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备忘录观后感(热门八篇)

发表时间:2024-08-17

我为了让您满意精心创作了这份“国情备忘录观后感”,电影不断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在观看影视作品的过程,我们的脑海也会萌生出各种想法。此时就应该选择写一份观后感,来珍藏心里的感动,读书之后写观后感是整理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何抓住原作的精髓来写作品名观后感呢?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篇1

然而,我国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快速增长与素质教育水平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过快,但人们精神层面的发展速度严重落后。而且,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中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地区。

虽然国家有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举措的出台,但这些问题短期内解决不了,现状也无法改变。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除了努力学习,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除了不断地抱怨国家和社会,我们还应该尽我们所能去改变。我不知道现在的很多人是怎么了,整天叫嚣着民主自由,自由解放,天天拿着有待解决的社会阴暗面来当社会普遍现象。那么,除了不断的叫嚣,他们有没有想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我记得有个**说过一句话,“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他们,做了什么?我们,做了什么?

你不会感到羞耻吗?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篇2

改革开放后,中国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不仅因为它是一个崛起的大国,更因为它的发展速度惊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各方面每年都保持平稳、高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组织的中坚力量。

中国之谜是什么。近年来,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国家以近乎奇迹般的速度发展起来,其崛起让世界感到惊讶。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华尔街这些百年金融巨头倒台后,风暴进一步席卷整个欧洲大陆,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下陷入全面衰退。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保持增长的经济体,完成了历史上的又一次飞跃——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元,居世界第三位。但中国的发展速度并不能用西方资本循环理论来解释,这使西方经济专家学者感到困惑。然而,许多学者将这一无法解释的现象定义为中国之谜,并有不同的看法。

199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首次提出了中国神话。罗纳德认为,中国在财政下降的同时,快速的货币供给增长并没有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 他对这一情况大惑不解,于是,他把中国这种“高财政赤字和高货币供给量的同时保持价格稳定的现象”称为“中国之谜”。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韦茨曼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设计的东欧和前苏联的改革伴随着大萧条,而在他看来,中国不太真实的改革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并行。

他将这种现象称为“中国之谜”。其他很多专家也有其自己对中国这种特殊现象的见解。

可见,中国经济增长正是变化中的中国的一大成果。然而,在中国,仍有超过270万的贫困人口。这是中国发展中所不能忽视的问题。

我们要合理发展城乡,科学控制经济增长。而这之中科学发展观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北京共识”,即以创新和试验为灵魂,强调解决问题应因事而异,灵活应对,不求统一标准,来发展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时期,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和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的检阅。2008年,我们成功举办了灾后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百折不挠的品质。两年后的2010年,我们迎来了上海世博会,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盛会,也成为中国展示自己的又一个机会。

曾经我们历经坎坷,曾经我们屡遭磨难,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奋勇向前的决心。经历了经济危机,全球经济迅速下滑,唯有中国依然坚挺。但面对国际赞誉,我们不能安于现状。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和平相处,我们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我们知道,光荣的背后,还有很多问题和矛盾。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均经济水平仍然落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还需要加倍努力。一路上,我们看到了成长,看到了伤痕,看到了活力,也看到了必须面对的艰辛。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篇3

《国情备忘录》之“我们”

在老师推荐的**和书籍中,因为喜欢看纪录片所以选择了《国情备忘录》这一系列的纪录片**。打开《国情备忘录》之中国之谜看了不到五分钟,发现自己曾经在本科阶段的《形式与政策》的课程中,老师也让看过部分**,那时和现在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对于观后感角度也不同。所以重新以全新的视角欣赏这个**。

《国情备忘录》涵盖了中国的很多方面,包括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精神、生产、企业、农民、教育、航天、军事、进出口、外交等等方面。带我们从贫困的山村到新农村,再到大城市,一步步走进不同的中国视野。同时,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在无数的赞美声中,辉煌的背后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我们的资源越来越小;我们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近几年的雾霾问题是我们越来越难得见到蓝天白云;13亿多的巨大人口压力考验着我们;滞后的三农问题仍在牵制着全局发展;就业越来越难、放价越来越贵与看病难导致的矛盾有日益严峻的趋势;我们的科技创新与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填补;最为核心的民生问题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各方各面的贫富差距及差异持续拉大。对于这么多的视角,我想从身边自己的小视角谈一些自己的所观所感。

中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的一半以上。然而,“农民”一词本身并不陌生。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在这方面可能有很多理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农民也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国家对农民有很多政策。比如:

