有前殿、其后为大殿(或称大雄宝殿),再后为后殿及藏经楼等。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整齐划一,两相对称,如山门的两边有旁门,大殿的两旁有配殿,其余殿楼的两旁有廊庑、配殿等等。工匠们运用了烘云托月,绿叶托红花等手法,衬托出主要建筑的庄严雄伟。这类建筑,不论建筑物的多少、建筑群的大小,一般都采用此种布局手法。从一门一殿到两进、三进以至九重宫阙,庞大帝京都是这样的规律。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统治者和神佛教义对于礼敬崇高、庄严肃穆的需要,所以几千年来一直相传沿袭,并且逐步加以完善。另一种布局方式则与之相反,不求整齐划一,不用左右对称,因地制宜,相宜布置。举凡风景园林、民居房舍以及山村水镇等等,大都采用这种形式。其布局的方法是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和自然的条件等灵活布局。例如民居甚至寺庙、官衙,凡位于山脚河边者,总是迎江背山而建,并根据山势地形,层层上筑。这种情况最适宜于西南山区和江南水网地区以及地形变化较多的地点。这种布局原则,由于适应了我国广大的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和多民族不同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的需要,几千年来一直采用着,并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式的园林更是灵活布局,曲折变化的实例。山城、水乡的城市、村镇布局也根据自然形势、河流水网的情况,因地制宣布局,出现了许多既实用又美观的古城镇规划和建筑风貌。

中国建筑观后感 篇7

中国建筑艺术读后感范文

先前,我有幸看到《中国建筑艺术》,对于建筑的美学也有了一定的理解。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人从天然资质讲,不亚于世界上的任何民族,因此我们曾经创造了世界先进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差不多从明代中期起的这五六百年来,我们却落后了!而恰恰从这一时期起,世界上另一个文明古国所在地的欧洲却从中世纪的委顿中重新崛起,走到我们前头去了。这是什么原因?我想这多少跟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跟我们的文化心态有关。下面仅以我所理解的传统建筑文化为例,讲点个人看法。

纵向承袭的惯性思维。中国人总习惯于“摸前有”,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不断重复前人,不思突破;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向前跨越。

我们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覆压三百里”的阿房宫可资证明。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可谓“两千年一贯制”。而欧洲人的石构建筑,仅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其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矫饰风格、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浪漫主义风格、折中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风格……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总爱向前人看齐;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而欧洲人就不是这样,他们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也不高山仰止,而设法超越他们,努力向前探索。正如鲁迅当年所概括的:我们中国人总习惯于“摸前有”,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不断重复前人,不思突破;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向前跨越。

纵向承袭思维近年来的一个突出例子表现在,到处热衷于搞仿古建筑,其中“重修圆明园”的呼声堪称其最高音响。说是为了“再现昔日造园艺术的辉煌”,殊不知,美是不可重复的!若是可以重复,则今天世界上的艺术品早就没有地方可堆了。何况圆明园是极为重要的国耻纪念地,是入侵强盗的“作案现场”,重修意味着对“现场”也就是对文物的破坏。

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门和审美的载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因为人的审美意识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从 挑选和借鉴。但如果一味“拿来”,或“拿”的时间过长,这就值得注意了。吸收别人的长处,毕竟不能代替自己的创造。学别人,如果只学其表面,即形式和风格,而不学其本质,即创造精神,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应该说,作为民族遗产,适当地、扎扎实实地重建一点古建筑是无可厚非的,但铺天盖地的搞,甚至借“弘扬”之名,“一窝蜂”地大贴“古建符号”,就有违历史规律了。

中国建筑观后感 篇8

暑假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中国建筑史》真本书讲述了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建筑文化,在古代以中国为中心,传播至日本、朝鲜、蒙古和越南等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泛东亚建筑风格’,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造出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都一一被它形象的记录了下来。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可有多种。分别代表着一定的等级;等级最高的是庑殿顶,特点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交出五个脊,又称五脊殿或吴殿。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剌建寺庙等方能使用;等级次于庑殿顶的是歇山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又称九脊殿或汉殿,曹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等级再次的屋顶主要有悬山顶、硬山顶,还有攒尖顶等等。所有屋顶皆具有优美舒缓的屋面曲线。无论它是源于古人对杉树枝形还是对其他自然界物质的模仿。这种艺术性的曲线先陡急后缓曲,形成弧面。不仅受力比直坡面均匀,而且易于屋顶合理的排送雨雪。