从征收农业税到现在免收农业税并给予一些粮食补贴;从农村住院难,住不起,看不起病,到现在有了医疗保险,给予了很多的帮助;还有这几年60岁以上的老人可领养老保险;提供九年义务教育等等方面国家对农民有了很多的政策。

然而,一些问题却还一直存在。我村及周边村庄的现状,降低了粮食消费,增加了投资成本。比如:

花费,机器,种子等方面的都在涨价。我们家是河北邢台的一个村子,属于华北,所以我们每年在这里种两季。一季小麦,一季玉米。

每年外出投资的成本,两季收获的农民只能有一季的收入,这里不是农民的劳动力。去年玉米****,每亩只能收购800元,这只是去年的情况。然而今年却更加的不乐观,十月马上就到秋收也开始陆陆续续的开始,刚刚和家人联系,从家人口中却得到这样的消息,今年的玉米**却低的让人开玩笑说:

买一瓶一元的矿泉水是一种**,里面有三斤多的玉米。去年刚收回来的**买的(这里是**:

一、整个玉米,不是玉米粒;

二、刚刚收下来的没经过晾晒的玉米)是五毛多,今年却是不到三毛(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或者下降)。一亩地收1100斤,折合成现金是1100*0.28=308元,一亩地308元,什么概念,就是你的收成远远低于你投资的成本(浇水、话费、种子、收割的**)。

农民开玩笑说,种这几亩地就不够浇水钱。

听到这样的信息,第一句话是:停止种植。我再想如果像我一样的在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到现在的研究生得种多少地种多少年才可以供一名大学生。

如果农民放弃耕种,中国未来会怎么样?进口或许是一个办法。但是是不是行之有效的方面呢?

希望国家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也许国家有很多粮食储备,所以近年来一直在减少粮食消费。相反,这样的农民还能活多久?

这个问题又会带来一些链式问题。为什么农民工都会选择外出打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留守儿童?

为什么那么多的孤寡老人留守在家?为什么留守儿童会有心理和生理问题?难道真的是农民期望在大城市吗?

这个不敢绝对的说,但从每年的春运情况开说,多少个日子在盼望这一天的到来。在《国情备忘录》中提到,如果没有农民工,近半数的饭店要停业,近7成的生产要关门,近八成的大楼建不起来……农民的问题一直存在且影响我国的发展和百姓的生活。

我喜欢看一个节目《变形记》,记忆很深的几个例子是,一个是5岁的小孩要带一个3岁的小孩在家生活,自己要学会做饭生活;一个是小女孩在三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住,因为爷爷奶奶要养家只能外出打工,在《国情备忘录》里也多次谈到这个问题。不敢想象有多少个这样的家庭在我国存在。

除了民生问题,我们的科技创新与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填补;在看到《国情备忘录》第八集创新元素这一集中。有一个鼠标的生产商:“一个鼠标的**:

3美元分配给中国苏州的装配厂,8美元分配给罗技,13美元分配给掌握芯片技术部件的****商,16美元分配给渠道**商。从分配情况来看,450名罗技公司的员工要几极大的超过苏州那个企业4000名职工的薪水,也是是说靠简单装配所分享的利益是最少的,而反映鼠标核心价值的芯片技术这部分的价值明显体现了自主创新的价值,类似这种体现自主创新价值的利益分配被称为“鼠标现象”,当鼠标现象从产业链上投射到制造产业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的航空市场,但是我国约2300架民用客机几乎全部来自与进口……”很多先进是产品是靠进口,很多的科技发展占的比率很低。

中国的创新有很多不足,很多事情需要我们抓住机遇。比如中国创造的第一台cvd…我国在创新技术上需要很多的进步,才能使我们得到的利益最大化,获得更大的利益,是我国的专利数、知识产权越来越多。所以我们是国家发展的最佳人才。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应该在学校里更好地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我们正在赶上我国快速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新领域等着我们的进步。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好。在经济、教育、民生等问题上,国家正在逐步解决,希望在这些问题上为人民群众提供切实的政策支持。

基本上把这九个《国情备忘录》看完后,又从不同角度认识了我国,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数字和事件震撼着自己的内心,这次只是从很小的身边视角看待国情的问题。希望我们的国家发展更加的美好和完善。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篇4

说到四门政治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介绍,老实说,我就是混日子,

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我们的生活似乎有两只耳朵听不到窗外的事情,所以在看国情备忘录的记录片时,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对国情和国事的肤浅理解。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录片,共九集,分别为《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创新元素》,以及《中国脚步》,就当下中国的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我国国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详尽的表现,让我对中国国情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30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即使在金融危机中,中国也率先奇迹般地复苏。这些成就我早已耳熟能详,但看到这些成就,我这次所做的不仅是欢呼,而且开始思考中国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中国如何继续发展,如何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另一方面,当涉及到中国的基本国情时,我一直停留在一个简单的理解中——人口众多,基础薄弱。事实上,这远远不能概括当今中国复杂的局势。

不同于任何一个国家,中国的人口众多,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工农业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越来越严重,幅员广阔,资源丰富,但过度的掠夺式开发也使得中国的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是工业大国的中国,在技术水平、管理经验、产业提升,以及国际竞争力上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看到如此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深深感受到中国发展的困难,意识到了解中国国情、保持中国快速发展已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难题。曾经我对中国国情一知半解认识肤浅,却自以为是的对各种政策妄加评论,或者随着网上的舆论人云亦云,这种行为是多么的无知愚蠢。

当我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时,我决定更认真地看纪录片,学习中国的国情。如果说第一集《中国之谜》介绍了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意义,从整体上介绍了当今中国,那么第二集《人口大计》才是真正详细叙述中国国情的第一集,可见人口问题占据了一个多么重要的地位。【jzd365.cOM 迷你句子网】

念叨了这么多年,人口问题似乎已经是一个老掉牙问题,计划生育这个基本国策也已经深入人心,但在观看《国情备忘录》之后,我才意识到,人口问题绝不仅仅那么简单,住房、医疗、粮食、教育、就业。。。几乎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因人口问题而显得异常严峻。以至于此后的几集,《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等实际上都脱离不了人口问题。

我是一个学生,最了解最熟悉的或许就是教育问题。我们一直在批判教育高考这座独树一直的桥梁,感叹优质教育的淡化,抱怨学生就业难。每个项目的背后都与人口问题密切相关。日益增长的学生数目,如何才能保证教育公平?

成绩不应该是衡量质量的唯一指标,而应该如何设计一套能够满足13亿人的公平公正的指标来衡量原本抽象的人才?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需要大量的物质投入和较高的人口素质,庞大的人口基数使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不能简单地用西方模式来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同样,中国问题的各各方面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别国解决,而是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制定有中国特色的政策。

在之前的几集中,我更多的在于了解中国国情,而在《创新元素》和《中国脚步》等集中,我感受到则是对自己的鞭策。创新,在于人才,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是理工科学生。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

就化学而言,元素周期表中有一百多个元素,中国人没有发现。老师们常常带着遗憾介绍他们,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们。曾经,老师开玩笑似的写下一个以中国命名的元素名词,我当时不以为然,但如今想来,却感受到了深深的责任感。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承担起中国缺乏高科技的责任。

未来,我们理工学生也许不会成为公务员,也许不会亲自设计中国发展的蓝图,也许想要中华崛起,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但起码可以做到“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积极创新,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添砖加瓦。中国的历史,我们不能改变,但不会忘记,中国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是我们的责任。中国灿烂的古代历史是我们祖先的遗产。中国血淋淋的近代史充满了烈士牺牲。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成就是党对人民的奉献。在未来,一个更加强大和富裕的中国是我们对祖先的反馈。

观看《国情备忘录》,我仿佛跟随镜头游历了中国,穿越了历史,看到了中国的过去与未来。虽然我们前面的道路上还有无数的曲折坎坷、激流险滩,但世界仍将看到的是充满信心、无比坚实、一往无前的中国脚步。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篇5

这是一部主要讲述中国民生和科技创新的大型记录片。它以生动的笔迹和详实的数据,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和人民生活的全景变化。今天,我花了一个多小时看了这部纪念片,可以说受益匪浅,我深受感动。

经济危机下,在全球经济每况愈下时,中国却逆势而上,因而,中国没有理由不受关注,西方国家迫切需要了解中国发展的动力,更希望中国成为世界的中流砥柱,带领世界走出危机,我们中华儿女更需要了解中国,这延续了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能否在我们手中续写,我们未来壮大的障碍和优势到底在哪里?这也需要我们认识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时期,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和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的检阅。2008年,我们成功举办了灾后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百折不挠的品质。时隔两年我们又成功开办了上海世博会这一世界盛会。

曾经我们历经坎坷,曾经我们屡遭磨难,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奋勇向前的决心。经历了经济危机,全球经济迅速下滑,唯有中国依然坚挺。但面对国际赞誉,我们不能安于现状。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和平相处,我们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我们知道,光荣的背后,还有很多问题和矛盾。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均经济水平仍然落后,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艰难曲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还需要加倍努力。