历代建造宫殿都征调大批军工、民工,并从各地调运建筑材料。明代营造北京宫殿,木料来自云贵四川等西南边远地区,木料来自山东临清和苏州等地,白石来自北京房山等地,颜料来自南方诸省。一宫之城,役作遍于全国。北京故宫的建筑成就,堪称古代人民写下的"壮丽历史篇章。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写下了浓浓的一笔。

中国建筑观后感 篇9

《中国建筑史》简介: 中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古代建筑是其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公元1944年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梁思成完成著作《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出版。

中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古代建筑是其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参照物,而且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

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黄宏的古老传说,秦汉的丰功伟绩,唐帝国的精神,明清帝国禁令的烟云,以及史书中找不到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都是以其形象记录下来的。

中国古代建筑一般以木结构为主,砖瓦石为辅。从建筑外观上看,每栋建筑有上、中、下三部分。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

在柱子上方的屋檐下,还有一种由快速竖直和水平的木头构成的构件,叫做斗拱。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它不仅可以支撑屋檐和屋内的梁、天花板,而且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斗拱这个词在谈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不提,由于它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极富变化,因而成为古建筑鉴定的最主要依据。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可有多种。它们分别代表一定的等级;最高的等级是游廊大厅的顶部,其特点是前后四个斜坡,放弃了五个山脊,又称五个山脊大厅或吴馆。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剌建寺庙等方能使用;等级次于庑殿顶的是歇山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又称九脊殿或汉殿,曹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等级再次的屋顶主要有悬山顶(只有前后两个坡面且左右两端挑出山墙之外)。

硬顶(也有前后两个斜坡,但左右两端不超出山墙)。还有攒尖顶(所有坡面交出的脊均攒于一点)等等。所有屋顶皆具有优美舒缓的屋面曲线。

无论是来自古人对杉木枝条的模仿还是其他自然材料。这种艺术性的曲线先陡急后缓曲,形成弧面。不仅应力比直坡更均匀,而且屋面易于合理排雨雪。

从建筑类别上看,中国古代建筑包括皇宫、寺庙、殿堂、房间、陵墓、园林等。其中,宫殿、寺庙、陵墓等均采用相似的建筑形式和总体布局,即对称整齐,主次分明。以一条中轴线将个个封闭四合院落贯束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可以说是地道的儒家风范。

然而,园林与此大不相同,布局自由灵活,变化无穷,力求追求自然情趣。当是更多地带有道家思想的痕迹。

与西方古建筑相比,中国古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偏爱木材,几前年来一直如此,并以木构架结构为主。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及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构件之间的结缝用榫眼和榫眼组合成弹性框架。

这种榫卯结合的形式,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建筑遗址中已有发现,表明它在距今七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干井,即四面圆木或方木叠合而成的井形结构。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构造,除了山区的林地外,很少见到。

二是“穿斗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能抗震,但较难建成大形殿阁楼台,所以我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三是“抬梁式”(也称为叠梁式),即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可以扩大建筑物的宽度和深度,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它已成为大型宫殿、寺庙、寺庙、皇家豪宅、房屋等豪华宏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有的建筑还采用了吊梁与通斗相结合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墙倒屋不塌”这一句中国民间的俗语,充分表达了上述梁柱式结构体系的特点。由于这种结构主要以柱梁承重,墙壁只作间隔之用,并不承受上部屋顶的重量,因此墙壁的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并可以随时按需要而改动。仅仅因为墙体不承重,墙体上的门窗也可以根据需要开启,可以大或小,也可以高或低,甚至可以打开成空窗、空旷的大厅或亭台楼阁。

由于木梁柱结构是一种弹性框架结构,因此也具有突出的优点,即抗震性能强。它可以把巨大的震动能量消失在弹性很强的结点上。这对于多**的中国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因此,有许多建于重灾**区的木构建筑,上千年来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如山西省应县辽代木塔,高67多米,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塔。天津蓟县辽代独乐寺观音阁高23米。这两座木结构已有近千年或一千多年的历史。后者曾经经历了在附近发生的八级以上的大**,1976年又受到唐山大**的冲击,还安然无恙,充分显示了这一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的优越性。

这是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优美柔美的轮廓和多样的形式吸引着人们的筑以和钦佩。但是,这样的造型并不是随意创造的,而是为了满足内部结构的性能和实际使用的需要。如那些亭台楼阁,形成带有檐口和转角的大屋顶,以满足雨水排水、遮阳和吸收阳光的需要,并适应内部结构的条件。