放眼世界,技术创新已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技术创新纳入国家政策并积极鼓励。作为新时代的主人,我们应该更加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和应用,进而带动整个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彻底摆脱“打工者”的帽子,才能使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型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强国。

人口多、底子薄,曾经是概括中国国情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话,确实,那就是在我国经常会被人提起的两道算术题,一道是除法:中国的任何一项巨大的成就,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另一道是乘法:中国的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13亿,都会成为一个无法想象的大问题。

别说是在城市中拥挤的车流,快速涌动的人群。面对密密麻麻甚至有点喘不过气来的生活空间,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一种拥挤的感觉。每个食堂的人排起长队,或者每个就餐时间都有下面几个班的人挤在一起,都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不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自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年均净增不足1000万,进入了稳定增长阶段。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使我国出生人口减少近4亿人,人口总量连续4年推迟到13亿人,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轨迹。

看过了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录片,我仿佛亲历了祖国的成长与发展,我感受到了我们生机勃勃的发展中所饱含的艰辛和无奈,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让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踏着坚实的步伐,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求实进取、开拓创新,昂首走向美好的未来。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篇6

这次我局党支部组织全局党员观看《国情备忘录》和《信仰》这两部纪录片,可谓获益匪浅,感慨良多。

首先,感谢党支部能够提供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更加的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提高、引导、升华我们正确的信仰。《国情备忘录》一共有九集,分为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创新元素,以及中国脚步,这九集就当下中国的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中国国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详尽的介绍。而《信仰》一共有三集,分为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这三集每集时长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优秀共产党员的核心价值观。

《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清楚我国的现状,也让我更理性的认知国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日新月异。成绩显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祖国的日益强大使我由衷的感到骄傲,同时也坚信祖国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谈到中国的国情,很多人认为这是个简单的问题,但很难一概而论。有人说中国国情就是人多地少;有人说中国国情就是14亿人口和8亿多农民;有人说中国国情就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紧缺的资源供给状况;也有人说中国国情就是我们作为后发国家,具有后发国家的优势,中国具有巨大的城市化空间,这将给我们带来持续的增长动能;中国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持续提高将为我们积累庞大的人力资本等等,这些都对但都不很全面。《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录片以广阔的视角、详实的资料和权威的数据告诉我们,中国国情既是包括人口、土地、资源、环境、文化等特殊因素的总合,也是中国所拥有的一些其他国家不具备的发展优势的总合,正是这些特殊性和发展优势构成了我们的基本国情。

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国情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我国国情的变化,善于立足发展变化的实际,制定实施新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来不断改善我们不良不足的方面和发展我们占优势的方面,让中国早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信仰》这部纪录片让我感觉到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就如同没有一盏指路灯,就如同无头参蝇只会在原地打转,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出路。但当人们有了信仰,虽然有了精神力量,如果信仰有是偏颇,那么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会被扭曲,人们就会为自己扭曲的信仰做出疯狂的行为,从而伤害自己和社会。我们党也从一开始就以马列主义为信仰,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在共产党人的努力下建立了我国。

也正是这种信念,支撑了我们90多年乃至今天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在不断改善和富裕,但是共产党员在平凡的生活中仍然做着不平凡的事情,这有利于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进步。这是因为共产党人的信仰没有改变。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党的事业就永远继续下去,社会就永远和平进步。

中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只有了解深知我国的国情,秉承着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与时俱进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贡献着个人微薄的力量,让我们与时代同行,让信仰为我们导航,让更多传奇的先锋故事,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篇7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暑假期间,我**了纪录片《国情备忘录》,该片共9集,就当下中国的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我国国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详尽的展现。**这部纪录片让我感觉仿佛经历了祖国的成长和发展,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更深的了解。接下来,我将向党组织报告我对这部纪录片最深切的两方面感受

首先,资源状况形形势严峻。从纪录片中我了解到,中国95%以上的铁矿石是难以直接利用的贫矿,含铁平均品位是33%,比世界平均品位低10%,;石油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5%;天然气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0%......资源贫乏的中国,却有相当数量的出口产品,属于“两高一资”产品,两高,就是高能耗高污染,一资,就是资源性产品。

我国资源型产品出口普遍低于国际市场。当世界上很多人因为消费了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而感到幸福时,应该说他们的幸福是由中国的低成本资源支撑的。很显然这种出口的状态,是不能够持续的。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体来讲,就要做到:一是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

二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工业化。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三是要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四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依靠教育培养人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次,解决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解决了一大批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现在农民普遍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社会迈进。但是从片中我了解到,我国农民的人均收入仅仅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个差距现在还是在继续扩大的趋势。

三农问题由此成为中国**关注的重点。

我们知道,大多数工业化进程伴随着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显著下降。今天,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重的比重虽然下降到11.3%,但农民仍占总人口的近60%。

中国的耕地资源非常有限。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美国是125分之一,欧洲国家是30分之一。

相比之下,中国有7.3亿农民,相当于欧洲国家的总数。2.

4亿农民居住在320多万个分散的村庄。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形势下,在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后,发展问题将受到制约。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劳动力转移是关键。“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少量土地上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技术落后,导致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极低。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战略,把一部分农村人口有序转变为非农人口,然后把自由土地转变为城市人口,融入现代社会生活。通过各种**的教育、文化、科技、人员往来、产业联系、纽带和中介功能,现代城市文明传入农村,农村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结构逐步转变,使农村成为现代化的社会形态。二是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在义务教育、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劳动就业、公共用品使用、民主参与等诸多领域,逐步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限制,在解放农民的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第三,**要实施以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化战略,在市场准入方面,至少在劳动力市场准入方面,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平等机会。

尽管中国社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国情备忘录》的辉煌篇章也让我们看到祖国的成长。我们看到,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钢铁和水泥生产国。中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对外**规模居世界第三。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30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9.8%,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8年的6.8%

4%。建国6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总之,《国情备忘录》使我对祖国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让我有理由相信祖国的明天是美好的,我愿意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篇8

中国是一个拥有7.3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如此庞大的数字也决定了这是一个世界级的问题。可以说,解决“三农”问题,就世界决关系到整个中国未来和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这七亿三千万分之一,我在观看《国情备忘录:

农字当头》之后,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在纪录片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资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与现在相比,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还没能解决温饱问题。我们经常不能吃东西。生活很艰难。国家一直坚定不移地为农村、农民解决温饱问题也做了很多努力,从不遗余力地鼓励家庭联产承包、减税补贴、到废除农业税,鼓励扶持乡镇企业,引导农民就业更加科学化,多元化,使得农民的生活过的好了很多。

但是,目前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这是新时期农民面临的新问题。

农业是工业之本,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民。现在工业,城市发展起来了,也是时候要拉农民一把。目前造成农民困境的原因是多样的,只有统筹兼顾,发现及时,抓重点,才能更有效地找到解决的方法。

首先是农民自身的问题,许多农民都是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正如纪录片里面的一位陕西农民,他这样说的:“我是农民,我就种粮食,做生意我不行。”农民往往在提高自身其他技能上缺乏必要的条件和正确的认识,国家应该进一步,更普遍地组织一些简单实用的农民培训,让他们找到其他可能的出路;在乡镇企业方面及农民自主创业方面,国家要更加重视必要的补贴和提供优惠的政策,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再带动整个集体;目前土地买卖严重,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以我家乡为例,很多土地已经被卖出,有的是修建厂房,这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有的是直接围起来等升值,造成了“有地没人种,有人没地种”的不好现象……

农民问题一两天解决不了。只有有关部门头脑清醒,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才能打赢新世纪中国最大的一场没有火药的战争。

相关阅读

  • 警示录观后感八篇

    往往,电影对人们的影响是无法衡量的。将感悟转化为观后感是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撰写一篇优秀的作品观后感有哪些要求呢?这篇文章将全面分析和探讨“警示录观后感”的方方面面,或许将会带来出乎意料的收获!...

  • 警示录观后感(合集4篇)

    优秀的电影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启迪我们。如果你想对一部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观后感是必须要写的。观后感让我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入,那么在写作品名观后感时,如何避免跑题呢?我们的编辑为您精心制作了《警示录观后感》这篇文章,请务必保存本网页的网址以便日后查看!...

  • 忏悔录观后感(汇总七篇)

    现在请大家一起来阅读这篇揭示“忏悔录观后感”内涵的文章,你思考过如何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吗?此时我们可以用观后感将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观后感可以帮我们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影片中的审美价值,请将此页收藏方便未来的发现!...

  • 最新日记观后感(热门八篇)

    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人在不同时段、不同心境下看同一部影片会有不同的感受。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在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谈谈观影/读书的感受,今天编辑为大家精选了一篇文章主题是“日记观后感”,希望您能经常来关注我们网站的最新动态...

  • 警示录观后感(精选好文)

    怎么说呢?处在大学的我们,现在就是处在十字路口,正朝着自己的理想的方向前行。大学,是多少人所向往的,同样对有的人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可是,有的人却身在福中不知福,经不住来种种诱惑,做一些违纪、违法...