两千多年前的诗人们就曾经以“如翚斯飞”这样的诗句来描写大屋顶的形式。在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柱子的处理上,一般是把排列的柱子上端做成柱头内倾,让柱脚外侧的“侧脚”呈现上小下大的形式,还把柱子的高度从中间向外逐渐加高,使之呈现出柱头外高内低的曲线形式。这些方法不仅解决了建筑物的稳定功能,而且增加了建筑物外形的优美曲线。可以说,实用与美观的结合是应用与美观统一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立面、屋顶形式丰富多彩,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六边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圆形、半圆、太阳、月亮、桃、扇、梅、圆、钻石等。屋顶的形式有平顶、坡顶、圆拱顶、尖顶等等。坡顶有游廊、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十字绣等。

还有的把几种不同的屋顶形式组合成复杂曲折、变化多端的新样式。

建筑的布局是决定一个建筑、一组建筑、一组建筑,甚至一个村庄、一个城镇、一个城市的形状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基本上有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一是庄重雄伟,整齐对称,二是曲折多变。

举凡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采取前一种形式。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物。这种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

以北京的一座寺庙为例。在它的中轴线的前面是一道屏风墙或牌坊,后面是山门。山门内有前殿,后有大殿(或大雄宝殿),后有后殿和藏经楼。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整齐划一,两相对称,如山门的两边有旁门,大殿的两旁有配殿,其余殿楼的两旁有廊庑、配殿等等。工匠们运用了烘云托月,绿叶托红花等手法,衬托出主要建筑的庄严雄伟。

这类建筑,不论建筑物的多少、建筑群的大小,一般都采用此种布局手法。从一门一殿到两进、三进以至九重宫阙,庞大帝京都是这样的规律。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统治者和神佛教义对于礼敬崇高、庄严肃穆的需要,所以几千年来一直相传沿袭,并且逐步加以完善。

另一种布局方式则与之相反,不求整齐划一,不用左右对称,因地制宜,相宜布置。举凡风景园林、民居房舍以及山村水镇等等,大都采用这种形式。其布局的方法是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和自然的条件等灵活布局。

例如民居甚至寺庙、官衙,凡位于山脚河边者,总是迎江背山而建,并根据山势地形,层层上筑。这种情况最适宜于西南山区和江南水网地区以及地形变化较多的地点。这种布局原则,由于适应了我国广大的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和多民族不同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的需要,几千年来一直采用着,并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式的园林更是灵活布局,曲折变化的实例。山城、水乡的城市、村镇布局也根据自然形势、河流水网的情况,因地制宣布局,出现了许多既实用又美观的古城镇规划和建筑风貌。

中国建筑观后感 篇10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这本书是作者讲课的内容整理,读完好像回到大学补上了这么一课。买的时候,觉得这是讲建筑的书。这个冬天准备深入中原的时候,看看中国的古建,所以读来学习。书读过之后才理解什么是“建筑文化”,有关建筑,但是最大的是文化。作者有不少基于文化谈建筑的段落,中间不乏中西文化的比照。有些观念,偶是保留意见,所以看书过程总是要动动脑筋。以前在三联上读过一个韩国(记得貌似)建筑师的采访,他评论中国只有山水没有建筑。当时和假狮子同学说过,假狮子同学灰常不以为然。看过这书,偶觉得这位建筑师更有道理了。中国的建筑好似一个人的人生,而穿越时间的建筑应该代表神的意志。按作者的话是,文中中的现世思想与缺乏纪念性,造就了中国建筑的特点。而历朝历代争论建制胜于发展新的建筑样式。我很喜欢书中作者谈紫禁城时说,越走越远、越走越累也越来越感动,就好像中世纪的教堂也懂得利用冗长的走廊通向圣坛,而圣坛两边的柱子则格外修长。建筑是空间的艺术,建筑师营造某种幻景来打动景中人。只单纯想象一下,这是一幢经历了几百年沧桑的房子,或是屹立了几千年的石柱,已经足够打动我们了……

中国建筑观后感 篇11

中国古代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古人凭借自己生活的气候环境从而营透了许多适合居住的宫殿、陵墓、桥梁、楼阁、移至阶基以及大众化的民宅······梁思成先生用毕生精力完成这本著作。

书中将中国建筑从上古时期到春秋战国到秦汉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十国到元明清以及清末民国的建筑物,可以说是详细的为我们将古代到民国时期的建筑呈现给我们,尤其是那些黑白配图,不仅让我了解了古今中国的建筑历史建筑要素,还让我了解到许许多多的古代文化与历史事件,因为建筑形式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从一本书中去感悟到许多,也应该学会很多。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建筑也随着历朝历代的更迭在不断向前发展着。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慢慢地掌握了营建房屋的技术奴隶社会时期,因为有大量劳动力和青铜工具的使用,很多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得以建成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建筑逐步走向和谐统一,让我们不得不为它的恢弘大气而感慨。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有了后人的虚心学习我们的古代建筑文化才不会在发展的社会中慢慢让遗忘,我国现在仅存的几本书,宋朝李诫的《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坊间通行的《鲁班经》,等等,书中保存的是先辈们的苦心孤诣,需要我们年轻人不忘历史眼看未来地去创造更实用美观的建筑。

建筑是文化的记录,是历史的见证者,梁思成先生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趁着我们年轻,思想还跟得上步伐,更应该好好领略我们自己的建筑文化,撇开走马观花,真正的用心去看建筑!

中国建筑观后感 篇12

中国建筑之魂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早年间读过一首诗:“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诗意灵动、轻快美好。那首诗的诗名叫《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是第一次记住“林徽因”这个名字,还有那张清丽的面孔。后来几次偶然见到更多她的照片,身姿窈窕、面容清秀、微微上扬的嘴角使脸上似乎常挂着笑容。少女时代的她就眉眼如画,清丽绝俗,中年之后更是风姿曼妙、气质高贵。照片前的我凝视着这些几十年前定格下来的画面,几乎有着想通过这书上照片里的瞳仁读出当年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的心。和很多人一样,我对她的认知也从徐志摩开始——那个浪漫的诗人,而她作为徐志摩的热恋闪闪烁烁地让人猜测无限。虽然这种认知对这样一个出色的女子来说真是不大公平的。关于她的传说已经太多——与丈夫梁思成情投意和的美满婚姻,诗人徐志摩的苦恋,哲学家金岳霖为她一生不娶,肖镇海赞她是绝世的白莲,一千年才有一见,更为她写下“一辈子或永远您都有您的信徒。女人是宗教的传说从此兑现”这样的诗句,而巴金则称她为“诗一样的人。”为了几张数十年前的照片到图书馆里翻翻找找,好歹找来了一本《林徽因传》,又买来一本《中国建筑之魂》,决心将这位被胡适称作“一代才女”的传奇女子的一生细细翻阅。从前一直以为她是个像她外表所表现的那样——柔弱、安静。从她的散文里读出的也是一个灵气十足、妙语迭出的才女。没想到这个学建筑出身的女子生活中活泼开朗、交友广泛——甚至性格也是直来直往,有些急躁。嘿!这样反而觉得她那么真实!终览全书,合书轻叹,世间竟真有这样的女子,能集才气、美貌、傲骨和事业于一身。诗如其人,她的诗句里流淌着满满的唯美和灵动。她的才华不仅限于诗歌,在散文、戏剧、小说等方面她的作品也有很高的成就。她以业余的创作方式写出了许多经典作品,志趣高雅,文笔清丽。出身名门世家……

相关阅读

  • 法治中国观后感

    怎么写作品名观后感写出真情实感的感觉呢?观影和看书去有对普通人来说,具有相同的放松的效果,观赏完这些影视作品后,我们内心总会有很多感想。 应当及时写出观影心得,经过一番调研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些有用的资讯“法治中国观后感”,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前路漫漫让我们一起加油!...

  • 感动中国观后感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范文能够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心里深受感动。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锋。王锋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

  • 地理中国观后感

    经过细致的筛选栏目小编为大家整理出了一篇最新的“地理中国观后感”。往往人们难以忘怀的,不是书本,而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欣赏完一部作品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读者的观后感可以作为衡量作品质量的标准,关于写作品名观后感你有没有自己的思考。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能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 超级中国观后感

    你掌握了写观后感的方法了吗?我们怎么写出一篇特别的作品名观后感呢,这是一篇我们非常喜欢的“超级中国观后感”文章推荐给大家,欢迎你分享我的作品一起创造更多美好的事物!...

  • 感动中国观后感推荐

    出色的电影有助于塑造我们的正确价值观。原因是当我们看完一部优秀的电影时,我们会被作品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观点所触动,从而认识到一些重要的道理和价值。因此,将我们的观后感写下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写观后感,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作品的精神内涵,并将我们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那么如何写好一篇观后感呢?我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